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免费雨衣遭哄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4:50 来源: 深圳商报

  据媒体报道,4月24日早晨,北京下起大雨,为方便到北京国际展览馆看车展的乘客,地铁15号线国展站准备了7000余件免费雨衣。但在工作人员发放雨衣时遭哄抢,随后这些雨衣以每件10元的价格被转手倒卖。24日上午10时,警察抓回5名小贩并没收了全部雨具。漫画:朱慧卿

  别把错都推到乘客素质上

  张永琪:向乘客免费发放7000余件雨衣,多么温馨的事情。然而,一件美事变成了丑事,令人感到痛心。温馨雨衣不温馨,不止是乘客的错。地铁在准备免费发放雨衣之前,应该能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局面。因为免费发放的对象鱼龙混杂,发放地点又无遮掩。乘客心情急迫,领取不受约束,一哄而上争抢在所难免。

  人的素质是复杂的,有好有坏。如果发放方法得当,人们会乐于排队。发放雨衣时如能引入窗口售票的做法,将免费雨衣放在乘客进入不了的地方,并出动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要求乘客排队依次领取免费雨衣,哄抢便无可能。反之,场面混乱无序,会诱使乘客素质中的不良元素释放出来,以致演变成哄抢行为。但愿地铁多从自身找原因,不要怪责乘客素质,下一次还能发放免费雨衣。

  少用免费挑战国情

  宛可欣:部分民众的素质的确有待提高,但是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不是天生具备的,是需要通过小事培养起来的,比如从如何发放免费雨具做起。还原此次哄抢雨具的事件,国展站工作人员在发放雨衣时没有任何流程,就是手捧雨衣然后随便让人拿。此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然诱惑人。于是部分小贩开始哄抢,这可是不花成本的“货源”啊。

  即使没有小贩,“免费雨具”的吸引力还是会引发发放环节的混乱。这里不得不提广州地铁凭押金免费使用雨伞的做法,也许这样的规定才最适合国情。不还伞就当买伞,还了就算免费借用。这种“免费”形式的好处是对于部分“贪小便宜”的乘客有制约作用。一旦要花钱来保证诚信,他们便会权衡一番而不会立马上前哄抢。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免费”措施往往实行起来也更加成功和长久,原因便是有“契约精神”的维系,可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的出现。

  “热点”栏目征稿:欢迎就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发表意见,文章务求观点新颖、短小精悍。如对本版评论观点有不同意见或补充意见,也欢迎投稿商榷与争鸣。如被刊用,将付稿酬。

  投稿邮箱:sby@szed.com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