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统计和核算 哪个更科学

2011年05月13日 07:14 来源:东方早报

  水蕊

  这个111元的数据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近日,财政部发布数据称,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核算结果,2010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123元/月,其中住房支出为每月111元,为衣食住行各项支出之末。

  这个111元的数据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王有捐5月4日在国家统计局官网上说明,这个111元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得来(非之前报道所称的核算结果),是租房户和自有住房户的平均,而自有住房户比重超过80%,将两类住户综合在一起计算,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实际支出就与人们的感觉有一定差距。

  王主任的文章未能阻止质疑声,该局官网10日发出的统计局核算司郑学工的文章称,他根据统计局网站上的数据计算出的城镇居民月人均用于居住的实际支出为680元以上。但当晚郑学工发出更正称,他对居民消费支出中居住支出口径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将住房支出混同于居住消费支出。而住房支出既包括居住消费支出,又包括住房投资支出,将住房支出混同于居住消费支出,实际上夸大了居民消费中的居住支出水平。

  看来看去,他的意思好像是国民经济核算还是和住户调查统计是一致的,680元是搞错了,还是以111元为准。笔者倒是有点不相信,前两年,他们核算司的领导就提到,有的数据不是统计出来、普查出来的,而是核算出来的,核算就有部分需要推算,推算就有误差,这也是正常的。就是说国民经济核算可能不准。

  但是住户调查统计也可能有问题。王主任在去年关于灰色收入的文章中自己就说得很明白:一是部分高收入群体不愿意接受调查;二是部分接受调查的住户可能漏报、少报了数据。

  当时说的是收入,在支出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很值得怀疑。此外,城镇住户调查规定对象是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农业户或非农业户;户口在外地,居住在本地区半年以上的农业户或非农业户等。在实际操作中,有没有可能抽样调查的样本更偏向于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非农业户,而疏略了相当部分的户口不在本地,没有本地房屋的住户(这样会导致自有住房户比例偏高)呢?

  都有可能出错的两者到底差别多大?究竟应该信哪个?我特地查了查《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所收数据是2009年的)。一方面是住户调查统计的数字,经我简单计算,城镇居民月人均居住支出是102元,同2010年111元的数字相比,基本对得拢。但在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方面,我简单计算发现,居民消费支出里,2009年,城镇居民月人均居住支出216.6元,与102元的数字相差一倍多!而比较其他食品、衣着、交通通信等的费用,相差都不大:住户调查统计的数字依次为373元、107元、140元,而国民经济核算的数字依次为364元、104元、138元。

  另一项出入较大的数字是医疗保健类支出,住户调查统计的数字是71元,国民经济核算的数字是118元。用百分比来说明问题更清晰,在住户调查统计中,居住和医疗保健分别占总支出的10%和7%,而国民经济核算的数字是18%和10%。也就是说,对于民众们反映突出的住房问题、看病问题,国民经济核算比住户调查统计更靠谱一些。

  在这里,统计和核算,哪个更科学呢?  (作者系统计学专业人士)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