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弱势中低价股迅速扩容 双低股板块中如何避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2-10 13:56 来源: 新闻晨报

  编者

  A股上证指数从今年年初2800多点到目前2300点左右,暴跌接近20%,是今年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现倒数第一。

  尽管当前A股整体市盈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但这并不能作为A股市场已经见底的有效信号来看待。我国经济增速目前才刚刚开始放缓,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的下滑也仅刚刚开始。目前仅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水平创了历史新低,而剔除高盈利和低估值的银行业之后,A股市场与历史低点仍有距离。中小盘股和很多行业板块,其市盈率水平依然远高于各自历史最低水平。而从市净率水平看,市场整体也未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的股票供给增速持续大于货币供给增速。更重要的是,当前A股市场博弈主体的改变使估值水平对于判断市场底部的有效性不断降低,因为全流通和高速扩容使市场博弈从2008年以前二级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向现在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转变。而二级市场投资者在信息、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等各方面都处于绝对劣势。因此,虽然当前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已经接近历史低点,估值的整体下行空间有限,但仍存在结构性的压力,尤其是盈利预期下调的中小市值股票。

  2012年股市走势将主要取决于经济短周期所处的位置及微调政策取向,目前投资者宜多看少动,为明年的结构性行情做好准备。

  □晨报记者 曹西京

  继2008年以后,A股市场再现“一元股”,其中深市“老牌”低价股京东方A和TCL集团两“难兄难弟”股价首先跌破2元,到昨天收盘沪深两市共有106只个股股价不到4元,两市股价按总股本加权平均价只有7.71元,与牛市时“消灭10元股”形成鲜明对比。

  钢铁、地产、交运:低价股集中营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已经跌去17%,其间不少个股股价大幅下滑,低价股数量大增,市场底部形态初现。数据显示,今年4月18日大盘仍在3000点之上时两市收盘价在4元以下的个股近17只,而截至12月9日,4元以下的个股已大幅跃升至106只。与去年的低点2319点时相比增加了60只,当时的低价股仅有 46只。

  截至昨日收盘,TCL集团报1.96元,创下了近10个多月的新低;而京东方A收报1.94元,更是创下了近3年来的新低。从昨日收盘的情况来看,一些“两元股”也距离2元关口越来越近。其中长航油运昨日盘中最低到达2.10元,收盘报2.11元;此外,ST梅雁也有可能加入“一元股”阵营。这些低价股群体业绩总体不佳,如京东方A去年亏损达20.0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就已亏损21.4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下周二京东方A29.88亿股定向增发限售股将解禁,占下周解禁股总量的48.73%,占其已流通股本42.08%。其当初增发价为3.03元/股,按昨日收盘价计算,参与定增的机构通通被套牢。

  低价股除了交通运输板块之外,以名流置业为首的房地产板块达18只。同时,9只钢铁股也是低价股的主力之一,其中股价最低的马钢股份昨日报收2.69元。看来今年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对钢铁股的影响确实不小。而宏观经济的降温,港口、机械等行业效益也跟着滑坡,因此股价节节走低。此外,曾经的牛股四川长虹与东方电子目前股价也不到4元,而信息设备里的方正科技与ST波导、ST磁卡的股价也已跌破4元。还有中国中冶、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一重等央企的股价也低企。总体上,这些低价股以前两年上市的主板股为主,因为近两年上市的新股大多盘小价高。“一元股”的诞生,与大盘见底存在一定关联。比如2008年首次出现“一元股”在8月28日,而大盘在两个月后的10月才见底;大盘指数由2350点附近跌至 1664点才见底,跌幅约30%,之后市场迎来了一波强劲的上涨。而2004年“一元股”出现时,大盘近1400点,约一年之后才见到998点的大底部,跌幅也接近30%。分析人士称,现阶段仍处于CPI与经济增速双降阶段,股市形成趋势性行情的条件还不具备,股价受到企业盈利预减压制的担忧也并未消除,操作上,投资者仍应谨慎为上。

  65只股的股价低于1664点

  统计显示,在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 1664点之前上市、但昨日其收盘价已低于1664点收盘价的股价达到65只,其中24只股票比1664点的股价还低20%以上,包括海通证券、盐湖股份、中国中铁、天津港、山东高速、华能国际等。而招商轮船、天马股份、中国远洋等14只个股近期股价创出上市以来的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上证指数在1664点那天,两市有680只股票跌破4元,但在随后的反弹中,许多黑马“混迹”于其中:中恒集团当时的股价仅为3.64元,后来其最大涨幅翻了约29倍;恒逸石化当时的股价为2.46元,后来其最大涨幅翻了约21倍;海通集团最大涨幅也翻了约16倍。有心的投资者不妨在目前的低价股群体中淘金。

  “双低股”板块中如何趋利避险

  红金

  股价5元钱是一道大坎。在牛市里,5元以下个股寥寥无几,而如今在经过股指长期走熊之后,5元以下的低价股群体却似野草般茁壮成长。据最新的统计,目前沪深两市共有243只个股已跌破5元,加上一批股票创上证指数1664点时新低,低价且新低的“双低股”板块格外惹人关注。

  其实,导致个股股价创新低的原因复杂多样,低价股的质地也是良莠不齐。在当前形势中如何针对此类“双低股”做到趋利避险,还是有不少策略。

  趋利:低市盈率、新兴产业和题材

  在环境和条件适宜的时候,低价股里有“黄金”——在牛市初期,低价股的股价即便在短时间里翻个两三倍,其绝对股价也不高,往往容易吸引有心主力的运作和参与;而在长期下跌之后大反弹行情来临之际,一些低价股又由于有群众基础和股价的优势往往能够大举反弹,并总能涨停榜中看到此类股票的身影。目前值得关注的有三类双低股。

  超跌低市盈率股 分析以往大股东积极出手增持股票的案例,多见低市盈率品种(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宝钢股份等),而且在年底展望年报行情中,超跌的低市盈率股进可攻退可守,一旦分红、送股超过预期,容易引发估值修复行情。建议关注:东方航空(600115),增值税改革或受益,目前股价超跌严重,动态市盈率已跌至5.80倍;深高速(600548),宜连高速通车有望带来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目前其市净率仅为 0.94倍,处于破净阶段,动态市盈率仅9倍,而股息收益率则已经高达4%,估值处于行业低位。

  转型或进军新兴产业股 在我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大背景下,新兴产业股受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已然成为A股市场上的一大热点。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在全国120家中央企业中,已有70多家涉足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建议关注:中国北车(601299),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前期受高铁事故影响较大,但最坏阶段已经过去,其业绩将延续高增长,而且订单的饱满也提供了有力支撑。

  题材类股 待行情启动时,能凝聚最大关注度的热点往往有不错的回报。而低价题材类品种易吸引眼球,可供借题发挥,能引起市场跟风炒作。建议关注:广深铁路(601333),公司净利润逐季增长,客货运量齐升,未来的资产重组机会或将提供上行空间和热点机会。

  避险:高估值和行业不景气品种

  值得警惕的是,在“双低股”中,也多有陷阱和风险。在每个行业板块中,均存在着非均衡的估值体系,其中高估值的大盘股易遭市场冷落;另一方面,由于各行业发展的不同和经济结构的转变,所处行业不景气的品种,也易成为股指走熊时的“替罪羔羊”。

  高估值大盘股 在流动性紧缩、市场投资风格的情况下,近年来的低价大盘股光瞧着价格便宜,但走势依然保持下行趋势,尤其是其中的高估值大盘股,由于目前年底资金面的趋紧,它们更易遭市场的冷落,此类品种往往会成为“牺牲品”。另外,业绩低劣的大盘ST股,由于退市机制和重组成本高,也应当及早抽身。建议回避:ST梅雁(600868),公司大股东屡次减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35万元,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207.9万元,公司如若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主营业务净利润无法转正,将再度被提示退市风险警告;东方电子(000682),公司业绩处微利状态,三季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大减 55.80%,存货期末余额却大增44.57%。

  行业不景气品种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房地产、建筑、钢铁、家电、纺织、电力、汽车、港口航运、外贸等行业普遍景气度不佳,在“双低股”中也集中了颇多此类行业品种。建议回避:三木集团(000632),公司主营房地产综合开发及国际贸易等,三季报微利,原先寄予厚望的胶州湾项目短期内无法给公司带来收益;龙建股份(600853),公司业绩低企,而由于黑龙江省公路投资高峰后的业务量回落,公司正计划施工业务的转型,投资者目前观望为宜。

  弱市熊股点评

  水寿

  世纪鼎利(300050):国内发展遇瓶颈

  今年下半年以来股价跌幅35%

  公司主营移动网络优化。公司1-9月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为国内3G大规模建设期刚过且还未对网络造成运营压力,运营商用于网优测试终端的资本开支降速明显。国外方面,公司在海外的开拓是2011年上半年才启动的,产品推广和市场培育需要一定时间,短期内不会对营业收入作出较大贡献。

  同时,公司期间费用快速增长。公司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率为10.81%,同比增加2.7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21.18%,同比增长2.42个百分点。

  公司在上半年启动了海外开拓计划,招募海外人才,搭建销售网络。但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海外开拓期间,公司可能面临的费用高企、海外客户在需求、技术、管理等方面与国内客户存在差异等问题将影响公司的业绩。

  中国中铁(601390):业绩受制铁路建设放缓

  今年下半年以来股价跌幅27%

  2011 年三季报披露,2011年7-9月,公司新签合同额1190亿元,同比减少39.40%,其中,基建板块897.10亿元,同比减少50%;勘察设计板块 24.90亿元,同比增长7.80%;工业板块26.90亿元,同比减少27.10%。 2011年1-9月份累计新签合同额3577亿元,同比减少 37.10%。公司前三季实现净利润36.27亿元,同比减少33.15%,系公司毛利率下降以及财务费用的增加导致利润减少;财务费用为22.36亿元,同比增长185.46%,系公司借款金额增大,加大了资金成本。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为-242.73亿元 (上年同期为49.18亿元),系部分业主建设资金不到位,无法按合同及时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正常的验工计价款。

  “十二五”期间是中铁谋求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公司多元化业务结构已初步形成,但是地产、资源开发等业务尚不成规模,公司在转型的道路上任重道远。

  武钢股份(600005):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今年下半年以来股价跌幅25.33%

  公司主要从事热轧产品(热轧板卷、中厚板、大型材、线材、棒材、钢坯)、冷轧产品(冷轧及涂镀板、冷轧硅钢)等钢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在三季度连续下调7、8月份产品出厂价,使得三季度收入环比下降13.0%。

  同时公司成本压力大,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2011年1-9月,铁矿石价格综合指数均值同比上涨26.50%,其中三季度环比上涨1.90%。原料价格高企,下游行业景气度仍处于颓势,公司传导成本能力较弱。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