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传券允许商向银行贷款 “差钱”的券商或迎来融资春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6 17:1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网 5月15日,市场有传闻证监会建议允许券商向银行贷款,“证监会是想通过此举来解决券商的资金缺口问题,但具体如何规定才能起到相应的效果,要看规定出台才能知晓”业内人士对21世纪网表示。

  据媒体报道,证监会文件显示,应允许证券公司和普通客户一样向银行贷款,以扩大融资渠道,以助其扩展业务。根据有关支持国内百家证券公司的指导草案,证监会指出应给予证券公司创新自由,以满足金融服务的更高要求。该方案是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为改革内地证券市场迈出的另一步,为打造中国的摩根士丹利或高盛铺路。

  尽管目前,内地证券公司可在银行间市场借钱,或以持股作抵押,向银行贷款。但据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受到银行方授信额度的限制,券商也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供给。

  当天此消息一出,券商板块整体跑赢大盘。

  亏损持续

  “一直忙于为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筹资的券商,如今自己却陷入了资金困境。业内一直在呼吁,迫切需要建立券商的信用机制,拓宽券商融资渠道,以便得到充裕、持续的资金供给保证。”广发证券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网表示。

  回顾2011年各大券商的盈收数据,可谓是触目惊心。Wind资讯显示,2011年,109家券商营业收入1632.3亿,下降21.07%。净利润为837.87亿元,同比下降超过50%。其中23家亏损,老牌上市券商东北证券垫底109家券商,亏损1.51亿元。

  今年一季度,券商亏损局面持续。除了中信证券和山西证券,另外17家上市券商的净利润均同比下滑。其中太平洋幅度最大,净利润1635.36万,下滑高达82.2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山西证券,同比下滑了71.5%

  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网,从目前各大券商热衷的募投项目来看,券商募投项目大部分还是集中在相关的创新业务上。

  据公开资料显示,创新型券商缺乏,目前无论大小券商,都经营着传统的3大业务,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和保荐业务。这3大业务中,券商高度依赖的仍是经纪业务,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均与股市行情关系密切。因此,证券行业通常自嘲地认为是“靠天吃饭。

  因此,有更多的券商想改变“靠天吃饭”的宿命。2011年以来上市券商中就有多家公司发布定增公告,募集资金用于创新业务。2011年1月15日,长江证券增发方案获批,拟募集90亿;2011年2月17日,太平洋证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50亿元;2011年2月22日,宏远证券公布定向增发方案,拟募集70亿元。和国海证券一样,上述三家在定增公告中皆表示募集资金投向“创新业务”。

  欲扩张却融资难

  鉴于上市券商与同行业的银行、保险公司相比规模差距较大行业集中度低等生存劣势,所以券商不得不扩建营业部,扩充势力范围,但融资途径却相对较窄。

  证监会证券信息服务系统显示,券商融资渠道的匮乏其实早已不是新问题。但是,由于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已经使问题产生了质变,整个证券行业陷入了生存危机,还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相当大的隐患。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已经使整个证券行业陷入了生存危机,还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相当大的隐患。

  券商生存看起来颇为不容易,但据券商业内人士介绍,在金融行业中,证券公司的规模与银行、保险公司等差距较大,行业集中度也较低,证券行业的真正整合尚未开始,无论是中小券商还是大券商,都存在扩张冲动,都有融资需求。因此,即使营业再难,各券商也必须扩建营业部,扩充势力范围。

  此外,监管层对证券公司申请各类创新业务,如直接投资、融资融券等均规定了不同的净资本规模要求。

  “这些规定意味着证券公司的杠杆化是在一定控制范围内,其开展诸多业务都与净资本息息相关。有多少钱办多大的事。”何新文表示。

  因为净资本的严格比例监管,事实上相当于证券公司每经营一项新业务都是在资本金上切下一块蛋糕。“每项业务都消耗资本金。”蒋仕卿表示。

  由于受制于净资本,多数券商栽过筋斗,尤其是中小券商更为典型,这当然让他们极度渴求资金。

  业内人士介绍到,至于现行的股票质押贷款、同业拆借等短期资金融资渠道,由于受到银行方授信额度的限制,券商也很难得到足够的资金供给。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