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日本央行积重难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2 00:4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日本银行(日本央行的正式名称)在4月底召开的金融政策决定会议结束后,一如市场预期,宣布了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其内容大致有三项,虽然一般公众甚至很多金融市场人士对这些包含不少技术性名词的措施并不易真正能一看即懂,但就其结论来说确实是人尽皆知的:日本央行将提高从市场购买金融资产的额度,也就是通过进一步的资产购入行动向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

  此次决定不仅告诉市场将提升购买国债的额度10万亿日元,还将增加购买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额度,减去其他资产出售计划,最终将提供5万亿日元(大约3800亿人民币)左右的资金。

  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让不少市场人士略感失望,但实际上日本央行已经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这次的国债购入计划意味着从今年5月到明年5月,日本央行将购入的国债总额将达到43万亿日元。和日本政府2012财政年度(今年4月到明年3月)国债发行额44万亿日元基本持平。

  其总裁白川方明在会后接受采访时更专门指出,此次决定将导致日本央行持有的长期国债余额在今年的某个时点超过日本纸币发行余额,换言之,战后日本央行一贯坚守的“日银券原则”肯定将在今年失守。央行信用和财政公信用的在心理上的界限也将更加模糊,事实上是宣布了日本央行已经放弃了对债务货币化的抵抗。

  所谓的“日银券原则”是指,日本央行有条广为人知的不成文规定:自身的国债持有余额将以央行的纸币发行余额为上限。在日本硬币发行权归政府,纸币归央行,所以后者正式名称为日本银行券,简称“日银券”,并没有任何经济学上的原理或意义。在日本学界无论派别左右对日本央行这个传家宝都广为诟病。为防止央行所代表的“公共信用”被政府代表的“公家信用”混淆,为二者划定了一条心理界限。这个内部规则实际上是建立在历史上几次严重的通胀教训上,所以很多人早已潜移默化的将其理解为日本央行维系操守的一个标志性规则。

  另外就日本央行而言,这个内部规则对其货币政策的执行也具有现实意义:出于中长期的观点,央行有必要控制自身的资产结构,避免长期资产的占比过高影响以后金融货币政策的机动性和有效性。成熟的经济体,央行的独立性并非仅仅是出于排除政治急功近利对货币政策的负面干涉这个历史教训,而且还反映了现代经济体系里央行独特的一面。

  因为央行根本上是所有商业银行的银行,这个基本性质远远超过央行另外两个功能:纸币发行银行(满足公众日常小额交易需求)和政府的银行(其实不过国库的出纳)。商业银行的银行这个性质基本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定位,其发行对于央行和商业银行双方而言,并非是行政化命令而是日常业务,这是央行获得独立性的更根本和重要的经济学意义。

  许多市场人士已经认识到,这次央行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在为最近一两年来债务货币化这个既成事实打破了日本央行的道德底线。虽然日本央行目前还从市场收购国债而不是直接承接国债发行,中间有市场机制的缓冲,一旦民间金融机构不愿接受政府起债条件,还有市场的力量去牵制政府的冲动。但日本国内资金需求一直不足,金融机构也缺乏收益能力和手段,在央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压低利率的大环境中,积极的参与国债买卖成为一种风险较小的业务。如今央行将年度长债的购入金额扩张到政府起债额度,这等于是政府几乎感受不到起债成本的压力,本来就债台高筑的日本政府今后恐怕也难以维系财政自律,所以目前的局面和央行直接为政府发债买单之间仅剩下一条遮羞布。

  在金融危机期间,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负有稳定市场情绪保全金融市场基本功能的天职,这无可厚非。然而在市场情绪稳定资金供给并非紧张的情况下,央行直接参与金融市场交易的行为只能是影响该等金融资产的价格,还直接通过ETF和REITs交易直接影响其他社会资产价格,已经远远脱离了央行正轨。

  日本央行似乎也意识到市场的忧虑,这几天不断强调需要向公众解释无意为政府发债发行货币。由于长期的低通胀趋势在日本国内养成一种通缩受害观念,学界和政界甚至媒体都有一种幻想,认为通胀预期能帮助企业提高售价改善业绩提升工资水平从而带动日本经济重回增长之路,而一般而言,债务货币化在理论上和经验上都会引发货币贬值预期,甚至在历史上引发过多次严重的通胀灾难。

  但现在日本缺乏的不是通胀预期而是经济成长预期,就人口结构和财富持有结构而言日本实际上也并不需要一般意义上的那种经济成长。作为本国货币守护神的央行,仅仅因为过往的各种努力得不到承认,就放弃广为公众熟悉的原则去迎合情绪化的政客和缺乏专业知识的公众。所谓听其言观其行,目前的各种辩解恐怕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毕竟外界看起来这些辩词更像是失去遮羞布前最后的矜持,不但难以刺激经济复苏,其结果必然是积重难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