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杂谈:让市场回归常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1-06 22:39 来源: 华夏时报元旦之前,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对手》栏目要做一期股市节目,辩论的主题是上市公司该不该分红,编导征求水皮(微博)的意见,水皮左右为难,坚辞不上,事后看到当期嘉宾吕随启(微博)的微博(http://weibo.com),用了相当的篇幅为自己的讲法解释,感慨良多。
在水皮看来,随启本不该趟这趟浑水,因为分不分红就是个伪命题,本来也不该成为什么争论的焦点,中国上市公司的问题是有钱不分红吗?中国股市跌跌不休的原因是有钱不分红吗?上市之前要有分红的承诺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上市融资就是因为缺钱,有钱分红还融资干什么?一边分红一边融资不是居心叵测就是欺世盗名,这么简单的矛盾是个正常的人都看得出来,辩什么辩,争什么争?!
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是不是分红,而在于上市公司让人看不到希望,没有预期,这才是根本,正因为没有将来,大家才会把眼前看得比天还大,正因为股价没有上升的预期才会想到眼前要分光吃净,能落一点是一点。换句话讲,因为无法往前看所以只能往回看!
这样的话讲给谁听呢?
这样的话散户听不进去,而管理层又不愿听。作为正方,水皮知道这是人家转移斗争大方向的烟幕弹;作为反方,水皮知道这是把自己放在不明真相群众的对立面,说真话要挨骂讲假话对不起良心。
中国股市违反常识的现象不止分红规定,围绕新股发行也是如此。印象中也是新年前,北京不少主流媒体几乎同时发声力挺IPO,声辩股市下行与IPO没有关系。这样的观点看上去没有错,但是却经不过推敲,管理层推诿责任事小,其后反射出来对于市场规律的漠视才真正叫人胆寒。
的确,没有一个市场会因为IPO发行而崩溃的,不能融资的市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更何况没有发不出去的股票,只有发不出去的价格。但是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否则就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当股市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时,IPO就会成为股市下跌的动力和压力,停止IPO股市不见得会涨,但是不调整IPO的节奏,股市肯定会跌。刚刚过去的2011年,A股融资规模达9000亿,上市282只新股,差不多天天有发行,总市值20万亿,流通市值16万亿,蒸发的市值是5.97万亿,流通市值2.83万亿,人均损失4.12万元。上证指数下跌21.68%,收不到2200点,和6124点差三倍,但是市值却相差无几,这就叫稀释,库存水量不变,扩容三分之二,水位下降三分之一,是必然的结果。更何况,还有9000亿的抽水,进场的资金赶不上融走的资金,股市不跌难道还会涨吗?
这不是常识吗?
郭树清主席也是上市公司董事长出身,也经过市场的起伏,也知道价值规律。上任之初,发审委的过会率也的确从三过一到过四过一,但是时间不长,发审委又开始大干快上,媒体的舆论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是保护市场呢,还是落井下石呢?
中外市场的对比是如此的鲜明,A股上证2011年下跌21%,深证下跌28.41%,而道琼斯则上涨5.5%,新年美股开门红,A股依然跌不停,谁敢说这和IPO滥发没有关系?单位时间,可交易的股数多,价格下降,可交易的股数小,价格上升,这需要教吗?在一个供求均衡的市场里,上市公司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而在一个供求失衡的市场里,覆巢之下是没有完卵的,股票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汇金公司护盘的努力眼看着功亏一篑,证监会就不能宏观调控一下几个上市公司上市的节奏,相煎何太急?!玉石俱焚谁又能得什么好处呢?理想的动态均衡就是退市一个,上市一个。
投资者是最讲道理的,暂停新股发行没有必要,但是这个市场需要呵护,人人有责,尤其需要管理层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至少要向市场传递类似的信号,信心不能光说在嘴,更要落实到市场调控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