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后 依然是农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9 03:37 来源: 经济日报最近,两条有关土地流转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是河南商丘市某镇将村民承包地流转过来之后交给开发商经营,改种地为种房子;二是某都市在造林增绿活动中将部分农地流转过来,不种庄稼种绿树,推广植树造林。
两条消息,都涉及土地流转,都涉及流转之后改变农地使用性质,农地变成了非农地。不同的是,前者直接将农地转给开发商,后者看上去似乎还与农地沾了点边,毕竟,林地与农地都属于“大农口”。
这正是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日趋严格,不经审批强征耕地作为建设用地、非农用地的做法越来越难了,但是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假借名目、改头换面把农地变为商用地或其他用途的并不少见。一些地方出现的观光园、生态园、湿地度假村、高尔夫球场等,有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拿地的。这些年全国耕地年年减少,但按照要求上报审批征地项目的数量与减地数量并不一致,猫腻大抵在此。
与强征、巧征农地相比,以土地流转名义拿地风险更小、压力更小,加上一些地方在流转过程中能够给予农民比种地收入更高的报酬,遇到的阻力也更小。像河南商丘市某镇这次如果不是因给农民的报酬不到位而遭遇告发,再过几个月农地变成商品房,生米煮成熟饭,再查处就难办了。
不过,比这种直接把农地变为商用地更难处理的,还有另一种改变农地使用性质的流转方式。比如,前面提到的某都市流转农地种绿树的做法。政府先以高于种地收入的价钱从农民手中把地流转过来,然后让农民在地里种树。还有一些地方,为了改善环境,政府把农地流转过来之后变为生态湿地等。
如果单单从农地变林地、农地变湿地等现象来看,并不一定是件坏事。但是,把它放在人多地少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到,我们保护耕地尤其是粮食用地的压力非常大。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还需要大量用地,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更多的农地要用来发展蔬菜、水果、花卉、苗木,以及渔牧养殖业等,粮食用地空间受到巨大挤压。也正因为此,多年前国家林业局就明确提出,对良田里种树不得核发林权证。
所以,无论以哪种方式进行土地流转,都必须牢牢记住,农地流转之后依然是农地,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要知道,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