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国际金融形势评论:欧洲泥潭依旧降级频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5:27 来源: 《环球财经》杂志中信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
■ 曹彤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曲双石
初露复苏迹象,关注两个因素
——美国金融形势评论
10月份,美国经济露出复苏迹象。
生产总值方面,美国商务部将二季度GDP环比年化增长率上调至1.3%,高于早先公布的1.0%。
就业方面,美国9月非农就业人数环比增10.3万,明显超出市场预期,7月和8月非农就业人数总计也被上调9.9万。同时,10月20日前四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均值创下6个月来新低。
制造业方面,美国政府发布的8月耐用品订单报告显示,尽管8月订单环比小幅下降0.1%,但更受市场关注的核心资本设备订单环比攀升1.1%,核心资本设备出货环比涨2.8%,而此出货数据将被直接用于GDP的计算。
服务业方面,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发布的9月份服务业指数为53,低于8月的53.3,但仍呈现增长态势。服务业总计雇用了美国全部劳动力的90%,对美国经济意义重大。
房地产方面,美国9月份经季调并年化的新屋开建量为65.8万幢,环比大涨15%,总量创下17个月以来新高;9月经季调并年化的二手房销量为491万幢,同比增长11.3%。10月20日,美国参议员麦克·李与查尔斯·舒默向国会提交一项新议案,给那些在美国投资至少50万美元购买住房的外国人3年期居留签证。NAR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的一年,美国住宅房地产销售额中有大约820亿美元来自外国购房者,较上年同期的660亿美元大幅增长。此议案的通过将有助于吸收过剩库存,提振持续低迷的美国房地产市场。
通胀方面,美国9月总体CPI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0.3%;核心CPI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2%。温和的CPI数据表明美国通胀压力控制得当,还有进一步量化宽松的空间。
消费方面,美国9月零售额环比增长1.1%,为7个月来的最大增幅,同比增长7.9%,第三季度同比增长8%。美国GDP增长70%依赖内需,消费者消费意愿增强表明美国经济远远没有陷入衰退轨道。
对外贸易方面,美国8月贸易赤字为456亿美元,7月为448亿美元,连续两个月降至500亿美元之下,环比下降11.4%。目前这两个月的月均贸易赤字仍低于二季度的月均额。10月12日,美国参众两院又通过与韩国、哥伦比亚和巴拿马的三项自由贸易协定,预计可使美国出口额每年扩大130亿美元。
美国10月份的经济数据较为正面,就未来而言,需关注两个非经济因素。
首先是党争。民主、共和两党之争已经渗入到美国政治决策的方方面面,穆迪将其列为威胁美国经济复苏的三大因素之一。提高债务上限之争重创市场信心未远,最近美国参议院又投票否决了奥巴马4470亿美元的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并降低失业率的就业方案,本次否决意味着美国国会无法在2012年前通过重大就业方案。
其次是愈演愈烈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自9月17日至今,“占领华尔街”已逐渐演变成“占领美国”和“占领欧洲”,抗议内容也从最初的情绪宣泄发展到对数种具体社会问题的诉求。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认为,美国的现状是“属于1%,由1%所掌握,为了1%”。两极分化导致民众走上街头,矛头逐渐触及以金融为核心的“美国模式”。“占领华尔街”运动强化了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政治理念和诉求的差异,两党也开始运用这种差异来确定2012年大选的基调。因此,该运动所导致的美国社会的分化仅仅是个开始。
泥潭依旧,降级频仍
——欧洲金融形势评论
10月份,欧洲经济继续深陷欧债危机的泥潭。
希腊救助方面,曙光未现。虽然希腊通过了一个又一个紧缩方案,但是希腊百姓不买账,罢工示威活动频频;“三驾马车”对方案的实施效果不满意,第六笔援助贷款悬而未决;德、法两国在希腊问题上分歧巨大:德国希望银行和其他私营投资者在持有的希腊债务上接受更大损失,然后再签订希腊二次援助计划。而法国则反对银行减记更多希腊债务,担心此举会动摇银行业,使市场更加动荡。
数据显示,10月份希腊需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共有近27亿欧元,11月及12月有超过100亿欧元,2012年第一季度有约200亿欧元。因此,如果第六笔援助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希腊11月份就会出现违约。
主权和银行评级方面,险象环生。10月4日,穆迪将意大利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从“Aa2”调至“A2”,前景展望为负面,同时维持对其短期主权债务“A-1”的评级。这是穆迪自1993年以来首次下调意大利主权债务评级;10月8日,惠誉将意大利本外币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将短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从“F1+”下调至“F1”,并将长期评级前景确定为负面。
10月8日,惠誉将西班牙长期外币与本币发行者违约评级从“AA+”调降至“AA-”,评级前景为负面;10月14日,标普将西班牙长期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A-”,并维持该国的短期评级为“A-1+”,前景展望为负面;10月18日,穆迪将西班牙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从Aa2降至A1,前景展望为负面。
10月4日,比利时首相伊夫·莱特姆宣布拆分法国和比利时合资银行德克夏银行集团(Dexia),德克夏成为在欧债危机中倒下的第一家银行。数据显示,德克夏银行集团大量持有希腊、葡萄牙和意大利等问题国家债券,其债务风险敞口超过200亿欧元,估计急需短期流动性规模约为960亿欧元。
继德克夏之后,10月7日,穆迪下调6家葡萄牙银行评级;10月11日,标普将西班牙对外银行、伊比利亚储蓄银行、库特撒储蓄银行等数家金融机构评级下调;10月13日,惠誉下调了瑞士银行、劳埃德银行集团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同时还将其他10多家银行的评级放入“负面观察”名单。
银行监管方面,南辕北辙。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要求高盛、汇丰、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额外增加1%~2.5%的资本金;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要求欧元区银行临时提高资本充足率;欧洲银行管理局也准备将欧洲银行风险权重资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调高至9%,如在6至9个月内未能达标,政府将强制进行资本重组。但是,目前没有投资者愿意向银行注入新的资本,因为新的资本只会被主权债减记吸收。因此,如新的监管政策实施,银行只有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来满足监管要求,这将进一步减少对企业和消费者放贷,欧元区脆弱的经济将雪上加霜。
银行监管新政明显偏离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可谓南辕北辙。
欧元救助机制方面,议而不决。尽管欧元区各国议会已经全部通过了7月21日会议的关于欧债危机的救助决议,但该机制的最终确定和实施方案仍是遥不可及。关于EFSF的最新讨论有以下观点:
一是法国财长巴鲁安提出的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颁发银行业牌照,使其可以从欧洲央行获取资金;二是允许EFSF在二级市场购买主权债,但是要满足一些前提条件,如这个国家的借贷记录良好,没有银行业偿付问题,并得到欧洲央行和欧元区各国副财长以上官员批准等;三是将临时性的EFSF与永久性的欧盟稳定机制(ESM)合为一体,从而释放出最多9400亿欧元的资金;四是能够提供两种EFSF预警性的信贷额度,规模是GDP的2%~10%,每次六个月,可续期两次。成员国想获得该贷款须遵守欧盟预算规则、有可持续的债务和经常账、没有银行偿付问题等;五是降低EFSF的“AAA”评级。为确保EFSF基金的“AAA”评级,欧元区各国政府必须为此提供担保,降低该基金的评级能够放松担保要求,从而释放更多资金。
这些观点大多属于设想而非可操作的方案。面对久议不决的局面,芬兰开始拟定退出欧元区的计划,该国立法界人士也对欧元区援助的高额成本表示了不支持态度。欧元区公开的分化迹象开始显现。
在困局中抗争
——日本金融形势评论
10月份,日本经济仍在困局中抗争。
首先,围绕灾后重建祭出险棋。10月7日,日本政府通过9.2万亿日元临时增税方案。另外还通过规模约为12万亿日元的2011财年第三个补充预算案,其中9.1万亿日元用于震后重建和复兴事业。此前,日本国会已在5月份通过总额约4万亿日元的首个补充预算案,7月份通过总额约2万亿日元的第二个补充预算案,这两份预算案的资金也全部用于震后重建。
日本目前财政状况之窘迫举世皆知。标普日本主权评级首席分析师小川隆平表示,日本国债评级进一步被下调将不可避免。此时接连出台数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案,对其财政健康状况无疑又是一次重击。
其次,应对日元升值难有作为。自8月份开始,日元汇率一直居高不下,已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丰田汽车公司透露,日元兑美元汇率每升高1日元,丰田年销售收入将下降340亿日元;日元升值以来,丰田收入损失已达上千亿日元。日本经济新闻对近百家企业进行紧急调查显示,40%以上的企业考虑如果日元不断升值,将选择向海外转移生产。产业空心化将导致日本国内大批人员失业,进而影响国内消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日本已考虑设立主权财富基金,通过出售日元购买外国资产来阻止日元升值。近日国际协力银行(JBIC)向三大商业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和瑞穗实业银行提供总额43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来促进日本企业海外收购,以增加美元需求,缓解日元升值压力。
但是,日元升值背景复杂。日元升值符合美国增加出口、恢复经济的需要,因此国际社会不可能重新组织对日元升值的联合干预,单凭日本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力量,难有作为。
第三,国内经济复苏仍无良策。目前,日本经济信心已逐步恢复到大地震前的水平,9月份消费者态度指数为38.6,较8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已与3月份的水平无太大差异。但是日本的问题仍是持续了十余年的“流动性陷阱”问题,即GDP和CPI的“双低”增长,无论中央银行“量化宽松”如何刺激,注入的资金如同进入陷阱一般了无踪迹。8月份核心CPI年化上升0.2%,与7月份的0.1%大体相当;9月份国内银行放贷余额(月度平均值)约为393.0118万亿日元,同比下降0.3%,为连续第22个月同比下降。
日本央行仍在进行着持续了十余年的“量化宽松”操作,除了维持利率于0~0.1%不变外,又增加了5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计划,寄望于“奇迹”的产生。
汇改节奏应坚定把握在自己手中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评论
10月份,人民币国际化继续稳步推进。
人民币周边化又有新进展。10月10日起,俄罗斯外贸银行旗下的VTB24银行推出人民币储蓄业务,成为俄罗斯第二家开设人民币储蓄业务的银行;10月20日,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发表题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与企业的应对战略》的报告称,韩国对中国的进出口比重越来越大,企业和政府有必要研究在对华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具体实行方案。
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正式放行。10月14日,商务部发布《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同时人民银行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表明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对香港来说,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可以增加在港人民币的运用渠道,有利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外商来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融资,促进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对内地来说,可以疏通人民币回流渠道,拓宽人民币资金循环路径,减轻内地的外汇储备压力。
美国通过涉华汇率法案。10月11日,美国参议院以63票支持、3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政府调查中国是否存在故意压低人民币币值的行为,以决定是否惩罚所谓中国操纵汇率的行为。中国政府第一时间表明了态度:该法案“损人不利己”,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无法解决美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
该法案的通过很可能会引发美、中两大世界经济龙头之间的贸易战,对中美双方都是一场灾难。而且,如果人民币真的在美国压迫下选择大幅度升值,将导致美国商品价格全面上升,引发通货膨胀,大幅压缩美国经济刺激政策的运用空间。
目前看该法案最终“升格”为法律还存在不确定性。首先,该法案将面临共和党主掌的众议院表决,而众议院议长博纳与多数党领袖坎托等共和党高层均已明确表示反对;其次,如果众议院获通过,法案还将提交至总统签署,而奥巴马对此持保留态度;第三,即使最终成为法律,其也不符合世贸组织(WTO)的精神,仍可在WTO框架下进行申诉。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3.5%和23.1%。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已由2007年历史最高点的10.1%下降至2010年的5.2%、2011年上半年的2.8%。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水平。中国应坚持自己的汇改节奏,掌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