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局部硬着陆利于经济健康运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5 04:40 来源: 证券时报网本报评论员
中国经济将迎来“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最近一段时间,这个问题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从政府高官到民间评论者,从国内的经济学家到国外的“末日博士”,都参加了这场具有预测和建言性质的讨论。到目前为止,持论“软着陆”者占据了上风,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中国能够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经济决不会出现“硬着陆”。
所谓“硬着陆”,是指国民经济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的急剧回落;“软着陆”则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地回到适度增长空间。无论是“硬着陆”和“软着陆”,都是手段和结果的统一。“软着陆”看起来很美,“硬着陆”瞅起来很糟。而实际上,如果从它们对经济的长远健康运行的角度看,两者各有利弊。打个比方,前者好比渐进改良,后者就像“休克疗法”;前者是慢方,后者是猛药。证之于当今世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诸如俄罗斯、东欧、日本、东南亚等经济体,既有“硬着陆”的情况也有“软着陆”的情况,从事后的长远影响看,两种方式各有得失。由此可见,“软着陆”和“硬着陆”就像两条不同的路,如何评价其效果,要看其目标和成本的差别。
眼下,对于经济连续多年快速扩张的中国而言,适当地降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是一件好事,既有利于提升GDP质量,也有利于改善民生。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中国GDP年均增速超过10%,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但是,这一靓丽成绩单的背后,付出的是人口红利滥用、房价物价高企、社保建设滞后、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恶化的沉重代价。有鉴于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内生增长、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的经济转型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进一步运行有“软着陆”与“硬着陆”两种可能,而政策如何应对,成为一道充满挑战的大考题。
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来说,“软着陆”和“硬着陆”两种可能,不妨冷静看待,某些领域的“硬着陆”并非想象的那样可怕。之所以提出这个主张,是基于两大理由。其一,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行业进步程度各异,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经济着陆方式应有所区别。比如,在中国的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尽管“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能扩张”、“坚决避免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等口号一直在喊,但实际效果甚微。对于这些行业,无惧其“硬着陆”,强力推行兼并重组,实施关停并转,也许更能收取好的效果,尽管短期内会对经济运行造成一定冲击,但付出这个代价从长期看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以此换来的自然生态改善与资源存续价值无限。而对于高科技、低碳等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软着陆”则是更好的结果。
其二,多年来高速扩张的中国经济中,参杂着大量无效GDP,“硬着陆”也许是释放无效GDP的一个可行途径。在“GDP崇拜症”的驱使下,中国许多地方和部门热衷于“面子工程”,兴修超越实际需求的高楼大厦,大搞各种华而不实的园区,对于使用得好好的公路、广场等基础设施挖了又补,拆了又建,反复折腾,貌似扮靓了经济数据,实则制造了一堆劳民伤财的无效GDP。这样的GDP,不要也罢。可以想见,如果从提升GDP质量着眼,禁止制造无效GDP,很多地方的经济增长成绩恐怕要大打折扣,表现在相关统计数据上,就是“硬着陆”。对于这样的“硬着陆”,我们毋宁鼓掌欢迎,因为它意味着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把更多的心思和力气用在发展经济的正道上。
实际上,在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中,政府已经在某些经济领域中尝试差别化的政策,其结果可能是某些行业的“硬着陆”和“软着陆”的差别。以房地产调控为例,政府依据房价泡沫的大小,在一些城市实行限购限贷,对另一些城市则静观其变。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收效如何,目前尚有待观察。需要指出的是,泡沫四溢、隐患丛生的中国楼市,如果最终集体选择以“硬着陆”的方式向市场和民生臣服,也未必见得是一件坏事。
中国经济的转型是一盘大棋局,要下好这盘棋,每一颗落子的轻重缓急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有隐忍的妥协,有果断的进攻,还有绝处求生的胜负手。同样的道理,无论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的后果,只要对推进经济转型有好处,都可以接受。在这一问题上,理性的选择是以“利多弊少”为尺度,而不是“既要怎样,又要如何”这种幻想两面讨好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