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起点创业营的创业法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01:0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李静颖

  隔三差五的创业公开课和创业讲座、每周的创业聚会、每季主题活动还有每年的创业峰会,这些固定的活动已成为了起点创业营的“招牌菜”。“我们在努力打造一个提供创业培训和教育方面最好的平台,因为创业的知识和经验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查立说。

  2011年年末,查立与他的好友软银中国创业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薛村禾及刘天民共同发起成立起点创业营,与其一同诞生的还有起点创业投资基金——一只规模2亿元,今年计划将其扩大到3亿元的专注种子期和早期创业的风险投资基金。

  查立把起点创业营定位为一个结合创业孵化器和种子基金的创业投资机构,每家入驻企业均有投资经理负责后续跟进,帮助创业者优化他们的商业模式、制定战略、指点迷津。而大量创业培训课程则让创业者掌握创业技巧、提升创业理念。此外,通过一些已成功创业者的言传身教案例帮助创业者找到前进的方向……这些在查立看来,都是起点创业营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早期的“固执”

  查立曾在Saatchi & Sattchi、ZiffDavis等著名跨国媒体公司任管理职务,后在美国创业,曾任EastWest Creative Communication Inc、InterPro等公司的总裁和CEO,并在英国上市公司MoPo担任其亚洲CEO。

  对于有多次成功创业经历,同时又是天使投资人的查立,对早期项目可谓是情有独钟。早在2004年,查立创建了乾龙创投,这家美元基金并非中国最早、最大、最知名的投资机构,却是最坚定地只投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基金。

  但近年来国家外汇政策调整给投资早期项目的VC带来了阻碍,于是,查立将目光放到了人民币基金。从2010年初开始查立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人民币基金,同时接触了国内诸多的个人及机构投资者。

  当他把自己要坚持投早期的想法告诉一些投资人时,却并没有得到全盘的理解。“我投资的企业从初创到上市最快5年,通常也要7~8年,但这对一些LP来讲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查立说。

  但“固执”的查立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看不到早期投资价值;没有共同信念的LP(有限合伙人),即便能提供再多的资金也不能要,我们有自己做投资的原则。”查立强调。据悉,现在这只基金的存续期被设定为10年,单个项目的投资数额从几十万到2000万人民币不等,而最终确定的LP中有不少政府引导基金的注资。

  查立告诉记者,创立这样一个平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喜欢投资早期项目。“投资获利有许多方法,但我最熟悉、最喜欢的还是创业,投资早期创业企业,理解创始人的痛苦与快乐,帮助企业从几个人发展到几百人的上市企业的过程很有趣,也很有挑战,当看到创业者走上成功之路时,就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其实做创业孵化器,查立并非头一遭。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查立就和薛村禾共同投资成立了名为“Idea Factory”创业孵化器项目。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说当时主要想把在海外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引入中国。由于当时互联网处于低潮,所以Idea Factory选择了将所投企业陆续退出,使孵化器获得了可观的回报。

  查立说,目前孵化器的运作形式大致分为三类:1.专业的为创业者提供减免租金、争取税收优惠,并以资金和创业训练服务支持的孵化器;2.以孵化器为名设立的各种房地产或产业园区项目;3.以为孵化器可以轻松赚大钱的贸然跟风者。查立认为,缺乏耐心,对创业投资没有经验的孵化器会在几年后生存困难,它们中的一些会在过程中付学费,也有的会转型。“真正有价值、有竞争力的东西都需要时间来证明。”

  把创业者“赶出去”

  现在创业营每个月都会收到成百上千份商业计划书,团队会根据企业的属性分门别类,然后根据内部的评价体系挑选其中优秀的创业好苗子。

  查立挑选企业有自己的习惯。他告诉记者,由于这些企业尚处于创业早期,仅几个人的规模,无法从市场占有率来衡量企业的优质与否,基本判断的方向就是创始人和这家企业目前的商业模式。“通过与创始人当面的接触,观察其是否有潜质把企业做起来。”查立说,“这其中包括创业的愿景、执行力、领导力等方面的潜质,但创业者的诚信总是被放在首位的。”

  此外,查立更看重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创业团队。“产品、市场、管理、财务等方面都需要团队配合,而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能做的。”查立说他尤其看重那些即使在没有VC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也能生存成长的企业,这是决定一个创业企业能否独立成长为一个伟大公司的重要基因。

  目前,在起点创业营里已经集结了一批创业同路人,20余家涉及TMT、健康服务、消费服务及清洁环保领域的早期创业企业已成为了起点创业营的“营兵”。

  而这些“营兵”们被分成了几种类型。还未注册成立企业,需要时间来启动并确定商业模式的企业被称为“苗圃”企业;已注册并已开始正式运作的企业被称为“孵化”企业。此外,在办公场地方面,“苗圃”企业可能只有一两个公共的办公桌,而“孵化”企业则有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

  但是,如果企业以为就此找到了安家落户的地方,那恐怕他们就大错特错了。“入驻企业不可能无限期地待下去,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必须达到既定的目标。”查立强调。

  比如办公空间的增长就是一个硬指标。“‘苗圃’企业经过6个月的发展必须要搬到最小容纳7~8人同时办公的场所,而‘孵化’企业则要在6~12个月的时间内搬到更大的空间里。”查立说,“有成长爆发性的企业才能得到青睐,创业就是要创造奇迹,进入不到战斗状态的企业就会被淘汰。”

  从一个办公桌到一间小办公室到几间办公室再到甚至半层、整层楼面,一旦入驻企业成长到起点创业营已无更大的办公空间来容纳其团队工作时,企业就会从孵坊里搬出去,到野外去野蛮生长。

  “我希望他们在孵化器待的时间越短越好,最好能早点‘赶走’他们。”查立说。

  此外,起点创业投资基金将会选择性地对入驻企业进行投资。据查立透露,目前已有打算对几家入驻企业进行投资。getty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