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质疑权威部门对老酸奶不能吃事件不回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18:12 来源: 现代快报当下,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公众意见很大。这不仅是因为一些事件性质特别恶劣,比如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事件,也是因为对于一些事件,有关部门反应迟缓,或者“公开”不力,令百姓面对有害食品的威胁吃尽信息不透明的亏。
昨日,一条“破皮鞋造食用明胶,老酸奶、果冻不要吃了”的消息经由微博(http://weibo.com)迅速发酵。
当日上午11时,央视著名主持人@赵普发微博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朱文强也在微博上爆料:其实这才是今年3·15晚会的重头,可惜片子没播。媒体人微博网名“落魄书生周筱赟”对此称:“不用这么神秘兮兮啦。所谓老酸奶,就是更加浓稠,其实是大量添加工业明胶。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果冻更是如此。这本该是常识。”
三人均为知名人士,尤其是赵普,更是带着央视的光环,微博既出,轰动国内,转发、置评不可计数。在这样的过程里,人们表现出惊讶、愕然、愤怒,形成了公共舆情。奇怪的是,时至当晚,并无任何一家生产老酸奶、果冻的厂家就相关说法发表公开声明;也无任何政府部门、权威机构对其理会,似乎这样的消息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戏说。
关于厂家的沉默,先不去管它。一没有受到重点攻击,二没有被指名道姓,这种“集体无意识”自然和公共责任无关。但是权威部门断无沉默的道理。
当下,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公众意见很大。这不仅是因为一些事件性质特别恶劣,比如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事件,也是因为对于一些事件,有关部门反应迟缓,或者“公开”不力,令百姓面对有害食品的威胁吃尽信息不透明的亏。
食品安全事件非同小可,在这一领域尤其需要做到时时关注、时时公开。三位名人以公开的身份指认“内幕”,本身就是一大新闻。对于这样的新闻,公众的第一反应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真的,监管部门如何处置?如果是假的,那么真相又是怎样?在真假不明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不能放心地吃老酸奶?
这样的疑惑是绝不能“隔夜”的,如果不能立即搞清楚相关事实,无数的百姓恐怕将难以入眠,明胶成“暗胶”,“涉猎”范围广之又广,就算是“封嘴”,那么多的嫌疑食品,能“封”得过来吗?如果不能立即公开回应,也是对本分企业的伤害,无疑,网络舆论的杀伤力是很强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网友看来,“破皮鞋造食用明胶”真的是一个传说。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它不是一个传说,也不是一个笑话。大量的事实说明,“破皮鞋造食用明胶”就在我们的身边。
早在2004年,央视就对河北省阜城县“皮鞋废料变食用明胶”进行曝光:皮革下料和工业生皮,经过石灰浸泡、盐酸浸洗以及长时间熬煮后,再用双氧水漂白,冷却后就变成了明胶。那用这样的方式加工出来的明胶到底又做什么用了呢?销售商的几句话道出了实情:“阜城的胶全是工业胶,但是90%的全被吃了。”
8年过去了,“90%的全被吃了”仍然在耳,仍然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问题在于,这不只是一个地方的孤例。百度一下近年来的相关事件,数不胜数。2009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其中,打击添加皮革水解物是乳及乳制品生产领域的重中之重。2011年,农业部下发“2011年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农业部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规范”两个文件。此次安全监测计划提出,除所有抽检样品都必须检测三聚氰胺外,其中30%的样品还要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屡次出台政策严打皮革水解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问题的严重性。
有专家分析,一盒酸奶中明胶成本不足5分钱,大企业没有违法必要。这种分析有一点道理,但可惜这种道德层面的判断在利欲熏心者面前太过苍白。就算大企业不屑为之,小企业就不为吗?老百姓又不是只和大企业的产品打交道。何况,谁又能担保大企业不为?当初的三鹿那可是响当当的大企业,结果呢?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曾经算过一笔账:1吨正规食用明胶的原材料,价格高达2000~3000元,而一般的皮革下脚料,1吨仅需要100~200元。但是,进入市场后,1吨食用明胶的收购价都在2万~3万元左右。暴利诱惑如此之大,具体真相必然触目惊心。然而,情况到底如何,人们只能猜测。
遏制乱象当然非一日之功。但及时回应公众疑问,尽早公开产品真相是平息网络传言的前提。如果“不小心就吃了自己的破皮鞋”一语成谶,那广大公众还怎么能够相信食品监管的效能?
我们以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释疑解惑既要准确周到,更要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