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尝鲜白酒理财产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5 10:54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在消费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外来资本对白酒行业的“热情”随之加速。据不完全统计,“出没”在第86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期间的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近70名,而券商则多达200家。
赚足人气的是,3月20日,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凤酒”)与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预示着,交易中心即将发行第三支酒品——“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
新金融记者采访获悉,虽然,国典凤香还未发行,古井贡酒的发行工作已经排上日程,而汾酒等后来者,还处在“洽谈当中”。
新金融记者 淮纯菊 成都报道
西凤酒发力
从白酒行业的三剑客之一——徐可强加入西凤酒的那一刻起,西凤酒似乎就注定不在“默默无闻”。
2011年,如果对徐可强而言是“适应环境”的话,今年,年近古稀的他和西凤酒则开始一起发力。
今年正月初四,交易中心总裁李雯峰专程前往成都拜访徐可强,邀请西凤酒去上海发行西凤高端白酒理财产品。
“其实,徐可强加盟西凤酒之后,就一直关注着资本市场的动向。他对打造品牌很有心得,当然,西凤酒也有需求。合作意向基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虽然具体的细节还不曾谈拢,但该进行的准备工作一项都没有落下。”参与了此次合作的工作人员向新金融记者介绍说。
西安,3月2日,西凤酒高端产品品鉴会如期举行。
中国白酒界15位专家对“凤香经典”和“国典凤香”进行品鉴后,一致认为,这两款酒既继承和发展了凤香型白酒的风格特征,又具有独特的酒品个性,代表着凤香型白酒中的高端精品。
3月20日,糖酒会举办前夕,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转天,在成都市公证处两位公证人员的见证下、发行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后,“国典凤香”50年成功通过交易中心的发行审核。
“接下来,就等上市发行了。”评审会结束时,李雯峰高兴地对与会人员说。
“从第一次见面到评审会,一直在谈价格,这也是合作过程中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双方都在据理力争。”上述工作人员说。就在评审会的最后时刻,徐可强还在与交易中心谈发行价格。
“所谓发行价格,就是‘国典凤香’50年在交易所上市的认购价。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者是否能赚到钱,也决定了西凤酒是否能得到期望的利润。”徐可强曾经的部下、深谙投资之道的肖竹青解释说。
虽然企业获得营收很重要,但在肖竹青看来,这次合作完全称得上是一次成功的创新营销。他也在很多场合、多次表述过这个观点。
他认为,对西凤酒而言,因为上市发行的酒品都是限量版,通过事件营销吸引眼球对酒厂的品牌提升有很大的好处,也有利于将来西凤酒运作上市。还会让一部分有购买力、但不曾消费过西凤酒的人群去体验西凤酒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西凤酒可以一次性拿到一笔数额不菲的款项,“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说2012的开局,西凤酒足以“风光”,自然离不开西凤酒2011年对高端产品的开发。
在西凤酒获四大名酒荣誉60周年的庆典上,徐可强公开表示,为了 “提升品牌价值,提升中高端产品销量,加快全国化进程”,西凤酒重点设计打造了“凤香经典西凤酒”、“国典凤香西凤酒”等核心产品、形象产品。达到了中国高端名酒水平,适应了全国市场的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对原有产品线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整合,扶持有市场、销量大、能盈利的产品,对同质化、销量小、盈利能力差、透支品牌价值的产品,坚决予以淘汰!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市场投入,加大核心产品的打造力度,促进核心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徐可强无比坚定地在台上强调。
当然,对于一个在1956年品牌价值就达到141.48亿元,位居中国白酒品牌价值排行榜北方类第一名的酒企而言,徐可强也清楚地认识到,西凤酒“由于历史的、体制的、机制的和观念上的种种原因,发展已经落后其他名酒企业很多,差距很大。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复兴西凤四大名酒地位,重回中国名酒第一阵营。”
数据证明,西凤人确实在为西凤酒的复兴而努力。
2011年,西凤酒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创下历史最好水平。2012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将突破8亿元,利税总额达到了2.5亿元,利润在1亿元以上,实现了西凤酒历史上同期最好的业绩。
投资热持续
白酒,被资本看好,已是事实。
“目前,行业内外资本、海内外资本都对中国白酒行业均十分热衷,其直接原因是毛利润比较高。”糖酒会期间,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副总经理杨成刚对媒体表示。
据杨成刚介绍,国内白酒类上市公司共有14家,这些公司去年业绩都有60%以上的增长,发展态势非常健康。目前,已有5家企业进入了100亿的行列。
而发行“白酒理财产品”的模式,不仅被资本看好,还被80%以上的酒企看好。对西凤酒发行“国典凤香”50年的意义,肖竹青没有说错。
糖酒会期间,西凤酒与交易中心的合作被多次提及,有更多的酒企打算“尝鲜”,也有更多的交易中心打算运作“白酒理财产品”。
“继西凤酒之后,我们将要发行一款古井贡的产品;很快会有红酒产品上线,而且,红酒产品绝对会给投资者带来惊喜,价格非常适合投资;还有很多酒企在跟我们谈合作。”李雯峰对新金融记者说。
据新金融记者采访获悉,汾酒等诸多酒企正在与交易中心洽谈合作事宜。而其他酒类交易中心也均在酝酿着自己的白酒理财产品。
而国内另一酒类交易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也对新金融记者透露:“大概在5月份,也会有酒类产品发行,而且是全球认购。”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句话放在白酒投资领域,一样适用。
“交易中心参照了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做法,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李雯峰说,“交易中心不仅与酒厂直接合作,而且还在每款酒品上市时进行全额投保,委托银行对客户资金进行监督以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
对于交易中心的定位,李雯峰更愿意用“中小投资者的守门人”来界定。“交易中心只为酒企和投资者提供平台,这种做法也有利于白酒行业的规范。”而营销专家肖竹青,则对交易中心的商业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多种场合提及。
在肖竹青看来,交易中心的商业模式是携程模式:携程承诺介绍1万客人来住宿,要求住宿打五折;再承诺旅客,预订就打五折。交易中心同样如此:向酒厂一次现金买1亿的酒,不要进场费开瓶费,要求5折;然后交易中心告诉投资人,来交易中心买酒可以5折保真优惠。由于买酒人非常多,酒品首次申购又只有8%的中签率,所以很多投资人只能去二级市场购买;这样一来,中签者至少有1倍升值空间。
“通过规模采购,投资人即可以实现,半价买名酒、所认购的酒还有一倍的溢价空间。”肖竹青强调。
然而,这种模式也有不同的声音。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认为,这种模式给白酒这类产品增加了投资品的属性,而实际上对于酒类的收藏、交易在国外已经具备一套成熟的评级和交易机制,对产品价值的保值升值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发展并不健全,尚无完善的机制和销售渠道,短期内难以形成所需要的“规范”。
梁铭宣还强调,目前这种新模式在我国发展尚不成熟,其蕴含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和隐患,需要警惕这种虚拟交易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
当然,资本喜欢白酒并不是2012年才有的事。
据一位卖了14年酒的销售高管介绍,白酒变得热门,大约在10年前就开始了。而这些年,“热度只不过在持续罢了。”
他给出的理由更加简单,白酒每年都有20%的增长空间,其他哪个行业能做到。
虽然都是资本运作,但与交易中心不同的投资方式有很多。参股、注资、并购、运作上市等方式似乎更“传统”。
相对而言,资本大佬们比较喜欢“传统”模式。不论是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对白酒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还是维维集团董事长崔桂亮的“跨界”运作,他们似乎更愿意自己花钱,自己玩。
而最新的传闻是,联想已经悄悄入股了安徽迎驾酒,从而成为其战略投资者。这是继联想酒业入股湖南武陵、收购乾隆醉后,又一次并购白酒企业。
无可厚非的是,这次并购如果属实,则暗合了国家支持食品行业的宏观政策。2012年初发布的《食品行业“十二五”规划》也显示,“支持白酒企业形成规模化的大型酿酒企业集团、大力推动酿酒产业集群建设、继续推动酿酒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对资本说不
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投资热潮下,总有人愿意更加冷静客观地对待资本,对待资本带给白酒行业的冲击。
泰山酒业集团总经理张铭新认为:“对行业而言,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企业的发展现状不同,对待资本的态度也就不同。”
张铭新补充说,一些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需要外来资本的支持。他们希望通过资本进驻来加快企业的发展、调整企业机制、改变企业经营模式。“虽然一些有资本的公司找过泰山酒业,也有合作意向,但目前,我们对外来资本的欲望不是很浓、兴趣不大。”
张铭新还对新金融记者透露,前段时间,一投资机构的投资部经理和市场营销总监还拜访过泰山酒业。“我们也安排了集团相关领导进行了接待,但没有达成合作意向。”
“集团目前遵守‘三不’原则:不熟悉的行业不介入;不上市;外来资本不考虑。”张铭新强调。
对于外来资本,张铭新表现出了“泰山”般的沉稳。当然,这与泰山酒业自身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据泰山酒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虽然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但泰山酒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利税3.6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综合实力、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全省同行业领先地位。
然而,与其他白酒板块的龙头企业相比,作为鲁酒龙头的泰山酒业显得慢了些。2011年的白酒行业继续“高歌猛进”,行业的总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0%、39%和49%左右。从行业发展来看,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一线企业正在上演“加速度”,中小企业则正在被边缘化。而处于行业中间地带的二线名酒则正面临历史的抉择和市场的淘洗。
当然,张铭新也不满意目前泰山酒业的发展现状。即便如此,面对外来资本的诱惑,张铭新坦言:因企业性质不同,对资本的考虑也就不同。从做企业的角度来讲,我们更愿意做企业的“主人”,虽然企业的发展速度会慢一些,但也要掌握企业的“话语权”。
“不求最大最强,只要健康稳步地发展,在战略上要深思熟虑。”张铭新对新金融记者说。
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11月,孔府家酒董事长邱振新拒绝被联想控股收购一事。或许,在面对外来资本诱惑的时候,鲁酒企业显得更加“淡定”。
对西凤酒与交易中心的合作,张铭新认为是白酒行业的一种创新模式,“很好”。但同时强调,这种模式一定要建立在互惠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另外,一个企业的产品有固定的市场和渠道,这样的合作一定不能和现有的市场发生冲突,否则,对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伤害”。
“上海政府的背景、银行第三方存管,比较靠谱。”一位美股操盘手看了交易中心的“股东构成”和“开户流程”后对新金融记者说。但“仍旧存在幕后交易的可能性”,他说。
而梁铭宣认为,由于该领域尚未形成完善的经营模式和监管体制,因此,无法排除道德风险而带来的不合理交易,存在幕后交易或其他隐情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在众多酒企频频推出“年份酒”、“高端产品”的热潮中,“高价”似乎成为高端白酒的必然趋势。就白酒行业而言,目前各个地方品牌都有价值不菲的高端酒。
“年份酒、高端酒的炒作势必会推高相关产品的价格,同时或带来投机风险,而这又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市场,大量的市场泡沫或威胁到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从长远看,将该种模式逐步规范化、完善化将有利于白酒与资本结合的长久发展。”梁铭宣对新金融记者说。
当然,对一个新生的白酒投资模式,还不能过早地去评价他好与坏,就如上海市酒类专卖管理局卢荣华局长所言的那般,“我们对他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