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杂志:国家资本主义之崛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1 08:22 来源: 华夏时报《经济学人》杂志
过去15年,引人注目的公司总部让新兴经济体的大城市改头换面。中国中央电视台大楼像一个巨大的外星人横跨过北京的天际线;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总部——88层高的“双子塔”高高地矗立在吉隆坡;金融巨擘俄罗斯外贸银行坐落在莫斯科新金融区的中心。这标志着一种新混合模式公司的崛起,它们依靠国家的支持,却像私营的跨国企业一样运作。
国家主导的资本主义不是个新概念: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例。但是,国家资本主义近些年已出现强势的复兴。1990年代,新兴市场国家的多数国有企业都只不过是政府部门,按照当时的设想,随着经济发展成熟,政府会关闭这些企业或将其私有化。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国有企业无论在主要的产业领域,还是主要的市场,都没有放弃制高点——以储量计算,全球最大的10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在中国,国有企业占股市市值的比例达到80%,俄罗斯为62%。而且,它们还在继续扩张。几乎所有的新产业都有一个新兴的巨头——比如中国移动,它的客户有6亿。新兴经济体的政府支持企业2003年-2010年期间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占了三分之一。
当西方国家陷入恐惧,新兴市场方兴未艾之时,中国人不再将国家主导的企业视作通往自由资本主义之路上的中途一站,他们把它当成了一种可持续的模式。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过自己的重新设计,得以更好地运行,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也认同这一点。比如曾在1990年代开展私有化的巴西政府,现在也干涉起淡水河谷、巴西石油这类企业的运营,并推动较小的公司通过合并组成国有大企业。南非也在尝试同样的模式。
这个趋势提出了两个问题:这种模式有多成功?它对新兴市场和其他国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国家资本主义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带来稳定与增长。1990年代俄罗斯在叶利钦执政时期疯狂地私有化给很多新兴经济体敲响了警钟,他们开始意识到,政府不仅能够通过提供道路、桥梁这样的“硬”基础设施,还可以通过组建旗舰式企业这样的“软”基础设施,来缓解资本主义和全球化进程的压力。
新加坡的李光耀政府就是这个想法的早期实践者之一。政府准许外国公司进入新加坡并采取西方的管理理念,但同时也拥有大量企业。现在,实行这个模式的领军者是中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关系在1月底汇集全球精英的瑞士达沃斯论坛上一览无余。西方国家的参会者、政府代表的观点往往和来自私人部门的代表相悖,而来自中国政府和该国私人部门的代表,则都有着同样的爱国论点。
这种新模式与半个世纪前英国等地灾难性的国有化浪潮没有多少相似之处。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赢得来自全世界的合同。最好的国有企业都将目光投向国外,通过在国外上市和收购国外公司获取技术。政府还有选择性地控股公司。总体来看,中国政府放松了对经济的严格控制——他们更集中在主导性的产业。
但这种模式存在缺陷。当政府支持一部分企业,就会给另一部分企业带来痛苦。2009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石油的利润达到330亿美元,比中国利润最多的500家私营企业的全部利润都多。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资本使用效率低于私营企业,增长速度也更慢。在很多国家,受宠的国有大企业将大把大把的钱用于建设华丽的大楼,同时,很多企业家却因筹资困难而挣扎。
这个模式的代价正变得越来越高。国有企业善于复制他人的东西,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可以利用政府支持获得他们所需的技术,但他们的竞争力也在下降。国有企业往往做出少数较大赌注,而不是更多较小的赌注,但全球最大的创新中心,往往却是由小型初创公司形成的网络。
并且,这种模式也无法保证稳定。国家资本主义只有在有能力的政府主导下才能运转得好。许多亚洲国家都有浓厚的汉语文化,南非和巴西则没有,而印度煤炭公司也绝对谈不上高效。任何国家资本主义都有利于有关系的内部人,而不是有创新力的外部人。例如在俄罗斯,一些所谓的“官僚寡头”(bureaugarchs),前身是克格勃官员,后来主宰了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商界。这种模式会带来裙带主义和不公,并且最终会制造不满——例如穆巴拉克推行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埃及所引发的后果。
崛起中的大国往往通过国家行为来启动增长,例如1950年代的日本和韩国,以及1870年代的德国,甚至还有独立战争后的美国。但是这些国家后来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这种模式的缺陷。中国等国家也应该意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性。
但是这种模式的缺陷可能得在许多年之后才会暴露,而在此期间,各种问题可能已经出现了。例如新兴市场的投资者,就需要当心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政府可能非常易变,他们很少关心小股东的利益。还有人可能发现他们在新兴市场的子公司或合资公司不得不与受到政府支持的公司竞争。
另一个问题是这种模式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冲击。美国共和党一位总统竞选人已经表示,一旦入主白宫,第一件事就是宣布中国是汇率操纵国。当一些公司明里或暗里享受政府的支持时,确保贸易公平就会变得更加困难。西方政治家正开始对这些实行偏袒本国企业、左右贸易体系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大国失去耐心。
对于想在全世界崭露头角的新兴国家,国家资本主义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模式给了他们私营公司需要很多年才能建立起来的实力,但它的危害却大于它能带来的好处。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也为了全球贸易的利益,这些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国家需要开始逐步减少他们对所支持公司的巨额控股,并将其交给私人投资者。如果这些公司真的如这些国家所说的那么好的话,那么它们就应该不再需要政府的支持。(兰晓萌/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