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地产金融业上演食腐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6 17:10 来源: 《东地产》

  东地产 王建生 报道

  在楼市持续萧条背景下,围绕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困局,“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在地产、金融业持续上演。

  楼市萧条季,金融业却迎来盛宴。除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业外(详见《东地产》4月17日《地产商为银行打工》),信托业也是楼市资金危局中的又一赢家。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业的危机对应的是信托业机遇。

  以依托房地产信托迅速崛起的中融信托为例,容易看到信托业掘金楼市资金困局的脉络。

  根据持股中融信托36%的上市公司经纬纺机(000666),其披露的财务报表和相关公告,经测算,中融信托2010年、2011年净利润分别为4.14亿,10.69亿元,同比增长158%。2011年中融信托业务增长中,地产信托功不可没。笔者依市场公开资料统计,2011前三季度,中融信托共计发行55款地产信托产品,信托规模约在225亿元,收益率在7%至15%不等,期限在6个月至3年之间。对信托业来说,每个信托项目可赚取2%左右的佣金以及数额不菲的手续费,可谓一本万利。

  中融信托的崛起不过是地产信托盛宴中的一个缩影。事实上,2011年信托业的的大爆发中,地产业是最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在2011年四季度沉寂之后,当下的地产信托有再度卷土重来之势。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份,共有50家信托公司成立了357款集合信托产品,其中投资于房地产领域的产品数量达56款,环比增加60%,房地产领域产品成立规模超百亿,平均成立规模达1.94亿元,环比上升20.33%。

  在信托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大量以各种名目发起的信托产品中,有相当数量流向房地产市场。资本密集且容量巨大的房地产业,在楼市销售不振,现金流普遍紧张时,为地产信托的开疆拓土提供了最佳生存土壤。

  不过,信托业未必是最后的赢家。

  2011年下半年以来,地产信托偿付危机的传闻沸沸扬扬,但正是这些可能成为不良资产的地产信托,正在成为有秃鹫之称的并购基金垂涎对象。

  有消息称,中国信达旗下的金谷信托、信达投资、信达地产,正在组建一只总规模100亿元的房地产并购基金,将主要投向不良房地产信托产品收购。

  另有坊间消息称,除信达外,华融、东方和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在有计划拓展这一市场。

  并购基金的运作模式并不复杂。一是获取惩罚性的高收益率,即一旦地产信托延期,项目融资方的地产商因楼盘销售推迟或其它原因,无力偿付信托,并购基金接盘信托,成为新的债权人,获取远远高于原信托收益率的收益。另一种情况是资产处置,即对地产信托质押品,如土地等项目的资产处置。通常信托项目都有较好的抵押品,并购基金基本上在这个环节也稳赚不赔。

  不过,在整个链条中,所有环节的进行都基于一个前提,即房地产市场不崩盘。其风险在于,一旦未来行业有“黑天鹅”事件发生,全链条将上演多米诺骨牌式的危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