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交易丑闻凸显监管漏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5:28 来源: 《环球财经》杂志欧洲金融体系加固工程徒劳无功
华夏银行博士后工作站
■ 万喆
9月14日凌晨1时,瑞士银行(NYSE:UBS )发现交易出现问题,随后向金融服务管理局和警方报案,3点30分,阿多博利被捕。英国警方16日对瑞银集团交易员奎库·阿多博利(Kweku Adoboli)提出欺诈和伪造账目指控。阿多博利供职于瑞银位于伦敦的证券交易部门。据估计,此交易员违规操作造成大约23亿美元的损失。
霉事连连,瑞银雪上加霜
虽然瑞银此次违规交易损失并非历史最高,但在欧美金融体系刚刚经历了一场系统性危机、且目前仍存流动性之忧的背景下,其后果格外令人堪忧。从市场反应上看,受此影响,瑞银股价暴跌。事实上,在金融危机期间,瑞银投行部门遭受重大损失,2008年被迫寻求政府救助,客户对瑞银的信心直到今年才逐渐开始恢复。另外,瑞银先前遭媒体曝光协助美国富人隐匿财产,偷逃税款上千亿美元。美国政府随后掀起“查税风暴”。此次事件犹如雪上加霜,违规交易曝光显示瑞银内部风险规避和安全监控体系存在漏洞,令股东对它旗下的投行业务产生质疑。旗下投行蒙受损失也可能对瑞银私人银行在客户心中的形象产生实质影响,连累瑞银今后的业务运作。即使损失额度没有那么高,客户对瑞银的信心也将再度丧失。
已有消息表示,由于客户信心下降,大笔资金正从瑞银私人银行部门流出。标准普尔公司也表示可能调低瑞银的长期债务评级。这对于瑞士银行和瑞士都将是一个打击,瑞银首席执行官已经引咎辞职,预计违规交易丑闻使瑞银本财政年度盈利前景堪忧,将重创这家瑞士最大银行的声誉。
金融监管体系
“加固工程”徒劳无功
本次违规交易损失除了对瑞银本身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宣告了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欧美金融监管体系“加固工程”徒劳无功,甚至无法抵御渗透到体系内基本单元的违规行为。
从目前公开的细节来看,瑞银的风险管理体系存在多重缺陷。作为一个成熟的大型金融机构,在交易员进行违规操作时,却没有出现及时的风险提示以及自动产生止损性操作,以至于亏损额如此之大。ETF市场的结构性弱点可能也是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ETF交易近几年来飞速发展,但风险管理体系可能并未与时俱进。有些欧洲银行与其他银行进行ETF交易时,不要求对交易加以核实。交易员就是利用这点捏造了虚假交易。这是典型的操作风险,是银行在内部管理上存在的疏漏所导致的,但也是在监管方面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因为任何管理流程都必然会存在问题和漏洞,被熟悉规则和漏洞的银行人员规避与利用。而另外两大银行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可以用量化的先进方法进行评估和监测,操作风险则很难量化管理和估测。而且,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更难以提前评估和管理。因为银行性质和业务不同,操作风险涉及的主要方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瑞银自金融危机以来已强化风险管理。但与其他银行一样,其加强风控的重点放在了较复杂亏损最大的业务上,比如结构性金融。现在,此次丑闻将视线又聚焦到了违规交易、操作风险上,“魔鬼交易员”(又称“流氓交易员”、“无赖交易员”)丑闻重出江湖。
“魔鬼交易员”是指此类规避银行内部监控进行违规交易的交易员。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最为著名的英格兰人尼克·利森,就曾因违规操作导致英国老牌商业银行巴林银行倒闭。1996年的滨中泰男操纵伦敦期铜致住友巨亏。2002年的约翰·鲁斯纳克金融诈骗导致联合爱尔兰银行蒙受7.5亿美元巨额损失。而在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柯维尔违规操作,非法动用了500亿欧元资金购买股指期货,给银行造成67亿美元的损失。
“魔鬼交易员”屡见不鲜,仿佛这次瑞银违规又只是一只贪婪的小鱼捅了大娄子的偶然事件。但这次违规事件就发生在2008金融风暴之后、雷曼兄弟破产三周年之际,其引发的讨论和思考应该远远超过这一名交易员或者瑞银的风险控制系统本身。
事实上,人们看到的违规交易损失案例,仅仅是反映金融交易员“犯错误”的案例。“魔鬼交易员”只是“魔鬼报道员”,因为他们只是“报道”了这场金额庞大的赌局中的巨额损失,将外界的注意力吸引到违规交易客观存在的事实上来。而那些更多的财源滚滚赚得盆满钵满的违规操作呢?违规交易实际发生频率要比映入大众眼帘的高得多。这些违规和金融机构的体制机制不无关系。目前,欧美大型金融机构相当一部分盈利都来自“自营交易”环节。所谓“自营交易”,是指金融巨头的投资银行部门利用自有资金和融入资金直接参与证券市场交易并承担风险的一项业务。也就是说,在自营交易框架内,交易员交易业绩的优劣与机构自身的盈利状况紧密捆绑。利益相关,这也正是连番金融监管改革仍无法实质触及、彻底根除违规交易的更深层次原因。
许多经济学家和金融分析家再次看到了2008年那场风暴的影子,此前已经有人放言,自营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2008年金融风暴背后的罪魁祸首。从《时代周刊》对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以及法庭破产文件的分析上来看,雷曼兄弟在当年自营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及主要交易(Principal transaction)上遭受的损失超过了320亿美元,几乎成为了自那时起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而雷曼兄弟在2006年底时的市值才只有180亿美元,只是亏损资金的一半。
不仅仅是雷曼兄弟,当时,美林在债务抵押债券投资上损失了近200亿美元。摩根斯坦利也在自营交易上损失了将近40亿美元。高盛为了保住自己的一项对冲基金,付出了30亿美元的代价。而花旗集团则因为利用自有资产投资银行但又问题多多的结构性投资工具被卷走了30亿美元。同美林一样,花旗也在担保债务权证(CDO)上损失巨大,高达150亿美元。但花旗并未决定将其出售,而是继续持有。事实上,几乎所有在金融危机中栽跟头的大型金融公司,都在自营交易或者对冲基金上损失巨大。
虽然有些人认为,自营交易在引发金融危机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不良贷款和承保的责任要更多一些。但是学者和经济学家,甚至一些华尔街人士都认为,自营交易和其他一些主要投资在经济危机的成因中,显然更为重要。如果这些公司已经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资金购买抵押债券,信贷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的大部分泡沫可能就根本不会成型。
美国痛定思痛,号称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要求美国金融机构大幅削减自营账户交易规模。作为多德-弗兰克(Dodd-Frank)金融改革的一项核心条款,“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禁止美国的银行只为自身获利而从事交易。沃尔克规则以提出该规则的美联储(Fed)前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命名。沃尔克推动去年的金融监管改革,包括打击银行的“赌场”活动。旨在防止美国金融市场遭到安全交易禁令的破坏。目前,许多银行已经拆分了显然会与新规冲突的自营交易部门,但这些交易活动仍在大量的灰色地带存在。美国监管机构还在努力为该法律制定细则。
但欧洲和日本金融业盈利规模对自营交易环节的倚赖程度更深,因此难以痛下杀手。甚至最近都还有些声音替欧洲金融巨头呼吁,反对禁止自营交易。然而,阿多博利此次违规操作的是Delta 1(该部门主要帮助客户对一篮子证券进行投机或风险对冲,此外也承担银行的自营交易),交易员做的是“做市商”业务,按说通常不会冒巨大风险。铤而走险还是出于盈利动机。瑞银出事后,有关ETF的风险再次引起关注,有关自营业务的讨论也重新摆上台面。新的相关法案框架或在讨论中。
本次瑞银违规交易案例让外界看清的事实是:无论金融界如何高筑防火墙和防盗网,只要金融行业仍然以盈利作为运营目的,只要金融巨头仍然以每个个体交易员的具体操作为运行的行为基础,违规交易损失及其他受利益驱动出现的隐患就无法根除。从这个角度来讲,监管与违规交易的“猫鼠游戏”将一直继续,对制度漏洞的反省和弥补,随时都是最佳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