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时评:让国际板名符其实

2011年06月29日 17:57 来源:《首席财务官》

   虽然对于国际板的呼声愈演愈烈,但是现在推出的时机并不成熟。

  文/皮海洲

  自从2011年年初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将“研究制定国际板制度规则,全面做好有关技术准备,推进国际板建设”纳入到今年证监会八项重点工作之中以来,国际板就成了牵动今年股市的主线之一。而2011年5月19日到21日举办的“2011陆家嘴论坛”更是成了国际板推出前的一次总动员。不仅媒体方面表示国际板各项规则以及技术准备工作均已基本完成,只要高层批准,国际板随时可以推出;而且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也表示,目前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一时之间,国际板推出的话题引来万众瞩目。

  虽然国际板炽手可热,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板推出的条件已经成熟。2011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在“2011陆家嘴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但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快要成熟”显然不等于“已经成熟”。毕竟目前国际板的各项规则还没有“见光”,还需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更重要的是,“三高”发行严重危害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成为中国股市的大毒瘤,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国际板难免会沦为外企的“圈钱板”。所以,在诸多前期准备工作并未做好之前,难言国际板推出条件成熟。

  当然,这并不排除国际板霸王硬上弓。虽然王建军副主任表示希望国际板是“顺产”,而不是“剖腹产”,但从创业板推出的经验来看,硬性推出的可能性甚大。毕竟在中国股市里,广大投资者并没有过多的话语权。尤其是国际板推出的受益者们都在积极备战。不仅相关的公司在备战,如汇丰控股堪称国际板的急先锋,史美伦表示,只要国际板推出,汇丰就会提出申请。有消息称汇丰登陆国际板已初步选定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为其提供上市服务,甚至就连登陆国际板的招股说明书都已编好。而且瞄准国际板的合资券商也都在积极筹备,华英证券已经开业。可以相信,不论条件是否成熟,国际板的推出确实是越来越近了。 但即便如此,国际板的推出还是应该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同时还要尽可能地有利于今后的健康发展。因此国际板既然要推出,就不应该徒有其名,而是让国际板成为名符其实的外企上市舞台。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国际板未免名不符实。主要表现在国际板的上市对象上,除了世界500强企业之外,在境外上市的红筹股,如中国移动等公司也将通过国际板回归A股市场。并且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国际板推出之后,不排除率先安排红筹公司上市的可能,而且红筹公司的门槛将低于外资公司。若果真如此,不仅国际板被搞得不伦不类,而且国际板还有了特权公司,这显然不利于国际板的健康发展。

  其实,红筹公司等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回归A股完全没必要借道国际板。早在2002年的时候,中国联通就回归了A股市场。而作为先H后A的公司,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蓝筹股公司也都先后回归A股市场。不久前,比亚迪回归A股也通过了发审委的审批。可以说,包括红筹公司等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回归A股的渠道一直都是存在的。这些公司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国际板来回归A股市场。这不仅可以避免国际板沦为红筹板,而且也不会出现“特权公司”。这对于国际板与红筹公司来说,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特别是在目前国际板开设仍然没有时间表的情况下,让红筹公司无须通过国际板而是直接回归A股市场,也有利于中国移动等中国公司早日回到A股市场的怀抱。

  而且让红筹公司直接回归A股市场,也有利于减缓国际板开设的压力。这其实是上交所的一种策略安排,即将红筹公司回归与国际板推出捆绑在一起,造成一种国际板不推出,红筹股难以回归的假象,让那些希望回归A股市场的红筹公司也加入到为国际板的推出而鼓与呼的行列中去。如中国移动就因为希望回归A股市场,而一再为国际板的推出摇旗呐喊。虽然表面上让人感觉到推出国际板的紧迫感,但实际上这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由于中国移动完全可以像中国联通那样直接回归A股,这就使得推出国际板的呼声充满了水份。而且由于这种捆绑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红筹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步伐,造成沪市方面近年来蓝筹股上市资源的短缺,导致沪市在融资方面甚至落后于深市。如果不是硬性地把二者捆绑在一起,也许中国移动等红筹公司早就回归A股市场了。

  因此,让国际板名符其实,不仅有利于国际板的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红筹公司等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回归A股市场,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首席财务官》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