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给高校划就业率红线过于简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5 10:47 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日前,教育部一则消息称,将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高校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将高校专业“生死簿”钉在就业率上,一时引发争议。有不少人支持教育部的做法,认为家长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就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但同样有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这种做法太功利,会对人文学科和基础科学造成毁灭性打击。
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双方的观点立场都有道理,这当中显现的其实是一个两难问题,即如何一方面令高校专业设置更为合理,更好地利用好有限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又能扶持冷门却不可缺少的专业学科。
显然,“一刀切”的政策过于简单,难以较好地平衡两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黄莹莹 发自北京
教育学者 熊丙奇
“我们现在给学生的选择是单一的,没有一个多元的模式;我们对学校的评价也是单一的,没有一个多样化的过程。”
教育部将就业率与大学专业的“生死”挂钩的做法,其实早在7年前就有了,那时候说的是,就业率连续3年不足30%的专业要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这一做法并没有有效地改变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反而催生了高校就业率注水与造假,一些高校不但编造就业数据,还出现大学生“被就业”和“被要求就业”的乱象。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和发布,采取的是学校自行统计、上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方式,“儿子统计,老子公布”,你好我好大家好。
就算是高校真实统计数据,教育部也严格监督,将就业率与高校专业“生死”挂钩的做法,也值得商榷。不同大学有不同的办学定位,985高校、211高校这类院校,应该实施精英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很多二类院校或者职业院校很早就不开设一些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专业了,这些专业本身跟这些学校也是不匹配的,它们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果都用就业率评价大学办学,无疑将把所有学校都变为职业培训所。
基础学科是很多其他学科的基础,比如说物理、数学、考古等专业,可能现在看起来这些专业的市场需求不是很旺盛,但是它们的意义和价值是非常重大的。对于一些基础学科,政府部分是要给予扶持的。比如对选择这些学校和这些专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或者政府为这些专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国外一般都是通过扶持一些基础学科的研究机构,给学生提供一些就业岗位的。如果市场的需求不是很旺盛,我们就把它砍掉的话,很多的基础学科就会消亡,再发展其他学科,就没有生命力了。
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要发展的话,学校本身的教学方式要改变。国外很多大学在一年级是不分专业的,甚至有的学校到三年级都不分专业,到四年级的时候象征性地选择一下专业方向。学生选择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就是为了打基础的;如果想就业,可以去读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研究生反而是职业化的过程。整体的高等教育必须按照这种整体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调整。
一个人接受教育后,除了提高素养,也想要有回报,因为他投入了精力和金钱,而且教育学中也有“教育回报率”这样一个说法,这都是很正常的。问题是在于我们现在给学生的选择是单一的,没有一个多元的模式;我们对学校的评价也是单一的,没有一个多样化的过程。用同样的一个标准评估所有的高校,就变成了“千校一律”,在这种行政评估下,我们的高校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也没有自己的办学传统。最根本的课题是,要给我们的高等教育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空间和多样化的选择,推行个性化教育,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文化学者 朱大可
“把一切学科都加以市场化,势必导致基础科学教育的彻底瓦解。”
对教育部的这个文件,我有限地赞成。毕业生必须跟社会需求结合,培养有用的人才,这是教育的重要目标。教育部的规定,对那种闭门造车、脱离社会生活的陈腐教育,是一种补偏救弊。但有些跟社会需求无直接关联的科系、却是人文和自然科学的学术基础,如物理学、数学、哲学和古典文学之类,这些学科的教育成果,不能简单用市场尺度加以衡量。有关部门应当区分这两类学科,并且用名单加以明确标识,否则,把一切学科都加以市场化,势必导致基础科学教育的彻底瓦解。
大学本科的培养方向,首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次是培养研究生和专业研究人才。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却被混合在一起,而被同一个标准所管理。这是有严重问题的。应当启用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双项标准来衡量一个科系的教育成果,而不是仅仅简单使用就业率的单项指标。
如果真的停止哲学系和数学系这类学科的招生,中国的文艺复兴和科学繁荣,将变得毫无希望。对于此类学科,应当采用本硕连读的方式招生,以避开大学毕业就业率的行政陷阱。 教育功利心态是应试教育制度扩大化所带来的必然后果。教育一方面应当要跟社会需求密切接轨,一方面又应当保障非功利性学术的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
汕头大学美籍教授 彼得·赫尔福德
“美国有很好的大学,也有一些很普通,甚至很烂的大学,但是美国大学具有多样性。”
我理解这种规则和想法,但是我不同意将专业跟就业率连接起来的概念。中国每年有2200万个就业需要解决,在这样一个大的国家,将专业“生死”与就业率挂钩,是为了提供一种途径去满足人们就业的需求。但是对于不同的学校来说,应该有不同的要求。
大学应该是各种思想和知识的诞生地,这些机构应该去提供给学生和教员自由地去开拓想法的空间,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把高级教育与就业联系在一起,就好像英语有句俗语叫“把一个圆钉放在方的洞里”。
美国各个学校的情况都不同。最有钱的美国学校,例如常春藤联盟,这些学校用他们的财富去扶持那些跟未来就业关系较远的专业,但是它们也考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选课情况跌到一定的水平,那门课就会被取消。一般来说,学生缺少兴趣也是因为未来的就业情况可能不佳。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进行改革,下一步是如何使国家走出仿造工业。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令大学去发展新的人才和技术,这些人才和技术可能在目前看起来与就业率无关,但是对未来的发展可能具有重大的意义。单纯地学习看起来是奢侈的,但这是中国在很多领域里通往未来的唯一的路,甚至包括一些在现在快速发展的世界被人忽略的领域。
美国有很好的大学,也有一些很普通,甚至很烂的大学,但是美国大学具有多样性。大学可以提供一切,从与就业相关的教育,到单纯的学习。一个单一的标准是不可取的。中国的这种新政策隐藏着有一个概念,就是“一概而论”。一概而论是一种妥协,在这种妥协中,教育失去了很多应该承载的东西。大学应该像是一个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去阅读和学习所有一切知识的场所,这与其他人无关,只关乎学生自己。
网友微博(http://weibo.com)参议
本报“议事”版每周推出一个热点话题,诚邀广大读者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欢迎您登录本报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gjxqdb,留下您对该话题的看法。您的精彩观点有可能被选用并刊登。
@戊成子andynee:有些专业本不是为就业才设置的。
@redbaron1989:有的冷门专业虽然在市场上不吃香,却是不可或缺的。文科的一些曲高和寡的专业就是如此。就业率与专业存亡挂钩并不合理,但却是无奈之举。
@曾经的四爷:当然不合理。大学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有些专业可能在当下是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但那些专业知识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得传承下去。难道要让这些知识消失?那些教这个专业的老师怎么办?失业?身边一些朋友从事的行业很多都不是大学所学的专业,往往这些人思维开阔,有所成就。
@芽羔花园:适当减少招生计划是必要的,但是不应该停招。难道国家培养的大学生就是出来就业打工的吗?
@卡夫卡1984:这就是典型的因噎废食。为什么不问就业率缘何下降?怎么不考虑如何提高就业率如何调整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
@雾见:当然不合理。一个民族需要有人探索星星,还需要有人去耕田种地。
@stepoffbtw:这也跟学生自己的选择有关。
@恒悫MY:首先,假如政策的出发点源于节约教育资源,那么出发点则过于片面;其次,就业率是与市场相关联的,政策的有形之手不应该延伸到教育干预的地步;最后,步入社会后,未必就一定会从事在校所学专业相关工作。
@坚强如海燕:按市场供需关系看,这应该是合理的。但这种体制下必然会导致一些珍稀传统文化因“比较冷”等无法立足甚至消亡。
@皓月凌空zxb:就不了业可以被就业呀。
@惊天老鼠:拿不到就业证就拿不到毕业证,拿不到毕业证工作就不好找,于是大学毕业生就托关系先找就业证,然后……就蛋生鸡鸡生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