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毕晓哲:延迟领养老金更像是陷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7 14:49 来源: 深圳晚报

  毕晓哲

  6月5日,人社部就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该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就“弹性”退休概念而言,有往前“弹”和往后“弹”之分,首先有必要厘清,之前和之后究竟对谁更有利。如果提前退休,相当于向社会释放了更多的“休闲人群”,退休人群相对更自由,更有充分享受生活的机会,在不降低基本养老保障的情况下,大量人群会从“提前”中获得实惠。即使提前退休面临养老金数量减少问题,并不排除没有职位羁绊的人群会通过另一份劳动获得报酬。“提前退休”是对多数公众“并不赖”的方式,但对于政府支付养老金的压力无形加大,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称,由于基本上是通过在职人员缴费,来为退休者发放养老金,加之目前人口老龄化加剧,因此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压力还是较大的。这是“不利”于政府的一面。

  反之,像人社设计的“往后弹”和“延迟领取养老金”,得到的却是相反的答案。推迟领取养老金获得的“增殖”,与高质量的休息休闲相比,并不成正比;政府相关部门支付养老金的压力却可以大大缓解。两两比照,提前和延迟相比,对谁更有利已经不言自明。至于人社部所称的“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似乎经不起推敲。“必然趋势”是一个部门能认定的吗?依据何在?即使是此前有关部门对上海试点进行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七成多的涉及人员赞成试点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这一数据也并不足认定是一个“必然趋势”。一方面,七成人未必能够代表剩下的三成人的意见,七成人里面是什么样的群体构成的也值得探讨。

  人社部设计和即将向有关方面提出的“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计划,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陷阱”,至少是一个有可能让民众“幸福感”离的更远的“民生陷阱”。如果这一“设计”,原本就是出于带有“自私”因素的,“缓解支付压力”,获得“做实账户”的考虑,其正当性就值得怀疑。

  至于从让劳动力释放更大的社会价值的考量,和推迟退休与否没有必然联系。在新加坡,服务场所随处可见到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打工者,麦当劳、肯德基等速食店里的服务员都是热情的老人,马路上跑的很多出租车都是年纪很大的人在开。提前“退休”、提前养老了同样可以“释放余热”,这和“延迟领取养老金”有什么冲突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