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时评:全聚德的剩油和油条哥的良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9 15:32 来源: 新民晚报

  吴兴人

  近日,有两则关于剩油处理的新闻,颇耐人寻味:

  一则新闻:小贩王某在7年间,从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聚德三元桥店、奥运村店等店,收购鸭油及废弃油脂后,将所收购鸭油转卖给炸薄脆游商,其他废弃油脂则转卖给他人用于制作地沟油。

  另一则新闻:保定有个32岁的“油条哥”刘洪安,开了一家早点铺,亮出了“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承诺:本店油条用油每天都是新油。新华社记者拍了一张照片,刘洪安正在把当天用过的3斤“黑油底”,倒入环保部门提供的废油桶里。

  两条消息放在一起作比较读,大企业诚信不及个体户,发人深省。全聚德是一家大型国营名企,自然不会不懂得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资源化处理的规矩,自然不会不懂得向个体户出售鸭油及废弃油脂的严重后果。但他们是明知故犯,己所不欲,却施于人。那么一点点蝇头微利,他们也要捞取。见利忘义,莫此为甚。

  回过头来再谈谈“油条哥”。刘洪安的营销理念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宁可提高一点油条的成本,也不愿将剩油第二天再用。顾客无法监督,全凭做生意者的良心。刘洪安说:“卖的不是油条,是生活。”刘洪安出售的油条被誉为“良心油条”。良心这个东西,虽然被解释为是“人的道德感情与情感的综合”、“一种道德义务感”,但良心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油条哥”的产品,将“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诺言变成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因而名动天下。

  每斤油条价格提高一元,是不是影响了销售?没有。恰恰相反,前来买油条的人排起了长队,店里8张折叠桌不够用了。不得已,刘洪安在小店的窗户上贴出了“限购令”,同样得到了广大顾客的理解和支持。一位老人告诉记者:骑半个小时自行车来买“良心油条”,不仅是为了品尝油条,更是为了支持“良心”。好的信誉,等于财富。诚信经营不会吃亏,“良心油条”的热销向社会展示:刘洪安的小店道德效益与经济效益良性共增。

  针对媒体曝光,全聚德集团两家涉事的门店负责人出面解释道,店里以为是与一家有收购废油资质的公司签署的协议,直到警方介入调查才发现,王某用全套伪造资料欺骗店家。全聚德把责任一古脑儿推到被小贩欺骗头上,难以令人信服。如果是被欺于一时,也许可以说得过去,但全聚德的剩油倒卖已有7年,难道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寻?王某无视国法,利用地沟油生产、销售食用油,应当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无疑将受到法律惩处,那么,供应剩油的全聚德集团,也脱不了干系。全聚德这回贪小失大,得不偿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