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理财就是穷人越理越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1 13:14 来源: 中国经营网国内银行现在根本不是靠投资生存,而是靠管理费发财。长工怎么斗得过地主?
近日,网上出现的一个理财帖被网友奉为“神帖”,帖主号召大家脱离传统的存款方式,改为每天都存钱,不放过任何一天的利息,“榨干银行”。针对此事,有银行理财师表示,现在很多上班族不善理财,如将每月活存改为定存,一年之后,储户则可获得7倍于活存的利息。(新华网)
其实笔者觉得在国内理财甚不靠谱。因为中国式理财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穷人越理越穷,富人也越理越穷,只有管理理财和忽悠理财的人才越来越富。现实的教训是惨痛的,我们的群众不是不理财,也不是现在才高度关注理财,只是他们在理财中从来都是赔本的那方。
比如80年代初的钢材投机,有几年人人手里握着点钢材,结果都砸手里了,原因是不了解市场需求与供给信息。90年代初的实业投资期,最后95%的人都赔了,原因是盲目,缺乏起码的调查和预期。股票投资一度火到不能忍,但是曾有一项媒体调查表明及时是在大牛市期间,股民因为追涨杀跌整体来看也是赔多赚少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没有健康正常的理财环境。从大环境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走向严重受到政府政策的制约,但偏偏政府的经济政策一年一调整,持续性差,有的产业今鼓励明打压,金融政策今年宽松明年收紧,银行贷款额度一年多到放不完,一年少到不够用。这种环境下,实体经济是很难做的,投资者缺乏信心不说,风险因素也太大。而理财资金的最终流向理应是实体经济,可如此情况下理财怎能保证稳定?
不投实体转向投机又如何呢?一样是赔。因为国内的炒作投机市场向来是击鼓传花,先来坑后到的大骗场。真正能赚到钱的只有第一批把价格炒起来的人,而这部分人不是中产,更不是穷人,所以群众从中当然是赚不到钱的。因此现在接手炒房的群众还在南京、上海、杭州这些城市上演“闹剧”中,接手白银的群众还在痛心疾首中,接手文物、字画的人更是荒谬,此类艺术品的价值建立才人对其的喜好上,如果失去了投机心理怂恿的追捧者,和假装高雅的暴发户,价格必然一落千丈,哭泣只是时间未到罢了。
还有群众选择将钱交给基金公司或融资公司这样的机构去生钱,这也是近几年热门的新理财手段之一。很多“理财专家”亦热衷推荐基金,认为其虽然利润不高但风险极低。笔者觉得,这样的基金一定不是中国的。中国基金是把自己当中国慈善机构来运作的,只顾抽血当管理费,不管基民的死活。前两日还有数据表明,国内基金5年提取管理费逾1400亿,却仅为基民赚百亿,完全是典型的吸血鬼。
国内银行现在根本不是靠投资生存,而是靠管理费发财。长工怎么斗得过地主?
因此,笔者倒能理解那个号召大家存款的网络理财神贴了。因为对群众而言,包赚不赔的只剩下银行这一条路了,只有研究如何把10块钱的利息变成70块的做法了。但真是如此吗?依笔者对国内银行的了解认为,我们的银行只有他“榨干”储户的可能,不可能让你“榨干”它。今天如果大家都跑去每天存一次钱,明天他就会收小额定存手续费。如果大家把存款笔数分的很多,银行就会设置一个账户下款项数量限制,超标则收额外管理费。因为国内银行现在根本不是靠投资生存,而是靠管理费发财。长工怎么斗得过地主?
所以对于网络目不暇接的“教你理财”贴和各种投资建议,笔者觉得大家看过之后还是洗洗睡吧,无甚新意也不靠谱。在我们将长期处于高CPI的预期下,攒钱真不如借钱,存钱真不如花钱,各种顾问和专家不过是一群投资和投机的利益者组团来忽悠大家来了。而我们的现状恰如一群为地主赚了一百个大洋的长工,落得手里才五个大洋,不去斗地主却绞尽脑汁想把这五个大洋变成六个,成功者还沾沾自喜,可怜可悲可叹。
王亚煌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