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加快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5 17:11 来源: 《企业文明》

  文 /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 孙福全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微观基础在于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的涌现,而创新型企业的主要标志是创新能力在行业或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低迷、国内发展方式急需转型的严峻形势下,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创新要素加快向企业集聚,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明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企业在创新要素投入上具有明显优势。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是企业最主要的创新要素投入。2010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5 185.47亿元,约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73.4%;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为187.39万人年,约占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73.4%。因此,从创新要素投入来看,企业相比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明显优势,已然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创新要素投入上居主导地位。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为4 015.4亿元,占全部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77.4%;研发活动人员全时当量为137万人年,占全国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73.1%。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要素投入显著增加。2006年~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平均每年增长29.3%,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平均每年增长19.4%。

  从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情况来看,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386.1亿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165.2亿元、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221.4亿元、技术改造经费支出3 638.5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0.5%、101.7%、153.3%和20.5%。可见,企业除研发经费以外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主要用于技术改造,而且企业用于消化吸收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的支出增长显著。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比例从2006年的3.9:1下降到2010年的2.3:1,说明企业在技术引进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企业的创新绩效不断提高。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是衡量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从国内职务发明数量看,2010年企业申请数所占比重为69.1%,企业授权数所占比重为60.5%。可见,企业已然成为创新产出的主体。近几年,企业职务发明申请和授权数量尤其是授权数量增长迅速。2006年~2010年,企业职务发明申请数量从56 455件上升到154 581件,平均每年增长34.8%;企业职务发明授权数量从9 433件上升到40 049件,平均每年增长64.9%。从大中型工业企业情况看,2006年~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5 685件上升到72 523件,平均每年增长36.5%;有效发明专利件数从29 176件上升到113 074件,平均每年增长57.5%。

  新产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产出,也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指标。从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出口情况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31 232.8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72 863.9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7%,新产品出口从2006年的7 335.2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4 773.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0.3%。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企业。2005年底,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09年,在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基础上,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建设三大载体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启动以来,在相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努力下,在550家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认定了356家创新型企业,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能力与活力,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导向,发挥了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很多创新型企业如华为、中兴、阿里巴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都已经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的方向。

  企业创新环境显著改善。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国家发布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如对企业研究投入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关于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如设立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鼓励在企业内部设立研发机构的政策等。这些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尽管在不同地区效果上有差异,但总的来说降低了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了企业创新的预期效益,大大增强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政府鼓励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尤其是有市场和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十一五”期间,企业牵头或参与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大幅度增加,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课题比例达到95%以上,863计划作为一个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企业参与比例达到43%以上。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尽管从创新投入和产出来看企业已经处于主体地位,但总体来说企业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自主品牌,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亟待加强。

  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难以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93,比2009年的0.96下降0.03。如果考虑到大部分中小企业基本没有研发投入,全部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会更低。而发达国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一般会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会达到5%甚至10%以上。因此,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如此之低,以至于在技术上总是处于跟随状态,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低,直接导致了企业的科技活动不够活跃。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8.31%,比2009年下降1.17%,也就是说,有71.69%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7.6%,也就是说,有72.4%多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如此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和研发机构,说明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只是从事加工生产的车间,根本不具有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企业专利质量有下降趋势,创新成果水平不容乐观。尽管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稳定增长,但发明申请和授权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说明企业专利质量有下降趋势。2006年,企业国内职务专利申请量为166 87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33.8%,授权量为76 37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所占比重为12.4%;到2010年,企业国内职务专利申请量为540 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下降到28.6%,授权量为359 01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所占比重下降到11.2%。

  按照登记注册类型分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来看,2010年,内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为35.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为29.9%,外商投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为44.9%。可见,在三种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专利质量最高,内资企业次之,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专利质量最差。

  企业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引进无疑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但如果不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就会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尽管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比例已降到2.3∶1,但与韩国、日本企业的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费用比例为1∶5到1∶8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因此,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仍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薄弱环节。

  企业的创新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创新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是地方保护和行业准入限制制约了企业创新。地方保护的存在人为分割了市场,扼杀了企业创新精神。企业创新冒着很大风险,当企业不需创新就可以获取巨大收益时,不创新就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另外,在航空、铁路、金融等部门存在着严格的行业准入,民营企业难以介入,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和创新的环境。二是国有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国有企业大都处在垄断性行业,依靠资源和垄断价格获取超额利润。即使在竞争性行业,国有企业在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生产要素供给等方面也享受着政府的特殊待遇,民营企业与之处在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所以国有企业即使有创新动力也是乏力的。虽然对创新能力的考核已经纳入到国有企业考核体系中,但对国有企业的考核主要还是依据当期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没有充分考虑到科技投入的未来价值与企业的长期发展。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十分有限,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既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自身要增强技术创新的动力,社会各有关方面也要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国际惯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才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此,企业自身要提高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持续发展的关系,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研发创新活动,对国有企业可按照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作出硬性规定,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通过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牵头承担或参与科技计划项目,重点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通过组建合作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联合开展面向产业和企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满足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金融机构在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要加强金融创新,开发适应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金融产品。扩大科技银行试点,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外资企业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与内资企业应享受同样的国民待遇,要研究制定外资企业参与科技计划的具体措施。

  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固然需要借助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需要借助政府、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的力量,但关键是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建设。规模以上企业原则上必须开展科技活动,设立研发机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应作出硬性要求,提高创新能力在国有企业绩效考评中的权重。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鼓励中国企业到海外进行研发投资,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转制科研机构依然是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力量,要依托转制科研机构建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把转制科研机构建设成为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创新型人才的使用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

  深化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必须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切实明确政府职能定位,转变政府职能,避免政府对企业的过度行政干预。要加快电信、交通、电力、石油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加强行业监管,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明确需要国家控股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公司。推进国有企业的主辅分离,明确主营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继续推进以股权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借鉴法国等发达国家管理国有企业的经验,由政府与企业签订计划合同,明确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开展对规划纲要各项政策实施的评估检查,保证各项创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强科技部门、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加强研发设计与制造、应用环节的协调,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彻底打破科技经济“两张皮”的现象。设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金,加大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增强政策性金融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制度改革,加强金融创新,通过多种金融衍生工具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通过基金、贴息等形式引导商业性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和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和发展风险投资机制,适时推出国际版。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落实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收购和订购制度。

  创新科技管理机制。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科技管理要向创新管理转变,从只关注研发环节向关注整个创新链转变,科技资源要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配置。要完善科技评价、招投标等竞争机制,优化配置科技资源,避免过分集中在少数行业、少数地区和少数机构,引导全社会的创新活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围绕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构建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完善联盟运行机制,培育一批代表国家或行业技术水平的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一大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大平台的开发共享力度,提高平台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