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1日 17:25 来源: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
吴晓华
人们生活中已习以为常的购物卡,近日因国家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而备受关注。但记者实地调查却发现,为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而出台的购卡实名登记、非现金购卡、限额发行等一系列制度,现实中的执行却流于一纸空文。
小小一张购物卡,本是常见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在中国却悄悄蜕变为腐败的工具。其危害性与日俱增,以至国家7部委联合发布管理规定,意图对其予以限制。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历来是潜规则,购卡实名登记也好,限额发行也好,很难收到真正的效果。表面上看,是商家见利忘义,见利忘法,不予配合执行相关规定。实际上,即使严格处罚,估计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且不说规定本身对“违法责任”轻描淡写。
理由有二。其一,购物卡发行违规,不同于醉驾,醉驾一旦构成,即是涉嫌犯罪,而购物卡违规很难达到犯罪的程度;其二,购物卡是商业社会的产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沦为腐败工具纯系“偶然”。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时期,它很合适地充当了“腐败帮凶”的角色。送不起巨款、名画、古董,送烟酒等既太俗又惹眼。于是,价值500元以上、几万元以内的购物卡,便成为生存空间相当广泛的、理想的腐败载体。
其实,不是购物卡存在问题,而是使用购物卡的人存在问题。即使强行禁了购物卡,肯定会有别的“工具”取而代之。这里不是否定国家7部委的不懈努力与打击收卡受贿现象的良好初衷,只是根据现实情况,换个角度对这一现象给予反思。与其整肃现行的购物卡,不如在高科技方面下点工夫,购物卡立马成为反腐利器,心怀鬼胎的人群恐怕大多畏而远之。其次,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尽力挤压腐败的灰色空间及其滋生土壤。当然,制度与技术的手段不可或缺。
购物卡成为腐败的润滑剂大行其市,确实使人类引以自豪的商业文明蒙羞。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其生存空间,便会发现其需求是多么地刚性,涉及的人群竟如此广泛,国家机关公务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企业高管,握有权力的特定行业的人员如医生、教师等。据知情人士透露,某城市郊区的一名小学班主任,其接受学生家长送的购物卡,自己基本用不完,不得不家族共享。相当多的场合,购物卡并非出于自愿相送,乃不得已为之。购物卡不仅可用来行贿,亦可用来被“索贿”。——假如购物卡的天才发明者在世,不知道他将作何感想?
如果国家7部委真要整治购物卡违规,可以同时打两场战争,一场高科技战争,一场人民战争,反腐阵营绝对完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