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延迟退休还要试探多少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15:36 来源: 晶报延迟退休:还要“试探”多少次?
是否延迟退休,何时延迟退休,延迟退休需要准备什么样的前提,不该是某个部门说了算,更不是几个专家说了算,而要问一问汹涌而广阔的民意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研讨会上,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的发言惹人关注。他建议中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
延迟退休话题再次被搅热。上个月中旬,人社部提出将适时推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最早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调研。消息立即引起了舆论的剧烈反弹,晶报也密集地推出了多篇社论,就公众关心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及其账户信息公开问题、养老金双轨制问题等进行了尖锐质疑。但是,公众的重大关切至今没有得到人社部的正面回应。
这种情况下,人社部专家急急忙忙抛出“男女65岁退休”论,只能进一步加剧公众的不安与不信任情绪。这不仅仅在于专家的发言里完全回避了养老金改革的核心问题,找不到关于公平、关于社会责任的字眼,却大谈什么加强对老年人培训的内容,也在于该专家作为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的特殊身份让人疑惑——他到底是代表谁而发声?
虽然,延迟退休的公共话题,谁都有资格发表意见。如果是一名纯粹的专业研究者,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判断与看法,公众也有理由将其看成是可以辩论的一家之言;如果是人社部的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部门的立场与权威回应,也可以让公众清楚地知道政策的底线与边界所在。但是,“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这种半官方、半学者的身份,只能让公众的感受变得更加云山雾罩,对政策的走向大猜谜语。
联想到不久前,针对公众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声音,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不得不站出来表示,的确在对“延迟退休年龄”展开研究,但像一些媒体所说的“退休年龄提高至65岁甚至更晚”,不会在近期立刻实施。话音刚落,就有人社部专家恰到好处地提出65岁退休的建议,令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揣测:倘若说延迟退休问题越来越像一项压力测试,莫非专家也是这项测试中的一环,承担着试探民意的任务?
公众一直希望人社部能正面回应关于养老金的疑惑,给出养老金改革的详细方案与时间表,但是,人社部对此采取了选择性失聪。而在这次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提出或附和65岁退休的建议,也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专家的公信力恐怕会因此大打折扣——事实上,早在2010年,上海交大一位管理学院院长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太早,大多数人会愿意延长退休年龄。不知该专家看到日前公布的一项九成多人反对延时退休的调查结果,心中会作何感想。
与其说这是学术水平问题,不如说涉及到学术独立与学术良知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这背后的利益纠缠和制度缺陷问题。延迟退休也许会多少弥补养老金缺口,但远远不能弥补由此向整个社会溢出的成本。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一定要代表最广泛的公共利益。所以,是否延迟退休,何时延迟退休,延迟退休需要准备什么样的前提,不该是某个部门说了算,更不是几个专家说了算,而要问一问汹涌而广阔的民意——这里面也包括一些中肯的专业声音。只有这样,养老金改革才能承载起更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