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3日 07:15 来源:东方早报
五岳散人
有个电影叫做《不可能的任务》,说的是某人要完成一个看上去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
有个电影叫做《不可能的任务》,说的是某人要完成一个看上去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的基点是不合理的。但我们知道,最终某人还是完成了任务,这个没有办法,不然这就不是电影而是生活了。
但生活里依然也有看似完不成的任务被完成的,这并不是靠着坚强不屈的毅力与一点点运气,而是通过某种更为精巧的手段,使得任务非完成不可,这个事情叫做保障房。事情是这样的:河南、江苏等地部分地方政府将之前在建的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等统统纳入保障房房源,以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
这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把所有原本该建的玩意儿换个名目放到保障房这个项目里也就是了。重要的是这种“保障房”在某种统计方式之下能够通过,后续的工作也就不用管了。
很不幸的是,“大跃进”这种思维在这片热土上都没有绝迹过。甚至有的时候还有发扬光大的势头,比如说石家庄就把所有违章建筑没收充作保障房。在官府的眼里看来,这真是一举两得的方式,反正是不是违章在他们那里只要认可一下就可以了,只要是可以没收充公的话,就等于说既取消了违章建筑,又使得建保障房的任务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至于说被没收房子的房主与拿到保障房的房客之间会产生什么纠纷,反正有维稳任务的经费在,大不了就让他们在警棍之下老实一点罢了,能有什么问题呢?那是人民内部矛盾嘛。
我们知道,今年是我国保障房建设大提速的一年,要完成1000万套,而分到各地的任务都是硬任务,必须要完成。根据住建部公布的计划,这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需要1.3万亿元的资金。除了中央财政投入以外,约有8000亿元将会通过社会机构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的企业来筹建。但这个确实是不可能的,地方政府的钱不但要去发展,而且通过分税制改革之后,它们已经陷入了一种不卖地就不能发展的境地。保障房等于是使得当地的地产贬值,这又如何能让他们割自己的肉、完成中央布置的任务呢?
所以,在这种状态之下,各类冒充措施也就不断出炉了。按说把企业给员工建设的宿舍算作保障房还真是一个温柔的做法,要是各地把某些合理的房子都没收来当做保障房的房源,就大致相当于打土豪、分田地了。
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在于,由于攫取了目前还有房子的阶层之血脉,来供应更为底层的无房者,看上去似乎有着某种天然的正义性。我们也知道这种均贫富的观念在我们这里源远流长,是无法根除的祸患。这样一来,至少在大众认可的某种道义上站住了脚,让人无法说出什么。只是在现代社会当中,用这种冒充加充公的方式,必然会使得私有财产被侵犯,从而后患无穷。比如说,今天把企业的员工宿舍算成保障房,将来拿出文件的话,是不是就能证明那房子原本是属于政府的?在一个产权原本就不清晰的地方玩这种手艺,也算是饮鸩止渴的一种吧。
(作者系资深网络评论人士)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