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民资需打通全行业渠道 权益应得到妥善保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3 17:24 来源: 中国广播网【导读】“非公经济”新36条的实施细则已经出台22个,民营资本冲破“玻璃门”仍有难度。目前出台的细则依然缺乏可操作性。
中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今年上半年”各部委出台“非公经济”新36条实施细则的时间大限已过。在国务院的三令五申之下,截止到今天(3日),已经有22个实施细则陆续公布,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单从量上来看是基本凑齐了,然而民营资本真正参与到垄断领域的步伐有没有实质性地迈出呢?这一点,恐怕差强人意。
拿铁路领域来说,一名长期关注铁路领域的投资人士分析,目前民资与铁路系统的合作并不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而是企业同政府的合作,双方的强弱一目了然。在能源领域,国家能源局鼓励民资参与能源资源勘探开发,鼓励民资走出去,而一家已在海外获得油气资源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却认为,“走出去”已经很难,走出去以后的事情就更加复杂,进口油气的定量和定价权都掌握在央企手里。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曾经下过“死命令”,要求各部委必须在今年上半年出台相关细则,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能源、电信、铁路、金融、市政、教育、卫生等领域,进一步解决“玻璃门”、“弹簧门”问题。现在看来,作为文件的实施细则是有了,可在大部分民企看来,这些细则多少还有些“缺乏诚意”,民资害怕一些领域“看的见、进不去,或者进去一半又被弹回来”。
民间资本拿着真金白银冲到这些行业的时候,需要政府和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保护他们的盈利权力和合法的待遇。有一种现象是,有些领域即便向民营资本敞开大门,也难以对它们构成吸引力。比如在温州,民企自身的流动资金就比较紧缺,很难有剩余资金参与市政项目投资。所以温州的大型市政项目很难吸引民资的规模参与。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要想让民资真正安心地成为市场主体,需要民资打通全行业的渠道,并且权利得到妥善保护。
向松祚:首先从量上来讲,民营资本实际上已经处于中国经济的主体地位,民营资本所创造的GDP已经是70%,财政收入是80%,就业是90%。现在我们所关心的是,民营资本在关键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产业升级换代、对于国家的自主创新的作用。
只有民营资本进去到关键行业,并得到妥善保护,才能够创造出非常活跃、非常丰富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助于促进我国真正的自主创新,才能够产生像微软、苹果这种伟大的企业。
至于民营资本是进入基础行业还是进入电器、能源行业,当然是他们自身的投资选择,现在不是刻意鼓励某一民营资本进入到某一个具体的行业,而是要民营资本进入到所有行业,创造出透明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