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丰:主业转型成功 养殖规模快速扩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15:37 来源: 全景网络调研内容
近期,我们对新五丰(600975)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公司相关领导就公司主营业务、产品结构、公司经营情况以及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实地调研了超市U鲜肉的销售情况。
我们认为公司的主要投资亮点有:
主要亮点
公司着力打造国内高端冷鲜肉第一品牌,以质取胜
公司主要从事安全优质生猪养殖和贸易,公司生猪参照欧盟标准饲养,管理水平、产品品质同业领先。公司拥有的“浏阳河”、“湘宝”等系列品牌猪是内地在香港的生猪活体品牌;“晨丰”鲜肉品牌是深圳市政府首批向市民推荐的三大安全鲜肉品牌之一;“U鲜”冷鲜肉品牌是公司打造的国内高端冷鲜肉第一品牌。
公司在安全优质生猪规模养殖技术、生产设备、产品质量等方面在同行业中领先,行业地位突出。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国人更加注重肉品的品质和安全。冷鲜肉具有安全卫生、味道鲜美、口感细嫩、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普及率已达到95%以上,健康、美味的冷鲜肉今后必将成为我国肉品消费的主体,为公司打造国内高端冷鲜肉第一品牌带来契机。
公司长期致力于“安全优质生猪”养殖和“安全肉产品”建设。
公司推出的U鲜冷肉货源均来自公司无公害自有养殖基地,公司生猪养殖采用国际化产品标准体系、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无公害控制体系、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标准注册猪场体系。实行“自检+公检”相结合的方式,执行“7+37”高标准药物残留检测标准,确保所有出栏生猪安全。
公司主业转型升级成功,步入多业协同发展阶段
公司多年来在全国供港生猪公司中名列前茅,规模优势明显。
公司原来主营收入主要来自生猪出口(供应港澳),自2008年以来逐步转向国内,打造“养殖—屠宰—品牌冷鲜肉”的产业链。
生猪出口数量减少,其占总收入比重从2006年的79.10%下降到2011年的25.87%。公司确定未来的发展战略为:以“一拖三加三”的战略发展模式,即以商品猪养殖、销售为主体和重点;以品牌肉及肉制品深加工生产销售,品牌种猪生产与销售,养殖环保产业为创新增量;以饲料、原料贸易和生物制品代理销售为配套。采取前后端并重全产业链策略,以“前端卖猪”为支撑、“后端卖肉”为拉动支点,打造冷链物流、屠宰深加工、生猪交易市场、畜禽机械研发生产等前后端联动发展的多业协同发展模式。
推行“公司+适当规模小农场”,快速扩大养殖规模
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公司+适当规模小农场”项目,充分调动公司、合作农户和区域政府的积极性。公司2010年以前主要是以自建猪场发展养殖,2010年开始以适当规模农场和养猪专业合作社发展生猪养殖,避免了前期养猪场的大投入。探索了“公司+保险+担保公司+银行+标准化养殖户”的先进模式,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实施标准化建设,“合作养户标准化栏舍建设”、“仔猪采食量标准设计”方案的探讨和成型,为后续合作养殖户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为充分利用湖南省宜章县的生猪养殖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公司于2011年8月19日与湖南省宜章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生猪产业化发展项目框架协议书》,公司拟在湖南省宜章县有计划有步骤地投资兴建1.5万头左右现代化生产母猪场,配套建设饲料加工厂。项目总投资2.5亿元人民币(包括铺底流动资金),占地面积约1000亩。
公司已布局生猪全产业链,盈利将稳定增长
公司积极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公司产品进军终端市场来延伸产业链条,终端产品的开发将改善公司议价能力不足的缺陷,完善的产业链,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生猪全产业链模式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又能平滑猪价波动而获得稳定利润。为进一步打通生猪产业链,弥补公司在屠宰及冷库、冷冻品交易市场等冷链物流中的缺失环节,通过成功运作,完成了对湖南长株潭广联生猪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股权的收购工作,并于2012年2月获得该公司的控股权、经营权。该收购有利于分散公司养殖规模单一环节过大的风险,有利于公司做大主业规模、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能够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促进公司主业的迅速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公司主要从事安全优质生猪养殖和贸易,是港澳活猪最大的供应商之一,目前经营重心向国内转移,积极开拓高端冷鲜肉市场。
根据我们的盈利预测,公司2012年、201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7.48百万元、1274.69百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8.32%、12.06%。
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2.13百万元、124.66百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1.67%、22.06%,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53元和0.64元,对应2012年、2013年的市盈率为18.15倍、15.03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生猪疾病疫情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风险;
活猪配额管理体系变化对公司经营的风险。
(作者: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