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央视对手:18岁结婚早不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12:54 来源: CCTV

  今年3月初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科协主席黄细花认为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这条“史上最高法定婚龄”导致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等现象不断增多,想要过得幸福,她建议将法定婚龄降至18周岁,并建议取消奖励晚婚晚育的政策。 “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的议案,成为两会期间网友讨论最多最火的提案,提案一出即引发巨大社会反响,“撒花派”和“拍砖派”已展开激烈的观点争辩。婚姻年龄的降低会从影响家庭结构,到社会人口结构,继而从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的层面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实在农村早婚现象十分普遍,那我们是否应该把结婚年龄提前?那么十八岁结婚到底可不可行,十八岁结婚到底早不早呢?

  在4月20日21:55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即将播出的《18岁结婚,早不早?》中,红方阵营由媒体评论员朱煦、人民大学法学院2010级学生宋颐阳、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组成。蓝方阵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心理专家青音、作家苏芩组成。他们就“18岁结婚,早不早?”、“18岁结婚会不会增加家庭负担?”进行激辩,辩论过程中多家财经媒体记者以及现场观众也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质疑。欲知双方嘉宾有何精彩表现,敬请关注。

  嘉宾观点:

媒体评论员朱煦媒体评论员朱煦

  朱煦:今天的年轻人他到了18岁的时候,无论是信息接收还是他们本身的身体条件的成熟都远比过往要好的多得多,那这样好的条件,难道说我们不能给予他结婚这样一种权利吗?我们看一看现代社会当中,我们很多的人他实际上在18岁左右的时候或者说18岁更早的时候,他已经就是具备了非常成熟的这种社会性,刘翔实际上19岁的时候已经拿了世界青年比赛得冠军,再有最近有一条新闻,就说22岁已经获得了正教授研究员的职称,那也就是说他在22岁之前已经完全成熟化了。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很大的数据和比例,在2020年根据我们国家的教育,国家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两个指标要达到,一个指标是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高中普及率是90%,我们的大学普及率是40%,我们会发现有10%的人读完初中就不读了,有60%的人上完高中不上了,要较早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他们工作早一定意味着他们成家早, 15岁开始工作,要等到男22岁才能结婚,要等7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经济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心理成熟能力,在现实中我们也会发现这部分人已经事实上在结婚,在生子,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把现有法定结婚年龄回归到男22和女20,注意,不是降到,而是回归到男女18岁。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

  周孝正:他说的这个情况是有的,但是趋势是城市化,农村人口相对越来越少,城市初婚平均年龄在增加上海达到28、29,北京达到25、26,是实际情况。中国现在进入现在的高风险社会,家庭是一个社会细胞,家庭能可持续发展,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所谓现代高风险是传统社会没有的,比如说核扩散、还有经济的危险,变性,为了正确面对现在高风险社会,我们就得了解这些不确定性,化解这些不确定性,规避分散,一个家庭没有做到迎接未来高风险社会的准备,你就结婚生子了,为人父为人母了,就造成闪婚闪离,从这几个方面来讲,男22、女20的现行的法定初婚年龄还是实事求是的。

人民大学法学院2010级学生宋颐阳人民大学法学院2010级学生宋颐阳

  宋颐阳:我们不应该鼓励18岁的人都去结婚,或者说18岁的这些人不应该成为结婚的主流。但是我们看到社会当中有很多人,他们有了实际婚姻关系,但是却因为年龄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而无法拿到一纸婚证,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另外一方想要侵害他的权益的时候,他完全得不到社会公权力的救济。他们与那些年龄已经比较大,有了经济自主能力人相比,他们在法律上是处于一个更加弱势地位的,所以我们应该讨论在法律上应不应该给他们权利。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性22岁、女性20岁,但是我们国家的刚才周教授所说的初婚年龄是男性将近28岁,女性将近26岁,为什么这两个数值当中会相差6岁的年龄,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我得出来这样一个结论,也就是说法定结婚年龄与绝大多数人结婚的意愿并不是非常有关系的,并不会我在过22岁生日那一天一拍脑门想我今天22岁,我该去领个证去了,这种情况是很少出现的。所以不会出现那种有一天,突然有一天,原本处于地下恋情的高中小男女就变成了已婚人士,或者突然有一天父母就发现自己的儿女已经是,已经不再是单身贵族了,同时,我还想说,就是说现在大多数的这种早婚早育状况是不是由于18岁的人或者20岁的人冲动或者不稳定人造成的,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更多的早婚早育是父母之名媒妁之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是有冲动或者不稳定,会不会导致闪婚闪离,这是对方辩友。

心理专家青音心理专家青音

  青音:我邀请大家跟我一起看一下大屏幕。这是我从网上找到几张图片,这是两个中学生,一看就是穿着校服,这是背着书包的孩子们在车站接吻,我想从这三张图片看得出来现在的孩子们性早熟是提前了,协调就是说的确正如朱煦老师所言,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很成熟了,比我们那个时候快多了。那么在这儿,我手边还有一本书,叫《辣问爱情》,副标题是“为什么你还是一个人”,这是我跟一位心理学家刚刚出版的书,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数据,购买这本书绝大多数人群是30岁以上的白领,尽管这本书是教会人如何恋爱,但是30岁以下的人会觉得看不懂,我想可能说明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或者对于现在的当代的一些已经是30岁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尚不够成熟,也就是说我们现代人的身体发育提前了,但是心理发育滞后了。我们看到一个现象,以前我们经常说三十而立,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是三十难立。到了三十岁不仅仅是房子和车子的压力,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要什么,还不知道到底结婚意味着什么,所以我想假如就像某些网友所说的,我们现在的婚姻变成了婚前不懂恋爱,婚后沾花惹草,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想年轻人对于他们来讲不是教给他们如何结婚以及给他们权利更早的结婚,而是教给他们男人和女人不仅是生来的,而是学来的,包括如何爱别人,包括留给这个世界充足的时间成长、长大,这是我们社会应该的责任,而不是教他们过早的结婚。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

  黄细花:在去年8、9月份,我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我那个朋友就说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我说帮什么忙,他说我女儿生了一个儿子,落不了户口要罚几万块钱,我说你女儿不是生第一个孩子怎么要罚款?他说女儿结婚没有到法定婚龄所以要罚款,后来我就想一想,我说为什么结婚年龄这么高,就刚才看了一下,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看了一下我们国家法定婚龄是最高的,我就在想,特别联想到农村有很多就是18岁已经定亲了,而且可能有一些带子结婚的,都是没有到法定婚龄,然后再补办的,与其国家把法定婚龄定这么高,让无效婚姻、未婚同居,还有有一些入不到户口这种,黑户口的存在,不如把法定婚龄降低一点,让更多人得到保护,特别是农村的一些妇女还有孩子得到保护,所以就提了这样一个建议。

作家苏芩作家苏芩

  苏芩:首先刚才在台下听的很多,大家会把婚姻当成一种权利,那我们不否认这种权利,但是婚姻这种权利跟其他权利是不能等同而论的,因为其他的权利可能是保障个人的幸福,个人一些必要的保障,但是婚姻权利除了保障个人幸福之外还要保障对方的幸福,而一个18岁的年轻人各方面条件真的成熟了吗?我觉得可能是不的,比如说物质方面,我们都知道婚姻是需要一些必要的物质基础做一些后备的,而这个其实不是简单的一种拜金,而是结婚过日子,我们都知道两个人的日子跟一个人的日子是不一样的。而18岁的一个年轻人可能说你刚刚走入社会工作没多久,然后你的资金的储备都是有限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结婚的婚礼上可能更多的是需要父母这种物质基础的一些帮助,而一对18岁的情侣就步入婚姻,可能更多需要啃老而作为婚礼必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结婚了婚要生孩子,在一线城市北上广生一个孩子要多少钱,从婚姻到生产且不说养孩子的费用可能花上一到两万,而对于很多二三线城市生一个孩子要几千块钱,对18岁的父母可能还处在工作的阶段,还没有退休,生完孩子谁帮你带孩子,如果需要父母帮你带孩子,他们的工作怎么办,如果他们不帮你带孩子,你请一个月嫂、请一个保姆要多少钱,所以18岁的年轻人结婚之后会面临一系列的经济难题,而这个经济的难题如果你想要得到解决,也许是靠父母给你的帮助,这也就是所谓的啃老,所以我觉得18岁结婚有点不现实,尤其是对于经济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