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广佛肇共建经济合作区 珠三角一体化加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1 23:4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郑升 2012-03-21 23:46:03  

  珠三角一体化再向前迈一步。

  在3月20日举行的广佛肇经济圈第三次市长联席会议上,广州、佛山、肇庆三市共同决定,将于今年在肇庆市怀集县,设立一个面积达200平方公里的经济合作区。

  据本报记者了解,设于怀集县这个经济合作区的初步规划是“以资源深加工型工业开发为主,配套发展现代物流业、仓储等生产型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并有意将其建设成为珠三角合作共建示范区。

  “广佛肇经济合作区的设立,有利于三市的产业整合和‘双转移’,也是珠三角核心地区经济深化到边缘地区的表现。”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表示。

  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除了经济合作区的设立,广佛肇城际交通等涉及民生领域的一体化,是推进“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和三市一体化的重点,对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具有示范效应。

  首设经济合作区

  广州、佛山与肇庆的一体化,是一个“老大哥牵手小兄弟”的故事。

  2011年,广州、佛山和肇庆GDP分别为12380亿元、6600亿元和1323亿元,单从数据上来看,三市合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强联合”。

  “广佛肇三市产业分布的层次,在珠三角三个经济圈中最为明显,因此从产业互补和错位发展的角度来说,广佛肇三市有合作的基础。”彭澎解释。

  在广佛肇三市中,广州以高科技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佛山则以制造业为主,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的肇庆,则主打农业和旅游产业。

  一直以来,广州市和佛山市在广东省分列第一和第四,但由广东省经济增速回落带来的冲击,正在促使两市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而另一方面,以肇庆为代表的广东省不发达地区,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产业资源,渴望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和制造产业的“双转移”。

  因此,到2009年6月,在广佛同城的基础上,广州、佛山、肇庆签署《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劳动力和产业“双转移”为重点,实现广佛肇的一体化。

  “我们的土地利用率却仅仅只有4.2%,而广州则已经超过60%,佛山也是50%多,这里有着广阔的产业转移和合作的空间。” 怀集县招商局局长邓成钢表示。

  2011年5月,广佛肇经济圈召开第二次市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将全面实现广佛肇一体化的时间表定于2020年。

  记者了解到,第三次市长联席会议确定的广佛肇经济合作区具体的规划尚在商讨之中,最后的指定的方案,将在三市发改局此前在怀集调研的基础之上形成。

  有专家提醒,在“双转移”的背景下,广佛肇三市应正确梳理自身的产业定位,避免产业重合上的竞争成为一体化的障碍。

  梯度推进珠三角一体化

  作为珠三角的“经济圈”,“广佛肇”与“深莞惠”、“珠中江”各自的一体化,被认为是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必由阶段,三个经济圈也不断在进行探索。其中,深莞惠于2011年重点推进的交通一体化,以及珠中江推动的电信收费一体化,均被各方寄予厚望。而由于广佛肇产业互补性和层级最为分明,被认为是珠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口。

  其中,广佛肇在交通一体化上的进展,是三市合作的表率。2010年11月,广佛地铁首段正式通车后,广佛中心城区路程被缩短至40分钟。而一旦广佛肇城际轨道完工后,从肇庆到佛山、广州分别只需25分钟和1小时。

  除此以外,据此次广佛肇联席会议决定,广佛肇通信资费一体化也有望在年内完成。

  不过,珠三角在一体化推进中,也存在如何破除异地不同价、区域行政壁垒等问题。

  据了解,此次三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从已经通过的三市39个合作项目中,选取了涉及广佛肇城际交通、高速公路、大气污染治理、电信资费、医疗卫生等8个合作项目,作为今年广佛肇一体化需重点推进的项目。

  “每年推进的项目,找一些与民生相关的问题来推进,一体化的进程的助力也要快一些。”彭澎认为,这些领域因为有市民支持的基础,推动起来更为容易。

  而随着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合作层次不断深化,彭澎认为,不仅需要政府行政上的引导,更需要市场化方式来推动,“毕竟一体化不是平均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