冲刺1000万吨产量 河南牛奶产业重新构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15 07:20 来源: 经济视点报□经济视点报记者 祝良华
一到生产旺季,企业就争抢奶源。特别是失去制约的散养户,由于利益连结不太紧密,谁给的价格高,产品就卖给谁。
据河南省乳品协会秘书长吴祖兴介绍,更有甚者,外地企业跨地区前来争抢奶源。
这样的情况每每出现在突击期,河南省旺季缺口量高达30%。到了淡季,散养户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又会出现相反情况。
吴祖兴认为,以上种种,均暴露出一个问题即河南省奶业产业化水平还很薄弱。
3月初,河南省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启动仪式在三门峡市举行。按照人均每天半斤奶的标准,到2020年,河南省牛奶总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而实现千万吨的产量,对整个河南牛奶产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新构架的过程。
政府引导
河南奶业历史上似乎从未感受过如此强烈的信号:规模化,一切围绕规模化。这一信号来自河南省政府去年9月下发的一份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省奶类产量达到1000万吨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奶业基本上形成了沿黄奶业示范带和豫东、豫西南奶源基地“一带两片”奶业优势区域。去年,全省奶产量达到320万吨。
从320万吨到1000万吨,中间680万吨的缺口,将会在接下来几年里,从技术到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填补。
针对河南省养殖厂规模偏小现状,河南省奶业协会负责人高永革认为,这跟起步晚有关。
有些奶业发达的省份从上世纪60年代已经起步。反观河南,现在奶业龙头企业花花牛乳业最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到了世纪末才稍有规模。
也就是说,河南省奶业基本上只有十几年的长度。
与此同时,河南省规模化水平却并不低。全国平均规模养殖率28.3%,河南省达到了80%之多。5000头以上的只有少数几家,散养的也不多,整体呈现“两头少中间多”。
高永革介绍,围绕1000万吨的产量,将实施八大工程,以“单产提升行动”为突破口,构筑技术、人才、良种、兽药和饲料等多方面保障。
事实上,河南奶牛存栏量不仅有待提高,单产产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整个畜牧业结构与本省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资源是不相匹配的。
高永革说,政府将采取直补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和引导现有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扩大养殖规模。
在政府引导下,全省重点推广“奶牛养殖公司+农户”、“乳制品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奶农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养殖模式,重点发展存栏奶牛2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机械化挤奶站。
技术先行
两会期间,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说,计划在西澳投资奶牛养殖场。据称,娃哈哈每年需要5万吨奶粉,一半靠进口。而投资澳大利亚的牧场和相关的产业链将保证其优质奶粉供应的稳定。
正是澳大利亚的原料奶价格低廉成为吸引娃哈哈远走他乡掏金的一个原因。
“投入大是奶业一大特点。”高永革认为,奶牛养殖是所有养殖中最精细化的一种。
从性控冻精、牛犊到饲料调配、兽药、挤奶以及到环境净化等整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在饲养小区里,即使同样的饲料,同样的管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可能规格不一。
高永革表示,制约河南省奶业发展的两个瓶颈主要是技术和观念。今后,河南省将组织专家对所有养殖厂实行“巡诊”“会诊”制度,实现省市县无盲区,专业人员辅导达到全覆盖。
针对奶业发展滞后于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吴祖兴认为,无论是追求多大量的跨越工程,最终要寻求市场环境、加工环境、奶源基地建设环境的三者协调发展,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建立有效的利益连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