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燕赵硬汉孙世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8 16:25 来源: 《企业文明》

  文 /  碧云天

  远赴苏丹工作,营地忽遭袭击

  孙世伟出生在石家庄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家是老三,上头还有两个姐姐。2002年考入市一中。据同学讲,他当时是班里年纪最小的,但学习成绩特别好,很用功也很聪明。更有趣的是,活泼幽默的孙世伟总是语出惊人,常常逗得身边的人捧腹大笑,虽然学习压力很大,但和他在一起总让人感到很轻松。

  2011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取得阿拉伯语和会计双学位毕业后,为了让年迈的父母过上好生活,孙世伟入职中国水电集团国际公司,10月25日被领导派往苏丹首都喀土穆分公司,具体工作是与翻译和财务相关的管理培训生。

  孙世伟从网上看到,苏丹与埃及、利比亚、南苏丹等国为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 100万。全国有19个种族,597个部落。苏丹历史悠久,早在4 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公元前750年努比亚人在这里建立了库施王国。公元13世纪阿拉伯人征服苏丹,伊斯兰教在当地得以迅速传播。

  苏丹经济以农牧为主,工业落后。但该国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已经探明的原油地质储量高达116亿桶,而目前已勘探开发的仅10%。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铁矿石储量高达惊人的3亿吨;森林面积约6 40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23.3%。孙世伟说,夏天的时候,喀土穆的气温经常在50℃左右,在这里工作很辛苦。另外,苏丹很落后,即便是首都喀土穆,基础设施也比较简陋,只有总统府门口的那条大街还有点都市的风范。 虽然贫穷,但当地物价一点也不低,孙世伟曾经买过一个插排,要70苏丹镑,折合大约150元人民币,在国内最多不超过20块钱。主要是由于苏丹制造业不行,严重依赖进口,这里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标着“madeinChina”。蔬菜品种不仅少,也非常贵, 1公斤黄瓜优惠价20元。

  在孙世伟印象中,喀土穆的治安一直不错。“在苏丹如果偷窃的话,最高刑罚有可能是砍手。”他感觉苏丹普通民众很淳朴,而且对中国人是很友好的。“上街买东西当地人都对我们用中文说‘早上好’。” 有时一些警察也会冲他们伸出大拇指说“思宁打马姆”,意思就是说中国人是好样的!

  本来孙世伟一直在喀土穆分公司工作,并不需要去下面的工地。这次袭击事件发生时,他正好陪公司人员到地处苏丹和南苏丹边境地区的筑路工地上视察,才遭遇不幸。乌姆-阿布公路建设项目,只是一个合同额为6 000多万美元的小工程。中水电公司在当地还同时承建了洛维大坝等合同金额高达几百亿美元的大项目。1月27日,筑路工程队营地接到苏丹政府的预警,称可能会遭遇反动武装袭击,为此工人们都躲到了18公里以外的一个小镇上。28日早晨,在被通知“警报”解除后,他们很快就返回营地,谁知“还没来得及吃早饭枪就响了。”

  当时孙世伟正在办公室工作,听到屋外的枪声,他丝毫没有担心。因为工地所在的南科尔多凡州与南苏丹接壤,是苏丹最主要的石油产区,也是叛军活动最猖獗的地区之一,政府军经常对其进行打击,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而且政府军的军事力量要远远大于叛军,修路项目是苏丹政府方面的。枪声结束后,他看到几辆军车停在附近,此时,小孙仍然没有慌张,因为他坚信政府军会获胜。随后,从外面冲过来一群持有AK47冲锋枪的士兵,他们没收了孙世伟及同事的手机。开始有人拒绝,但士兵用枪指着他的头。这时孙世伟意识到,他们眼前的不是政府军,而是叛军。无奈之下,他们只得交出手机。“那些士兵动作比较粗鲁,还强令我们脱下外套。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一点头绪都没有。”

  原来,他们的营地位于反政府武装盘踞的努巴山脉边缘,旁边有一条小河。叛军占领四周山头之后,居高临下对营地发动了攻击。这支反政府武装有150多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拥有轻机枪、重机枪、火箭筒和皮卡车。在战斗中,他们还俘虏了多名政府军士兵。当时在外围负责警卫的有30多名政府军,由于寡不敌众,很快就败下阵来。

  被劫人质,在山野中展开“生死之旅”

  反政府武装进入营地之后,进行了疯狂抢劫,把保险箱里的所有现金以及能够搬走的电器都拿走了,对于拿不动的东西则进行破坏。孙世伟说当天下午5点左右,一部分反政府武装人员劫持包括他在内的29名中国工人离开这里,并开走了营地中的所有车辆,还带走了一些饮水和食品。

  这些反政府武装分子的枪械都是子弹上膛的,要求中国人都跟他们走,并做扫射状进行威胁。孙世伟当时就向大家传达了劫匪的意思,请工人们照办。因为这些悍匪由士兵组成,非常粗野,一怒之下什么事都做得出的,小伙子告诉大伙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不要做无谓的反抗。

  最初,这些劫持人质的武装分子为躲避政府搜捕,带领他们夜间行军。大家被迫行走在没有开发的荒山中,根本就没有路,遍布荆棘、碎石满地、坑坑洼洼。行进的第一天孙世伟就摔倒了很多次,其中一名四川籍工人的脚踝也在奔跑中受了伤,小孙便主动扶着他走。孙世伟说,在这次“生死之旅”中,中国人质队伍中的29个人相互帮助、相互扶持,没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营地遭袭前,工地上共有47名中国工人,另外的18个人到哪里去了,他们是否有生命危险?一路上,孙世伟非常为“失踪”的这批工友担心。其实他不知道,当这帮武装劫匪与政府军展开激战时,这些工人见形势不妙,纷纷躲进了不远处的芒果林中。除一人被流弹击中头部遇难外,第二天中午,他们就被苏丹政府派来的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突击队救走,这17名中国工人先被安置在一个兵营中,随后乘飞机回到喀土穆。

  而孙世伟他们,却远没有这些同胞幸运。被劫持的前5天,完全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走路,反政府军押着他们一直不停地走,有时甚至会连续走20多个小时。此时,孙世伟的大脑不再空白,开始想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会不会被杀掉?一切都是未知,他不知道这帮反政府军要将他们带往何方。面对死亡的可能性,小伙子内心却很平静。在没有绝对胜算的情况下,他和同事们没有动过抢夺悍匪的武器抵抗或逃跑的念头,“因为这样只会死得更快。”在陌生的国度,他们完全失去了方向感。这个季节,苏丹正处于旱季,缺水又缺食。炙热的太阳像火一样烤着孙世伟的皮肤,白净的皮肤变成了巧克力色。反政府军每天给他们吃的只有高粱做的糊糊,“为了维持体力,我们别无选择,大家吃得都很少。”

  被劫持之后,精通苏丹官方语言阿拉伯语的孙世伟,主动当起了翻译,虽然年轻,但他毕竟是喀土穆公司派遣出来的,有一定“权威性”,他负责和劫匪进行交涉。他想利用语言优势与对方周旋争取优待,但因这帮反政府武装在押送中国人质过程中不断进行换岗,给交涉工作增加了难度。比如,通过沟通他刚和对方首领搞好关系,劫匪也答应给予一些生活方面的特殊照顾,可是负责押送人质的叛军不久就换了新头目,原本谈好的事情便无果而终。

  孙世伟只得再进行新一轮的交流、谈判。为了实现大家的一些诉求,比如让受伤者及时得到治疗,改善伙食等等。小伙子一路上都在不断地跟劫匪沟通、交涉,尝试为中国人质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面对枪口,我一直告诉他们,我们只是普通的平民,从事的都是修路、架桥等一些民生项目。他们也逐渐明白我们的身份,相应放松了看管,并且提供了食物、饮水以及简单的医药。”

  第6天 ,整个队伍不再狂奔,人质被安排住进山坳中十分隐蔽的几间茅草棚里。在此期间,孙世伟还用他的机智帮助队伍中的两名女性避开危险。她们一个25岁,一个35岁。一名劫匪头目问这两个人有没有结婚,由于孙世伟了解当地部落男子15岁、女子10岁就可以结婚等风俗,就告诉他们年纪大的那个已经40岁了,生有两个孩子,这个小一点的也快30岁了,早已结婚并且生了一堆孩子。与此同时,他还与对方大谈《古兰经》中的教义,并说,你们即使是反政府军,也应注意在公众中保持自己正直的形象,起码不能让人感到像土匪。听了这话,这帮家伙感到很扫兴,马上便打消了侵犯这两名女性的念头。

  在这种特殊环境里,孙世伟很快和四川女孩黄燕相熟。了解到,她2009年从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后,成为中水电七局五分局的一名职工。2010年2月,她随中水电苏丹南科尔多凡州公路项目来到这里。听说她要到非洲工作,相恋6年的男友因担心发生意外,曾百般劝阻。可小黄却说,出国能拿1万元的月薪,是留在家乡的4倍呢!其实女孩只是想通过自己的辛苦多赚点钱,让乡下的父母早点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在异国竟遭武装劫匪绑架,随时面临生命危险,也许这一生再也无法见到家乡的亲人了!为了不让黄燕和另一位女性夏文琼害怕,孙世伟就一遍遍安慰她们:“中国公民在海外遇险,党中央一定会管的,我们背后有13亿人的支持,还怕得不到营救!”

  有趣的是,受孙世伟乐观情绪的感染,备受精神折磨的其他工人,心情也慢慢好起来,而且相互鼓舞。“就算体验了一把现实版的《胜利大逃亡》,多刺激呀,回国后我请大家吃新疆烤肉、喝茅台庆贺。”还有人说,出去后我们写本书,详细介绍被苏丹反政府军劫持后的历险经历,说不定出版商还能给几百万呢!众人随之一阵大笑。

  因为精通阿拉伯语,孙世伟很快就从这帮武装劫匪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是“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的成员。他知道,在1983年至2005年苏丹内战期间,该组织曾经隶属南部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南苏丹去年7月独立之后,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成为南苏丹执政党,而残留在苏丹境内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人员,则拒绝响应苏丹政府的要求放下武器,并且主要在南科尔多凡州和青尼罗河州活动。苏丹政府军于去年9月对其采取打击行动,希望强行解除他们的武装,双方因此多次发生激战。

  孙世伟不了解的是,近期因被政府军打得节节败退,这帮家伙在山间流窜时,就绑架了他们这批中国工人作为人质,企图以此胁迫苏丹政府停止对其进行军事围剿。小孙想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告诉公司,这太重要了。可当时大家的手机全被劫持者没收,根本无法与外界联系。他心急如焚!

  多方努力,29名中国工人终被成功营救

  孙世伟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这个发生在苏丹边境的突发绑架事件,一夜之间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事发后,我国外交部等部门展开多方斡旋,积极开展营救行动。小孙说,在被劫持期间虽然无法及时了解这一切,但从叛军讲话很礼貌的态度转变中,能感受到祖国方面正与他们积极沟通。“还有在生活待遇上,经过交流得到很好改善。我说明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对方中午就准备了很多蔬菜,还给我们宰了一只羊吃。”

  果然,2月6日,孙世伟他们接到了中国外交部打来的电话,工友们都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元宵节之夜,29名人质终于等来了被释放的好消息。孙世伟说:“7日凌晨两点,劫匪把我们叫醒。我记得很清楚,前一天晚上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都睡得很晚。刚睡了一小会儿,我们就被叫醒,劫匪把我们带到皮卡车上,一辆汽车装十几个人,把我们拉到一个地方释放了。”

  随后,国际红十字委员会(ICRC)派来的飞机,根据有关协议,把他们一下运送到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而获救之后受到的精心照顾也让大家备受感动。被困的11天,工友们没有洗过一次澡。当顺利入住内罗毕洲际酒店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后,孙世伟他们最先做的一件事便是洗澡。没想到,细心的使馆工作人员早已为他们每人准备好了一套崭新的衣服和鞋子。工友们在洗浴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把人手一枚的五星红旗徽章佩戴在了衣服左边胸口处!

  即将离开内罗毕时,孙世伟用电脑发布了自1月28日以来的第一条个人微博(http://weibo.com),其中最后一句话是:“我爱你,中国。”而在那天工地遭到袭击那一刻,机警的孙世伟最早发布被劫信息,在网上将“人人状态”更新为“我们被包围了”,后来被网友称为“淡定哥”。当时,不知情的同学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直到看了电视报道才大吃一惊!

  2月9日14时35分,他们终于安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11天被劫持的日子,连续7个多小时的飞行,所有积累的疲惫,似乎都在落地那一刻消散。“激动,感激,感恩,终于到家了。这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孙世伟走下飞机后难抑激动心情。

  此时,外交部、商务部、中水电集团等工作人员已迎候多时。现场拉起了一长条欢迎回国的横幅。两名女性同胞最先走进VIP通道,她们微笑着接过一大束鲜花。孙世伟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张红色卡片,封面写着“世伟,欢迎回家,我们爱你”,翻开一看,里面是总公司20多位同事亲笔写满的祝福,“没有瘦吧”、“回来一起吃烤鱼”、“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次遭劫持的 夏文琼 女士还有个10 岁的孩子,她告诉记者,在这些惊心动魄的日子里,同伴们对她们两人一直照顾有加,目前最想做的事就是赶快回家。谈到孙世伟,夏文琼说他靠自己的大智大勇,与武装劫匪巧妙周旋,这为保护人质安全,争取解救时间起到重要作用。“孙世伟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乐观、坚强让人钦佩,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幽默而又非常了不起的铁骨硬汉。”难怪人们感叹:自古燕赵多壮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