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沈阳:综合交通辐射东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6:19 来源: 《中国投资》

  文/本刊记者 杨海霞

  沈阳市综合交通发展历史欠账依然明显,其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弥补欠账,对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具有特殊意义

  近日发布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赋予了东北地区一项新的区域定位: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枢纽地区,这为东北的交通枢纽城市——沈阳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大的中心城市,“沈阳具有辽宁腹地的支撑;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城市,具有东北其他任何城市都不具备的区位优势”,沈阳市发改委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

  因此,“十二五”期间沈阳将通过综合交通的建设,形成交通运输方式齐全、互为补充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形成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和中心城区“30分钟交通圈”,以更加凸显其作为东北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

  “目前沈阳市综合交通发展的历史欠账依然明显,对外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足,限制了沈阳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力”,该人士表示。不过,随着“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的实施,这一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交通设施尚需弥补历史欠账

  历史上,沈阳就是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东北地区吸引投资的主要地区之一,而发达的交通网络也是其提升投资环境的重要基础。

  “沈阳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该人士表示,这样的区位优势是沈阳定位“东北交通枢纽城市”的依据。

  目前,沈阳已经建成了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网。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目前,沈阳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综合交通网。它是全国较大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6条干线在此交汇,并连接着8条支线,通往全国各地,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沈阳也是航空枢纽,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最大的航空港,航线规模达到106条,其中国内航线91条,国际及地区航线15条,航线连接着60个国内城市和韩国、日本、俄罗斯、秦国、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沈阳的高速公路通往全省各市和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均可朝发夕至。

  “沈阳交通枢纽是东北地区铁路网和公路网的核心,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及辽宁省大部分地区面向全国的绝大部分公路、铁路运输需要通过沈阳交通枢纽来完成”,该人士表示,“沈阳市不但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要承担起辐射、带动作用,拉动辽宁中部城市群乃至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因此,沈阳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水平、速度对于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与东北地区的发展密不可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战略的实施同样需要沈阳作为中心城市发展示范和带动作用。“东北振兴看辽宁,辽宁振兴看沈阳”,可以说,东北老工业基地能否振兴,沈阳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某种意义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不过,沈阳市综合交通发展历史的欠账依然明显,对外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足,也限制了沈阳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力。

  “一是公路网规模和服务水平不足。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公路密度指标仍偏低,在全国19个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排名中位列中下游。此外,我市公路网布局多以放射线公路为主,限制了沈阳对其他城市的交通辐射作用。二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设施不足。目前我市铁路设施较为陈旧,亟待升级改造,难以满足高速客运线路的运营需求,客货混线运输现象较为突出,城际轨道建设滞后,与经济区内其他城市高速铁路连通不足。三是空港设施不足。沈阳桃仙国际机场1989年启用,设计能力为606万人次/年。2007年旅客吞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2011年达到1023万人次,目前已处于过饱和状态。四是轨道交通(地铁)设施不足。目前,只有两条地铁线路投资运营,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升级和发展”。上述人士表示。

  目标: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为此,“沈阳市“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主要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为主,同时考虑到沈阳市在实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沈阳经济区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中发挥的核心作用,结合沈阳市及周边地区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总体趋势,制定了综合交通规划”,沈阳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

  在这个综合交通规划中,沈阳市将主要构筑以航空运输、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对外交通系统;形成由普通国铁、国省干线、县乡公路组成的快速化市域交通系统;打造由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和支路为基础的道路网系统;形成以货运枢纽为节点,货运通道为纽带,多式联运、物流化的货运交通系统;同时投资智能交通系统。

  总体而言,沈阳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至“十二五”末,年客运量达到4.3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473亿人公里,较2010年分别增长41.9%和79.2%。年货运量达2.96亿吨,货运周转量达到630亿吨公里,较2010年分别增长70.9%和32.9%。

  “在整个规划中,我们统筹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结合。如通过规划建设交通枢纽场站,实现客运、货运同公路、铁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结合。努力实现铁路、公路、机场、地铁、城市交通、客货运中转换乘枢纽等有效衔接,实现铁路、公路、机场、地铁、城市交通、客货运中转换乘枢纽等有效衔接”。该人士表示。

  未来,该体系将新沈阳南站、沈阳站、沈阳北站、新沈阳北站、桃仙机场、沈阳西站等6个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以龙之梦、沈南、大东、重工、望花辅助交通枢纽和公交运营基地为依托,形成一个大型服务网络体系。

  为此,沈阳市适度超前地规划了一批对沈阳市、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

  铁路方面,新建沈阳南站、新沈阳北站,改扩建沈阳站、沈阳北站等工程;高速客运铁路方面,在已建成秦沈客运专线和正在建设的哈大、沈丹客运专线的基础上,建设京沈客运专线;普通国铁与地方铁路方面,续建沈西出海铁路;地铁方面,“十二五”期间新建地铁4号线、9号线、10号线工程;民用航空方面,建设桃仙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新建T3航站楼及第二条跑道,使其成为东北亚地区门户机场。

  按照规划,至“十二五”末,完成桃仙机场扩建工程,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600万人次;沈阳市境内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82公里,铁路网密度为678.4公里/万平方公里;新增公路10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0.9公里/百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一横两纵双L”的轨道交通线网,主干网络基本形成。公交线路总数达到249条,线路长度达到4300公里,公交车辆总数达到6438台,建成区公交车万人拥有率提高到13.9标台,市民乘坐公交出行比例由29.6%提高到35%。

  此外,沈阳也希望能规划建设沈阳与周边地区的城际铁路项目。

  “沈阳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沈阳经济区中心城市,承担着支持和带动周边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任,建设快捷高效的城际铁路是解决城际交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城际铁路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其投资巨大,涉及面广,并存在着与国家铁路网联网的实际问题,地方难以独立承担,希望国家对我市及沈阳经济区城际铁路建设给予支持”。上述人士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