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璘:G20也要讲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5 20:22 来源: 环球时报2012年才过将近一半,被津津乐道一时的美国大片《2012》似已被人们淡忘。这部电影老套却又耐人寻味的不仅在于灾难片情节设置的模式化,还在于美国视角认知世界的模式化。电影中当一个全球性灾难降临时,是G8扛起领导全球的大旗,煞有介事地关门商讨大计,翻译也被赶出门外,美国总统只说英语,然后将既定方案放之世界执行。在这个既定方案里,开会时并不在场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被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负责打造新版“诺亚方舟”。
现实总是比文艺创作更精彩、更富有戏剧性。电影《2012》开拍于2008年8月,9月金融危机爆发。这场从美国华尔街发端的危机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一个分水岭,以往在全球经济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的G8,这时在解决世界经济重大挑战面前已力不从心。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90%、贸易额占全球80%的G20则脱颖而生,在现实版的灾难片中,担当起了拯救世界于金融海啸之中的重任,并于2008年底召开领导人第一次峰会。
迄今,G20领导人已六度聚首。今年6月18日,G20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将在墨西哥的洛斯卡沃斯举行。毋庸置疑,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势头强劲,对全球经济贡献率不断上升的今天,在全球经济治理的平台上,G20显然比G8更具合法性和代表性。时至今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G20中的关系仍在不断磨合与调试,有时甚至发生争执,其中关键词是“责任”:在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过程中,谁应该承担责任?如何承担责任?如何摆平责任与权利的关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放之国际社会,每个国家都应在全球性问题上承担责任。但是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也应该秉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首先,必须由各相关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界定“责任”和制定规则,而不能是一部分国家总给别人设定“责任”。第二,讲“有区别的责任”是强调,在全球重大经济政策协调过程中,必须考虑各国的国情、发展阶段、民众承受力,以及文化和消费传统。同时要历史地、发展地看待有关国家所做努力。最后,权利和责任要平衡,在承担责任的同时也应相应地增加权利,当务之急是落实好2010年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对于国际社会在共识基础上,以份额为基础向IMF增加资源,中国不会缺席。发展中国家可以承担起“造船”的任务,但是否在船票分配上也应有更多发言权?
在应对危机中诞生的G20机制走到今天是历史的进步,现在危机仍未过去,在携手并进的前路上,但愿《2012》的启示会成为G20机制未来发展的隐喻。▲(作者是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