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关学者热议南海:中美不会碰撞

2011年06月25日 00:31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雷志华 北京报道

   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任何周边争议问题都或多或少地闪现着美国的身影,最近发生的南海纷争也不例外。中国舆论在指责越南、菲律宾争强好斗的同时,普遍认为美国扮演了关键性的负面角色,有的甚至认为美国就是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副研究员周方银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美国是这场南海纷争的幕后策划者,认为这场南海纷争背后隐藏着美国针对中国的大阴谋是站不住脚的。周方银认为,南海问题本质上还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矛盾。处理南海问题,中国要淡化美国因素,避免将南海问题演变成中美关系问题;此外,中国也要灵活运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直面南海争议,主动引导问题朝着解决的方向发展。

  越南“高调”的背后

   “越南、菲律宾之所以这次在南海问题上刻意高调,从外交层面看,客观上是想达到两个效果,一是测试中国,试探中国的容忍底线;二是测试美国,试探美国此前声称的承诺会兑现到何种程度,最终为同一个目标服务,即在南海问题上尽可能多地捞取好处。”周方银这样解读越南、菲律宾在南海争端中保持高调的意图。他分析说,对于东南亚国家来说,它们是不希望看到南海问题久拖不决的,因为时间不在它们一边。中国实力上升的势头非常明显,如果五年、十年之后再来谈南海问题,越南、菲律宾肯定会觉得对自己更加不利。所以它们希望通过把事情“闹大”的方式将自己在南海问题上的利益线尽量往前推。

   周方银对《华夏时报》记者说,越南、菲律宾的这些“高姿态”也是秀给美国以及国际社会看的。越南等东南亚声索国希望以此试探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承诺有多少“干货”。“在这一点上,越南、菲律宾看准了美国不会就目前的南海紧张局势默不作声,看准了美国必然会有所表态,不然它声称重返东南亚以来所建立的牌就会倒掉。”“在国际政治现实中,某些时候小国是有可能通过‘绑架’大国来捞取好处的,通常所采取的手段就是把一个问题公开化、扩大化,闹成国际热点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鹏认为,中国迅速发展的势头和愿景已经出现,以后会表现自己的意志,并存在控制地区局势的可能性,这令周边国家感到担心和恐惧。但目前中国的实力还没有那么大,而且也不愿意牺牲经济发展,这对这些国家来说是个机遇期,是闹事最好的时间点。周方银表示,对于东南亚声索国在南海问题上频频表现出的挑衅行为,中国所要做的就是不要给这些国家造成“闹事就能得到好处”的印象,该坚持的原则一定不能含糊。

  中国应淡化美国因素

   就这次南海纷争中美国所扮演的角色,周方银不赞成某些舆论所称的“美国阴谋论”,他表示,如果判断这次南海争端是美国主动挑起的,那就要有明确的证据,目前显然还看不到这样的证据。周方银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美国不希望中国主导东亚,也不希望中国发展到能挑战美国的地步,但像冷战时期遏制苏联那样对付中国的代价太大,现在美国还不希望承受那么大的代价,而且局势也远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在资源和精力都相对有限的前提下,美国会找代价较低的策略来遏制中国,比如利用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的矛盾。”

   周方银认为,过分强调美国因素反而会让中国自身陷入圈套,从而束缚在应对南海问题上的政策选择。“从中国的立场来看,在南海问题上应尽量淡化‘美国因素’,南海问题就是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问题,跟美国没有关系,也没有必要特别突出美国在背后所起的作用。”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副院长杨希雨也认为不能将处理南海问题的焦点放在美国上。他把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分为三个层次,即中国同声索国之间的矛盾、中国同美国的矛盾以及中国同印尼、韩国、日本等“利益关切国”之间的矛盾。杨希雨认为,在这三个层次的矛盾中,中国应该把政策重点以及主要精力,始终放在第一个层次的矛盾上,这才是南海问题的核心。

   在分析美国介入南海时,周方银表示,对于中国来说,关键是要认识到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真实动机。“目前来看,与其说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越来越强,还不如说美国想证明自己在东亚的存在的意愿越来越强。美国介入南海虽然针对的是中国,但其出发点是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而不是为了支持越南、菲律宾的利益。美国是从遏制中国的角度来看待南海问题的,而不是为了给哪个国家谋取利益。”

  中美在南海不会对撞

   在南海局势紧绷的背景下,中国与美国是否有可能因战略误判而滑向冲突?周方银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可能性不大。他表示,中国应看清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底牌,那就是迟滞中国崛起的速度,而不是下决心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任何一任美国总统都承受不了因为南海问题跟中国发生战争的后果,这对国内也无法交代,也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周方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没有必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猜测美国对那些国家给了多少承诺,琢磨美国兑现承诺的决心有多大等等。美国事实上只是借用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矛盾,仅此而已。所以中国不用特别在意南海争端中的美国因素,不要认为南海争端背后隐藏着美国的战略大阴谋。美国现在所做的只是一个姿态,这也是它的底线,如果连这一点也不做,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就会受到质疑。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鞠海龙在分析美国是否会因南海问题而与中国摊牌时也认为,从本质上看,介入南海问题是奥巴马政府调整亚太战略、影响中国战略走向的一个手段,而不可能将这一手段运用到超越目标利益的程度。因此,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发生严重对峙的可能性并不大,美国也不可能支持东南亚国家将中国南海政策压迫到没有回旋余地的程度。

  直面南海争议问题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中国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原则。但这一原则在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最近几年,频频遭遇尴尬。某些东南亚国家挑战“搁置争议”原则,以实际行动挑起争议岛屿主权问题;另一方面它们与西方国家“共同开发”争议海域,损害中国的利益。对此,周方银认为,搁置争议不能是“单向”的,不能只是哪一方搁置,这样另一方就会拿争议做文章,最终在客观上弱化了中国的谈判地位。从逻辑上讲,如果想存心解决问题,那就要面对争议。

   周方银说:“我的理解是,当初提出搁置争议肯定不是永久性的,需要有段时间来解决,但问题是现在已经过去20年了,相关国家很容易疑惑到底搁置到什么时候呢?在什么条件下这个争议可以不搁置了?中国应给外界一个预期,不要给人造成永远搁置、无条件搁置的印象。搁置争议所造成的战略模糊让双方都不好理解,弄不清对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中国应该有个清晰的大思路:南海问题最终如何解决。”

   不可否认,目前中国在南海问题的应对上总体上比较被动,基本上是针对东南亚国家行为的被动回应。周方银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中国应该就事论事,南海问题就是南海问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讲理就讲这件事本身的理,不涉及别的问题,不要动不动就把解决问题与国际形象牵扯在一起,不要总担心是否会影响中国发展大局、战略机遇期什么的,不要想那么复杂。如果那样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结果是什么策略也拿不出来。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阎学通教授认为,在解决南海问题上中国应借鉴“上合组织”的两点经验,一是边界问题的解决不以发展经济关系为基础,二是主权争端的解决应该着手于主权问题的谈判,不要寄希望于无限期的拖延,否则对中国不利。尽管与陆地边界争议相比,海洋岛屿争议由于涉及到专属经济区以及海底资源等问题而更难解决,但是阎学通提出的“先谈起来”的建议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如果中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之间就南海争议问题开始谈判,一轮一轮地谈下去,即使进展不大也会有正面效应。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机制化的谈判本身就会对相关各方形成约束,弱化其单独采取行动损害其他相关方利益的意愿。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