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信阳草根金融改革先行 新乡城镇建设模式多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31 00:31 来源: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高 汇

   河南先后在信阳、新乡成立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信阳玩起“草根金融”,利用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培育发展各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新乡城镇建设提出“政府零受益、群众得实惠”。

   5月22日,信阳与新乡分别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中农办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授牌仪式于当日在郑州举行。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构建城乡统筹进程和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河南先后在信阳与新乡成立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和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为河南乃至全国的农村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

  

  信阳:金融创新 激活农村改革

  作为老区、农区和产粮大市,信阳是河南较早下文成为全省综合改革试验的市,经过多年探索与多方努力,如今成为中农办全国为数不多的四个联系点之一。

  信阳在改革试验中,始终以“三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为根本任务,取得明显成效。耕地流转达350万亩,增加了复垦指数,粮食生产稳定在1200万亩以上;2011年粮食产量115亿斤,是全省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实现连续三年保持在110亿斤以上。

  信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乔新江表示:“2011年,信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000多家,入社农户70多万户,联合生产、合作经营、社会化服务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

  然而,相对于工业类项目而言,农业项目获利周期长、利润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以及农民贷款业务笔数多而数额小,给金融机构在管理上带来极大不便,使很多商业银行望而却步,不愿涉足。

  “钱从哪里来,农民贷款难”一直是农村改革、农民致富的绊脚石。为破解农村“难贷”“惜贷”困境,信阳以引入竞争机制为突破口,激活农民资产、盘活农村资源。

  为方便农民就地获得资金支持,近年来,信阳玩起“草根金融”,利用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培育发展各种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据了解,信阳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已发展至300多家,注册资金3.5亿元,累计发放互助资金4.9亿元;村镇银行发展到6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14家,除此外,信阳还在每个县区选择10家资金互助合作社开展向金融机构批发贷款试点,担当商业银行服务农村的代办员。

  在河南农村改革试验进程中,信阳“草根金融”模式激活了农村金融一池春水,使农民手中死钱变活钱。

  除此外,信阳还建立了统一征信中心,把农村居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各类种养专业户信用信息纳入征集范围,综合评定信用等级,使“诚信可贷款”,农民只要拿着《信用证》就可到有关金融机构贷款,5万元以内无需抵押,信用农户最高可贷30万元,一次核定,随用随贷。

  

  新乡:村庄建设模式多样化

  与信阳“三农”定位不同,新乡在农村改革试验进程中,以城乡统筹一体化为主战略定位。注重村庄建设模式多样化,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建设模式。

  目前,新乡城镇化率由2008年39.2%提高到42.89%,累计完成拆迁面积5.2万亩,有18个行政村或自然村基本实现整体拆迁。

  新乡在农村改革拆迁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毋庸质疑。

  那么,新乡是如何选择结合点、突破口,推进城乡一体,与村民达成共识,实现搬迁的,目前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政府零受益、群众得实惠。”新乡市市长王战营表示,在拆建并重的基础上,把旧村拆迁复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市级示范社区整体拆迁村为突破口,采取以奖代补、政策鼓励、示范带动等措施,引导群众自愿主导拆迁旧宅。

  王战营说,不搞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传承村落文化,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宜改则改、宜合则合、宜搬则搬,不搞强迫命令、不增加群众负担、不与农民争利。

  重视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入住社区居民办理城镇户口,实现与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并继续享受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

  至今,新乡已累计登记办理2.5万户,为社区住房确权发证,探索社区住房转移抵押,增加农民的财政性收入,已累计办理房产证5376个。

  “无论是新乡的农村改革试验区还是信阳的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两者性质、功能、作用相同,都是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中央农村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授牌仪式上表示,河南农村改革发展既取得重大成就,亦面临巨大挑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