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湖北襄阳:多地联手欲打造千亿磷化产业航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6 22:1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王少杰报道

  从卖资源到用资源,从粗放式到集约式、从原材料型到成品型的转变,直接为当地实现采矿当量年收入产值翻倍的目标。然而,这一切均得益于上级政府与主管行业部门的大力指导与帮助。近日,来自全国八大磷矿主产地之一的湖北襄阳市保康县一(磷)矿企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襄阳(保康)磷矿与贵州开阳磷矿、云南昆阳磷矿并称中国三大磷矿,被誉为“三阳开泰”。但长期以来,襄阳这一磷资源大市却没有成为磷化工强市。2009年,襄阳市燃化医药行业协会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了当地磷资源开发粗放经营问题:磷化工企业规模偏小,集中度低,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工深度不够,附加值不高;资源统筹度不高,磷矿采、销各自为政,资源70%流往外地。

  自去年,湖北省襄阳市就开始强力引导磷化工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规模化方向转变,决定集中力量在武安镇建高标准的磷化工产业园,同时引进了全国磷化工业的龙头企业——宜昌兴发集团和四川龙蟒集团,作为武安产业园的企业主体,主导磷矿资源开发利用。

  据了解,“保康县有丰富的磷矿资源优势,谷城县有钒钛硫铁矿资源优势,南漳县有优良的投资环境和区位优势,宜城市有水陆通达的物流优势——位于湖北襄阳的四县(市)正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年产值千亿元的南漳县武安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这一‘武安模式’虽是起步阶段,但已优势尽显。”湖北省磷化工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黄文俊也表示,襄阳作为磷资源大市却非磷化工强市的局面开始扭转。

  另据介绍,武安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5.02平方千米,目标是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磷化工基地。其中,四川龙蟒集团将投资150亿元,建设年产300万吨磷酸盐、6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配套年产600万吨硫酸、50万吨合成氨、800万吨磷矿采选工程及配套工程项目群(简称“360”项目),建成硫酸—磷酸盐—钛白粉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该项目分两期建设,计划今年7月一期工程开工,2017年底全部竣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30亿元。目前“360”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兴发集团则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化工园区的总体目标,坚持精细化工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以食品级磷酸盐和有机硅下游产品为发展方向,分两期建设“122”项目,即投资100亿元以上,建设磷化工和硅化工两大产业,形成年产值200亿元、利税20亿元以上的现代化大型化工园区。

  目前,襄阳市政府成立了产业园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对四县(市)合作的督促、指导和协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