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人物趣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8 03:19 来源: 国际金融报

  

  人物趣闻

  人物趣闻

  人物趣闻

  卡梅伦陷天价“宴会门”

  ■ 本报记者 王丽颖 实习生 何静发自上海

  只要花25万英镑就可以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畅所欲言,虽然这笔费用比不上股神巴菲特的天价午餐,但还是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期公布的一段秘密拍摄视频引发了英国政坛的“地震”。在该视频中,泰晤士报的记者冒充有意为保守党捐款者与该党财务秘书彼得·克鲁达斯会面。克鲁达斯透露,捐款25万英镑以上者将可享受“英超待遇”,即可以得到与首相卡梅伦、财政大臣奥斯本等党内高层共进晚餐的机会。克鲁达斯在视频中称,捐款数额不同,与首相接触的程度也不同,“20万英镑至25万英镑是‘超级联赛’,你们会获得许多信息,当你们看到首相时,你们看到的是戴维·卡梅伦,而不是首相。”言下之意是,捐款数额越高,就越能畅所欲言,甚至可向卡梅伦提出任何要求,有的要求甚至可以供首相府政策委员会考虑。

  保守党的宴会门事件愈演愈烈,卡梅伦3月26日在国会表示,他将公布所有在唐宁街首相府参加过晚宴的捐款人名单。事情曝光后,克鲁达斯随即提出辞职,说自己没有能力安排捐款者与首相共进晚餐,并称自己在视频中的谈话是在“吹大牛”。而英国广播公司3月26日援引唐宁街10号一些内阁助手的话称,位于唐宁街10号楼上的公寓是首相的私人住宅,他自己出资邀请宾客,不需要纳税人埋单。这家媒体经由其他渠道获得宾客名单,显示保守党的长期捐款人、前财务主管迈克尔·斯潘塞和保守党高层、卡梅伦的大学好友安德鲁·费尔德曼曾与首相共进晚餐。

  卡梅伦回应称,以捐款而获取利益的行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承诺保守党内将对此展开全面调查。同时,卡梅伦表示,从今往后所有保守党大臣们与捐款者的私人会晤也将每季度公布一次。

  但他的这番辩解并没有熄灭国内共和党人的怒火。工党领袖埃德·米利班德3月26日在国会上公开质疑卡梅伦此举,表示应该成立独立的调查团,由保守党内部对“捐款对政策制定的影响”进行调查是在掩饰真相,这将会成为一个“永久的污点”,他强烈要求卡梅伦公布更多具体细节。

  这已不是卡梅伦首次陷入尴尬境地。当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多个子报陷入“窃听门”事件后,卡梅伦被视为是“保护伞”,当时工党也提出彻查卡梅伦与媒体的“亲密关系”,不过此事随着《世界日报》的迅速关门被掩盖过去。43岁的卡梅伦2010年5月11日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任命成为英国新一届首相,他也是自1812年利物浦勋爵以来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内塔尼亚胡在“玩火”

  ■ 本报记者 王丽颖发自上海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伊朗问题上的态度让美国总统奥巴马很为难。近日,英国媒体报道称,以色列间谍已经潜入伊朗,搜集其发展核武的证据,为军事打击伊朗做准备。一些政治学家认为,在美国试图缓和伊朗局势的意愿下,主战派内塔尼亚胡的“小动作”就是在玩火。

  内塔尼亚胡是以色列第九任总理,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会让很多人误以为他生长于美国。其父亲是位犹太历史学教授,他本人也曾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习政治学。这样的出身背景,按理说他会是位很听美国领导人话的以色列总理,然而在伊朗问题上,他很不给奥巴马“面子”。在3周前出访美国时,他就向奥巴马表达了军事打击伊朗的意愿,尽管奥巴马出于大选以及油价上涨的压力暂时放弃对伊朗的武力打击,但内塔尼亚胡还是咄咄逼人地称,“攻打伊朗前,不会事先通知美国”。

  分析人士称,如果德黑兰获得核武器,将会对以色列以及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这几乎是全球的一个共识。但以色列总理借这个议题玩起了政治游戏,尤其是乘美国大选之际玩弄民众和美国,实在不明智。在伊朗问题上大做文章,就是盘算给奥巴马施加压力,顺便转移世人对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谋求和平的关注。

  西方情报机构都认为,伊朗距离制造核武器还有一段路要走。然而,以色列却急于制造“证据”。《星期日泰晤士报》引用西方情报机构的消息称,“多名以色列情报人员从位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族地区一基地出发,身穿伊朗军人服装,潜入了伊朗境内。以色列军方已使用该基地多年,但最近主要用于搜集伊朗发展核武器的证据。”这些间谍身穿伊朗军服,也会伊朗当地语言,伪装巧妙,伊朗方面一时还难以发现,可能为伊朗局势恶化埋下祸根。

  内塔尼亚胡主战的做法违反了民意。3月24日晚,以色列民众打着“伊朗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炮轰你们的国家,我们爱你们”的口号进行反战游行,抗议总理的军事打击行为。以色列民众的心声也得到了伊朗民众的回应,一些伊朗网民跟帖让以色列人民感受“热情”:“我的以色列朋友:希望我们和平共处,没什么好说,就是爱你们。”

  伍德福德当选“商界勇士”

  ■ 本报记者 袁源发自上海

  是大义灭亲还是孤胆英雄?短短几个月中,曾经出任奥林巴斯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CEO)的迈克尔·伍德福德体验到的是不同企业文化下的冰火两重天。近日,伍德福德还因为自己的“告密”行为,荣获“金融时报阿赛洛米塔尔商界勇士奖”。

  伍德福德因为直面老东家奥林巴斯无法解释的财务收购问题而一度广受争议。2011年4月伍德福德上任后,发现先前的并购案疑点重重,董事长菊川刚等高级管理人员卷入其中。伍德福德10月致信菊川刚和副社长森久志,要求两人引咎辞职。然而,奥林巴斯在10月14日召开临时董事会后,却以独断专行、不熟悉日本企业管理文化为由解除伍德福德的职务。伍德福德也因此成为奥林巴斯史上最短命CEO。不过,遭解职后,伍德福德向美英日等国证券交易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披露投资亏损内幕。一个第三方委员会随即介入调查发现,奥林巴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隐瞒证券投资亏损。目前已有7人因牵涉此宗丑闻被捕,奥林巴斯的股价也因此一度大跌八成,面临退市危机。

  在日本方面,对于这位日本上市公司首位外籍CEO“大义灭亲”的行为并不认同,认为他处理事情古板。为了15亿美元的财务丑闻,让一个年销售额过百亿美元的公司陷于危机之中。然而,伍德福德在国际上广受赞誉。伍德福德是为数不多的获得英国几乎所有主要报纸褒奖的商界精英之一,这些报纸包括《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独立报》和《太阳报》等。《金融时报》编辑巴贝尔更是对伍德福德大加赞赏,他表示:“如果说2011年有一个人能称作商界勇士,那就是奥林巴斯的伍德福德。”有分析认为,两种相反的态度,反映出东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别。

  奥林巴斯计划在今年4月20日召开一项专门的股东大会,让投资者对新管理层进行投票表决。此前,外国股东们普遍期待伍德福德能重返奥林巴斯,给被“污染”了的管理层来次大清洗。不过,鉴于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奥林巴斯的日本股东与外国股东对伍德福德的态度严重对立,伍德福德已放弃重返总裁职位的打算,将计划修订为就遭遇不公平解雇问题对奥林巴斯提起诉讼。在4月20日股东大会召开之前,伍德福德将在日本出版英文回忆录来记录这段被他称为如同“惊悚小说”一般的经历,比如从东京经香港逃脱最终到伦敦寻求警方保护。出版方“早川书房”表示,这部题为《解职》的回忆“赤裸裸”地记录了伍德福德因追查造假案遭解职的经过。这本书在股东大会召开之前推出,如同“重磅炸弹”般对奥林巴斯继续产生压力。伍德福德也表示有意赴日出席股东大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