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铁公基上涨背后逻辑:西医猛药转向中医调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2 00:38 来源: 中国经营报

  刘擎

  5月的最后一周,在“稳增长”方面,国家政策层面频出重拳,大项目审批明显提速。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过,特别部署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此举引发市场猜想,港口、基建、建材等股票强势创新高,部分地产、大消费类股票也蠢蠢欲动。配合多项政策出笼,市场热切认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出台,甚至作出一些过度解读,而引发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澄清。

  如何看待本轮经济政策以及以后行情的走势呢?笔者认为,此中呈现出来的调控方式更具柔性和针对性的特点,相比较2008年那一轮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有西医猛药转向中医调补的特征。

  这一轮调控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变量,那就是2008年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本身。这个金融危机的政策之“果”,成为今天的“因”。2012年的今天,那些4万亿元们及其形成的资产已经流入我们经济体的血液,部分4万亿元的配套投资还并没有投完,还是一个进行时态,因此如果处理不好这部分存量,将可能错判经济的势能,导致面临繁荣过度后的修正。笔者研究中、美、欧的CPI PPI PMI数据发现,中国由于2008年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比较其他国家更迅速的反弹,走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音。但在三四年后,数据却显示出乏力,而那些没有在2008年危机中采取强刺激的国家的经济,缓慢走出谷底后,逐步调入健康的区间。

  服猛药可以帮助经济尽快走出低谷,但是并非有利于肌体长期的健康,西药的激素作用甚至会使经济虚胖成为一个可怜的胖子,失去健康的机制。是时候采取润物细无声,不那么迅速但更健康的调控方式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房地产从重从快调控思路要不得,区别对待才能挤掉真泡沫。如果挤的不是真泡沫,那就可能造成新的扭曲。贾康认为,我国商品房房价总体回调50%,是国民经济无法承受的。在调控中,对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情况要区别对待。

  放大到其他产业如汽车、钢铁、民间接待甚至到整个国民经济,笔者认同这一观点:调控将更具柔性和针对性。

  既然普遍认为不再服猛药,而且本轮刺激的规模应小于上轮4万亿元,那么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呈现更大效果,就需要提高投资和调控的针对性。至于“柔性”,是说本轮投资将更尊重市场和民间投资,而不是政府行政意图和意志,尊重市场,就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和方式,要“可谈”“可商量”“可逆”“可议价”“可监测”,就具有了更高的柔性和更好的效率。同时,由于本轮重点投资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大都具有高科技、高智力资本等特点,也决定了投资方式必须尊重“人”,尊重科学。

  当前,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保增长成为具有全局意义的政治经济目标。如果全局GDP增速7.5%,那么考虑到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也就是说有拖后腿的“经济后进生”,部分经济较发达、资源禀赋比较好的省份对于全局平衡和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它的经济发展目标显然是要在至少高于8%的水平,甚至部分地方要到10%以上。因此必然呈现出强者恒强、落后身份加速转型的经济态势,投射到资本市场就是板块的结构性行情。

  国家发改委4月曾透露,各地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省市领导亲自挂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各地具体政策的差异,也将注定本轮经济刺激的结构差异,因为不再是那么多全局大项目,地方政府将有更大自主决策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最重要政经层面的大事件: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5月30日表示,新疆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战场之一,也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新疆板块看起来是地方,但却投射着全局影响,也是中央政策从全局考虑作出的决策,因此其牵动的增量投资将是全局性的。新疆大开发战略,并未立即在资本市场展开行情,但是后市可期,相关概念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虽然上一轮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面临许多批评,但正是这些讨论和批评带领我们思考更好的经济调控方式,每一种政策选择都投射着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信息,作为宏观经济政策指定者和投资者同样面临判断的风险,并且都将面临政策效果的检验。

  作者为资深信托人士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