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人均收入被增长徒具政绩意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8 13:38 来源: 河南商报

  人均收入“被增长”徒具政绩意义

  最近有消息称,北京要求国企将年终奖提前发,因为北京市今年定的目标是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为7%,可是现在初步核算后只有百分之六点多,于是有关部门就想出一招,就是把年终奖提前发,能拉多少算多少。(11月27日《经济观察报》)

  “政绩工程”不坏也扰民

  正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提前发奖”成刚性命令,官员得政绩,员工得实惠,确实是“双赢之策”。从表象上看,官员与民众各取所需,“提前发奖”应该算是“最不坏的政绩工程”。虽然也是数字游戏,使得民众“被增收”,但真金白银也投进去了,可算是“被增收”的全新升级版。

  不过,“不坏的政绩工程”终究还是政绩工程,并未因“不坏”改变扰民的本质。提前发奖“吹皱一池春水”,让企业在奖金核算上伤透了脑筋,由此增加的成本还得由企业埋单。鉴于此,必须从考核评价的制度源头进行改革,督促官员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而不是挖空心思“玩速成”。即便指标上去了,对那些为完成指标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行为,也要赏罚分明,拿下他们骗取的奖励,坚决纠正“提前发奖”的错误做法。

  (梁江涛 职员)

  “提前发奖”是“自欺欺民”

  今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上去了,那明年呢?悲哀就在于:官员要的就是今年的政绩,哪管明年洪水滔天。要求国企提前发年终奖,这不仅是在“透支未来”,也是一种“政绩造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目标是完成了,普通民众却只得到“虚假的繁荣”。

  统计之目的,是为了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以便政府做出精准决策。从这个角度看,任何统计上的弄虚作假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民”。然而,不仅统计造假不再是“个别情况”,一些地方政府为实现目标早已不择手段。这些年,因为与民众体验相差太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数字,一直被网民嘲笑为“被增长”。是的,要想真正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该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被增长”的人均收入,不仅徒具政绩意义,也会损害民众利益、掩盖社会问题,从而导致政府决策失误。

  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黄仁宇提出一个看法,即中国失败的原因无关道德和个人因素,而是在技术上不能实现“数目字管理”。而“被增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表明:即便我们有了“数目字管理”的技术,恐怕也缺乏“数目字管理”的官场制度与理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