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退房潮风波:很多人都归结到契约精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7 13:49 来源: 《环球财经》杂志

  此次退房潮,很多人都归结到契约精神,大多数观点认为,既然自愿签订了购房合同就不应该再纠结于价格的涨跌

  ■ 环球财经记者   刘艳涛

  限购令、限价令、限贷令、退房潮、关店潮⋯⋯此起彼伏的政令和与房子相关的举措更迭屡次挑动人们的神经,也让房地产的走势变得扑朔迷离。源于限购、限贷令出台,市场交易低迷。2011年11月,新一轮退房潮成为房地产市场上的焦点,也成为目前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博弈、争论和矛盾最为激烈的事件。

  9月初,因抵挡不住成交的低迷,以万科地产领衔的开发商纷纷以9折、8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大面积降价促销。继杭州出现首例楼盘降价前期业主要求退房以来,退房潮在长三角城市大规模爆发,并波及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在上海,不少楼盘更是打着团购、特价房等旗号变相降价,降幅有的甚至超过30%。

  开发商的“低价套现”即刻引起了老业主的不满。但对于开发商而言,在年底前冲销售量、回笼资金是其目的,可目前成交量萎缩、资金断裂已成为既定事实,11月初,包括万科、中海、绿地等知名房企纷纷展开了降价行动应对“寒冬”。

  由此,围绕着降价、退房等事件展开的争论、讨论从业界开始延伸到全社会。几乎同时,“拐点论”的说法再一次成为热门字眼。

  “现行的预售制度仍然存在弊端。在销售宣传过程中避重就轻,大量的口头承诺根本不会写入合同,这些问题在楼市走高的情况下容易被掩盖,一旦市场遇冷就会马上暴露出来。”一位李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退房潮并非新鲜事,在之前政策调控加大时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房地产本身的市场错位。

  此次退房潮,很多人都归结到契约精神,大多观点认为,既然自愿签订了购房合同就不应该再纠结于价格的涨跌。

  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房地产法律事务部首席律师李松表示,如果仅仅是因为市场因素导致价格的变化,那么开发商在其中没有过错,业主以市场变化为退房或维权的理由在法律上很难站得住脚。

  但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的说法与李松不尽相同。“对于退房潮,要坚持‘契约精神’,但也要看到购房者在议价方面先天的弱势地位,看到开发商在推高房价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开发商不能以‘契约精神’为由推开一切责任。在处理退房潮问题上,不能单单考虑法律因素,还要有道义和情感上的考量。”

  不过,也有人说将退房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企业自身的道义无疑有些理想化,应该从监管着手,彻底理顺房地产销售环节的种种弊端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抑制房地产价格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应该继续加强调控,把这些调控政策落实到位。今后的调控应该由行政手段更多地转向经济手段。”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伟坦言。

  与张伟说法相对应的是,尽管楼市出现松动,但是中央层面并未就调控政策松口。11月7日,温家宝总理表示,房地产调控决不能松懈。

  有专家说,频频出现的退房纠纷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多年来楼市的畸形发展。也有研究人员称这表明了房地产泡沫开始被戳破,楼市向下的通道已经打开。

  无论怎么说,但凡和房子有“瓜葛”的事,不管出现何种变化,总会有人叫好,有人拍砖。有句广告词说得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