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明精机被指扯谎缺钱 媒体质问亿元红包送给了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4 11:45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本刊记者  王柄根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明精机”)于10月21日首发申请获得通过后,正在紧锣密鼓的安排上市进程。金明精机是一家塑料机械装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薄膜吹塑设备、中空成型设备等。

  与公司在招股书中大肆兜售的“高科技、高成长”概念相左的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金明精机公司真实的基本面或许是另外一番样子:从上市前夕涉嫌超过亿元的利益输送,到在招股书中公开扯谎“缺钱”;从技术专利方面存在的严重隐患,到欠缴员工社保;从招股书信息披露的“遗漏”,到虚增募投项目预计收入……金明精机招股书华丽的外衣下,有着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

  在某种意义上,金明精机亦可谓IPO大扩容中不规范操作的一个典型样本。跟随公司的上市进程,本刊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层剖析,以求还原一个真实的金明精机。

  亿元红包送给了谁?

  在上市前夕让“创投机构”突击入股,是拟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一个常见手法。其操作模式是:在上市前的关键时间节点,让利益受让方以“创投机构”的名义低价入股,待上市后获取股权溢价。而由于利益受让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投机构,只是为了受让股权而借“创投机构”的名义暂时搭建一个利益受让平台,因此在这样的操作中,“创投机构”往往是在股权受让或增资入股前刚刚注册成立。

  金明精机上市前夕的2010年7月5日,即进行了这样的一次“增资扩股”。

  汕头市龙湖区富祥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富祥投资)当时以1152.9万元出资,入股金明精机,获得金明精机9%的股权。两个月后的2010年9月,金明精机迅速的进行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4500万股,富祥投资持有405万股,仍占总股本的9%。

  不难算出,富祥投资获取金明精机股权的持股成本仅为2.85元/股。由于金明精机的发行价尚未确定,因此上市后富祥投资持有的405万股股权究竟市值几何尚难以测算,但有机械行业分析师指出,按照金明精机2010年0.99元的每股收益(摊薄前)大致估算,即使按照30倍的市盈率发行,富祥投资所持股权价值也将超过亿元。

  那么,富祥投资何许人也?记者了解到,富祥投资成立于2010年6月23日,恰好就是2010年7月5日“增资扩股”前的不到2个星期。富祥投资的注册资本为500万元,法人代表为“刘绍高”,刘绍高持股比例为100%,注册地为“汕头市龙湖区龙湖新村3幢802号房”。

  有投资者质疑,汕头市龙湖新村为当地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居民小区,金明精机在这样一个时点匆匆引入富祥投资这样一个毫无创投项目成功先例的刚刚出生的“创投公司”,目的何在?

  而在招股书中,金明精机则尽力撇清与“刘绍高”有任何关联关系,这使得事情更有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依托“富祥投资”这样一个平台而进行过亿元的利益转移,背后仅仅是一个与公司主业、与公司管理层毫无干系的自然人,那么金明精机何必在上市前做这样的利益让渡?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以往的案例中,这种看似难以用常理理解的突击入股,其利益让渡往往是为了在上市进程中“打通某些关节”。而拟上市公司即使在某些方面不符合上市要求,在让渡了足够的利益后,也可以粉饰过关。

  采用“创投公司”入股的好处是,最终的利益受让方在公开资料上只能查到创投公司的“法人代表”,而至于上市后过了解禁期,后续的利益安排则可以在绝对隐秘的状态下进行。

  扯谎“缺钱”  脸不红心不跳

  由于在上市前夕送出如此巨额的“红包”太容易引起关注,并且让新生创投公司突击入股显然难以解释为“对公司主业经营有所帮助”、“对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有所帮助”,因此更为常用的解释是“在财务结构上有所帮助”。

  金明精机沿用了这一套路。

  在招股书中,金明精机解释称,之所以引入富祥投资,是为了“增加了公司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补充流动资金,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并且,金明精机还用具体案例来证明自己确实因为“缺钱”才引入了富祥投资——在该次增资后,“公司即利用本次增资款项中的1459.3万元购买机器设备”。

  但是财务数据却不支持金明精机的解释:在富祥投资突击入股后,货币资金一直就“趴”在金明精机账面上,处于“不缺钱”的状态。金明精机2009年末货币资金3430万元,富祥投资等于2010年7月增资后,为金明精机注入共计4228万元,至2010年末金明精机的财务报表显示仍有货币资金7790万元,至2011年6月30日,货币资金7941万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末金明精机的货币资金大致等于2009年末的货币资金加上增资入股的资金。以“缺钱”作为引入新生创投富祥投资的理由未免显得有些“拙劣”,如果确实处于缺钱状态,增资入股的资金应该在增资后长达1年的时间内有所使用,而不应该是“趴”在账面上。

  在上市前大送“红包”仅仅是金明精机招股书背后真实情形的一小部分,公司在专利权上的隐患更是触目惊心,本刊对此将作进一步的报道。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