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扬: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09 11:12 来源: 《经济》杂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资料图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资料图片)

  “我们的判断是, 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 这个时期可能延续5~10年。”

  “我们预测,2011年第四季度GDP增速9.0%,全年可达9.3%;根据模型测算,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

  世界经济长期低迷,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文/本刊记者  沈 刚

  尽管始于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近四年,世界各国也相继采取了各种调控政策措施,但世界经济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复苏。当前,欧债美债危机,“占领华尔街”运动,国际金融市场不稳,通胀和热钱等不利因素冲击新兴市场……这都显示着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不明朗。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形势到底如何?引发此轮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全球经济格局有何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形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经济》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全球经济:

  长期波动  低速增长

  《经济》:从2007年开始,全球经济一直陷入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之中,您对全球经济形势有何判断?为什么?

  李扬:2007年3月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其严重程度堪与上世纪30年代危机和70年代危机相比。因此,我们的判断是,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这个时期可能延续5~10年。

  形成这一判断的基本根据是:此次全球经济危机,集中反映出发达经济体多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和财政结构等各个层面存在严重扭曲。因此,危机的恢复须以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基本前提。但是,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十分困难,而且短期内难以奏效,其过程亦十分痛苦。

  此外,4年来,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各国均采用了大量非常规刺激政策。这些政策或在短期内有阻止危机急剧下泻的作用,但亦有损害经济长期发展基础的副作用。如今,这些负面影响已开始显露。这无疑给艰难恢复过程中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经济》:多数学者认为,蔓延于发达经济体的债务危机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过度消费产生的,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扬: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方式,以消费拉动为基本特征。消费超出收入水平,形成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意味着低储蓄并导致过度借贷。过度借贷持续恶化便形成债务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美国和欧洲均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在美国,次贷危机首先是私债危机。私债危机发生后,为了救助,美联储和财政部先后深度介入。致使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大了数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均创历史新高。于是,私债危机引发了主权债务危机;私债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并发。

  在欧洲,危机发生的路径有所不同。那里径直发生的是主权债务危机。这集中体现了很多欧洲国家多年来财政赤字高悬并依赖它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由于私人部门借债生产和消费的现象在欧洲也十分普遍,加之政府的主权债务多被私人机构购买并持有,致使主权债务危机迅速向私人部门转移,私债危机接踵而来。于是,那里也是主权债务危机和私债危机并发。简言之,此次主要发生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危机是广泛涉及公、私部门的全面债务危机。

  2、实体经济层面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表现在实体经济方面,便是长期过低的国民储蓄率。因此,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发达经济体必须提高其储蓄率。然而,一方面,在长期崇尚消费的经济体中,提高储蓄率绝难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提高储蓄率本身,正是一个经济紧缩的过程,这会大大延缓经济恢复的步伐。

  3、金融领域中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表现在金融领域,便是过高的杠杆化。病因在此,发达经济体的全面恢复,显然就以金融部门全面“去杠杆化”为必要条件。但是,去杠杆化也是非常痛苦的长期过程。一方面,去杠杆化所需的资本只能得自实体经济的储蓄,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另一方面,去杠杆化的本质是修复资产负债表,而这个过程将大大降低金融部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例如在今天的美国,虽然联储和财政部联手投放美元并已达到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的程度,但其国内信贷市场依然不振,流动性依然奇缺。加之,诸如“巴塞尔Ⅲ”之类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加强金融监管的措施,客观上也会对金融部门的放贷能力施以极强的约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欧洲理事会于本月27日宣布的在2012年6月底前将欧洲主要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的决定持怀疑态度:我们不仅认为该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也对其政策效果存在质疑。

  4、财政领域的债务危机。债务危机表现在政府部门,便是居高不下的财政赤字率和相应的高债务率。因此,平衡预算,构成了发达经济体经济恢复的最重要环节。但是,实现这一目标更是困难重重。平衡预算,必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这意味着要裁减公职人员,减少福利支出,缩减政府投资;同时,需要增加税收,从而增加居民与企业的负担。这一战略举措的宏观效果就是削减需求,增加失业。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恢复,进一步,还会带来无尽的社会动荡,抗议、罢工和社会对抗。毋庸置疑,在社会动荡的环境下,经济形势难较快恢复,更难稳定发展。

  总之,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了两难困境:要想真正走出危机,他们必须在实体经济、金融和财政等多层面上动大手术;而治理债务问题的任何举措,都将严重拖累其经济恢复的进程。这使得危机的恢复过程具有了长期性。

  《经济》:您认为,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显著的变化?

  李扬: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产生了一波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化浪潮。这一浪潮导致全球分工体系发生重大变化,生产链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重组。形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核心”,发达经济体主要集中于发展高端制造业、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同时致力于“制造”并向其他国家输出各类“规则”、“标准”和“秩序”;另一方面,作为全球经济体系的“外围”,广大新兴经济体则主要依赖低廉的劳动成本,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从事传统的制造业,并被动地接受各种冠以“国际惯例”、“最佳实践”等基于发达经济体之实践和价值标准之上的规则、标准和秩序。

  现在,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产出中的增量贡献继续超过发达经济体,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完全由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全球发展模式已趋式微。面对这一事实,发达国家不得不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包括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任务,所谓“再制造”、“再出口”、“再工业化”,乃至建设“智能地球”、“低碳经济”等等,便是这种努力的具体体现。但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调整劳动力市场结构,同样绝非短时期内所能完成。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就难以进入新的稳定发展轨道。

  《经济》:您认为当前的世界经济萧条,对中国经济有何挑战?

  李扬:全球经济萧条对中国是挑战,更是机遇。如果全球经济陷入长期萧条,中国在未来5~10年中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自然是紧缩的。这意味着,依赖外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对于中国的增长当然不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将失去一个重要的引擎。但是,就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而言,这无疑创造了一个好机会。

  中国经济:

  增长趋缓已露端倪

  《经济》:多数经济学人认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趋缓。请您预测一下今年全年GDP增速是多少?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有哪些?

  李扬:我们预测,2011年第四季度GDP增速9.0%,全年可达9.3%;根据模型测算,明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下滑。对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1、第三季度名义消费平稳增长,实际消费下降

  2011年7月份和8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值分别增长17.2%和17.0%,比去年同期低0.7和1.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名义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第二季度增幅基本持平,实际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下降较多。经季节调整后,7月和8月实际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分别为10.6%和10.3%,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左右。物价上涨速度较快、汽车销售大幅下降、新房销售面积有所下降并导致与新房销售相关的产品(如家电、家具、建筑和装潢材料等)的消费涨幅下降等,是导致实际消费下降的主要因素。

  2、作为投资主动力的住宅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或面临下滑

  前3个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出现回落。虽然住宅投资累计同比增长比去年同期略高,但是,随着政策紧缩与房地产调控的继续实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僵局。这对于未来的房地产投资将产生抑制作用。尽管目前房地产投资仍处高位,但4季度已有回落迹象。另外,由于中央为控制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采取了若干较严厉的措施,使得地方投资资金来源成为问题,从而可能令地方投资增速加速下滑。总结以上,我们认为,作为投资主动力的住宅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在4季度将面临下滑趋势。这样,如何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处理好融资平台问题,就成为决定这两方面投资能否保持稳定的关键。

  3、受外部形势恶化影响,外需面临萎缩

  今年以来,我国商品贸易顺差呈缩小之势。考虑到目前欧美形势恶化,导致外部环境更加不利,我国的外需今后将面临较大负面冲击,4季度出口形势仍不乐观。但是,由于国内需求也在收缩,全年顺差规模不会下降太多,对GDP的负面冲击也不会太大。

  4、国民经济运行领先指数的走势显示了同样的趋势

  从社科院的经济领先指数看,经济增长的同比增幅自2009年12月以来连续下降,目前继续保持在相对低位。2011年6月,领先指数为102.9%,7月和8月分别为103.0%和102.8%,呈轻微下滑之势。这一趋势与PMI的趋势相一致。

  预计三季度GDP增速9.3%左右,比2季度稍有回落。由此,2011年前3季度GDP增速将达到9.5%左右。从环比指标来看,1季度和2季度GDP环比年率分别为8.7%和7.8%,预计3季度略微回升至8.3%左右。鉴于领先指数同比增速已经连续下滑,一致指数和领先指数的水平已经接近2008年4月和5月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须警惕领先指数增幅的进一步下滑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防止出现硬着陆。我们测算的四季度GDP同比增幅可能回落至9.0%左右,2011年全年增长9.3%。预计2012年一季度同比和环比分别回落到8.8%和8.4%左右,增长下滑趋势已较明显。

  《经济》:您对我国通胀问题有何看法?

  李扬:全球总需求的回落令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这将使得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就国内而言,食品价格尽管难以预测,但类似去年下半年以来快速上升的局面料难出现。

  综合来看,由于目前物价上涨水平仍处于高位,我们仍需对物价上涨保持高度警惕。但是,在一系列紧缩政策的叠加作用下,经济增长已经出现减速迹象: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实际消费增幅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保持平稳,但增速下降势头已初现端倪。鉴于此,在保持政策紧缩的总态势下,我们应高度关注出口、消费和投资的发展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

  考虑到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等不利因素,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应致力于在物价上涨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两者不可偏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