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楼盘滞销开发商仍死扛 僵局或四季度打破

2011年06月03日 23:40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刘勇 北京报道

  日前,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的“房价将会下跌10%”的言论成为讨论的热点。而此前,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5、6月份,楼市将迎来供应高峰,楼盘竞争激烈会使房价下跌。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开发商观望的气氛十分明显,房价并没有明显的松动。如今,不少业内人士又将这个时间点推迟到了今年的第四季度。

  5月楼盘签约率创新低

  现在,北京房地产行业中最苦恼的恐怕是代理楼盘销售的代理公司了,夹在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的代理公司日子不太好过。

  某代理行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讲述,今年公司代理销售的北京楼盘大部分都卖不出去,消化速度很慢,有一些楼盘一周只卖一、两套。现在同区域、同质的楼盘竞争激烈,我们建议开发商在价格上做一些改变,但是开发商却不愿降价,这是让我们最头疼的地方。

  上述某代理行管理人员无奈地表示:“2010年,公司代理的楼盘销售情况还不错,没想到今年的销售状况这么不好。目前,公司销售情况最好的项目是一个在怀柔的楼盘,因为怀柔地处远郊,客户都是当地居民,价格也比较低,所以卖得还不错。由于北京项目销售不理想,我们只能把业务拓展到北京周边的区域,如固安、唐山等地,以及西安、长沙等二线城市。”

  目前,北京在售的楼盘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滞销的状况。5月份预售的商品房期房的签约率仅有8.4%,创出新低。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5月份预售的商品房期房项目合计为17个,预售住宅面积合计为71.7万平米,提供住宅为5637套,而截至30日的签约套数仅为608套,占供应量的10.7%,签约面积为60525平米,仅占供应面积的8.4%。

  另有中原地产数据显示,5月份签约超过100套的住宅项目中,有4个项目签约均价不足2万元。

  另一方面,链家地产调查则显示,清水湾嘉园、金隅花石苑、乐活家园等数个楼盘,从去年年底开盘以来,至今仍是零成交,而这些楼盘基本都位于通州、房山、昌平等郊区。

  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向记者表示:“楼盘的销售出现分化,有的楼盘销售不上不下,有不少则是零成交。这反映了有些开发商还在观望,有些则选择降价。目前,老项目更多地顾忌前期业主的利益以及楼盘的口碑形象,不敢随意降价,因此销售情况不理想。”

  开发商仍扛着

  据记者了解,因为楼盘销售状况不好,开发商又不采纳代理公司提出的降价等建议,有不少代理公司按合同规定中途撤出项目的销售,而开发商则不得不更换代理公司。据悉,现在有一些楼盘已经因此换过多个代理公司。

  上述代理公司的管理层就向记者表示:“我们会引导开发商认清目前的形势,不应该盲目扛着,但未必都能够被开发商接受,不少开发商即使销售成绩欠佳,在价格上却是采取僵持的态度。”

  数据显示,5月期房销售中,占期房住宅签约超过一成的长阳国际城签约套数就近650套,均价仅为12475元/平米。通州低价项目华业东方玫瑰均价也仅15843元/平米,签约325套。这也是5月份期房均价19710元/平米,环比4月下跌3.8%的原因。但是,像这样低价入市的楼盘所占的比例仍然不大。

  亚豪机构总监郭毅表示:“目前,僵持的开发商占的比重更大一些,他们看好未来的升值空间,认为最终能够赢得购房者,因此不在乎政策所造成的短期的波动。”

  目前,近九成的市场交易都是刚性自住需求,第二套购房占比由新政前的15.6%降至10.9%,非本市户籍居民购房占比由40%多降至7.6%。

  因此,范小冲认为,当前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有能力又有意愿的购房者是有限的,因此一些项目即使降价也未必能如愿热销,这也是开发商不愿降价的原因之一,也是市场仍然处于僵持之中的原因。

  范小冲认为,虽然开发商选择观望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目前按兵不动的开发商大都是去年卖得还不错的开发商,他们想看看政府接下来的政策是怎样的。而且,不少开发商因为手中没有土地,即使手中有钱也没有后续可开发的项目,因此选择观望。

  某国企开发商内部人士就向记者表示,虽然今年公司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的销量确实不尽如人意,但是公司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还比较好,加之母公司会为公司输血,给予各种形式的支持,因此资金状况并不如外界所说的那么紧张。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先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5、6月份,楼市将迎来供应高峰,楼盘竞争激烈会使房价下跌。但是,从5、6月份入市和预期入市的楼盘数量看,虽然比前几个月有所增加,但是并没有所谓的供应高峰,楼盘延迟入市,以及开发商观望的气氛十分明显,房价并没有明显的松动。

  如今,业内人士又将这个时间点推迟到了第四季度。他们认为,由于开发商在年底有业绩的要求,因此,最迟会在年底使用各种策略加紧销售楼盘,到那时僵局有望被打破。

  记者手记

  那些咬牙挺着的开发商们

  本报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网上有关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消息满天飞,可房价始终没有降下来。有人说房价降不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楼盘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以及对后市的判断。

  记者近期在与开发商和房产机构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开发商现在的日子并非在水深火热之中,问题也似乎远没有人们想像中那么糟。

  不少开发商虽然感觉当下压力较大,但是在成交量惨淡的情况下,仍然坚信楼市终有一天会回暖。有开发商甚至对记者说,能挺过冬天的企业才会赢,只是不知道冬天什么时候会过去。也许这位开发商的话代表了多数房企的心理,而这种想法也形成了当前楼市僵持的状态。

  “购房者希望降价,房企不愿降价。与其说房企不降价,不如说房企没有降价的原因和动力。”同策房产一位高层表示,经过前几轮调控“教育”的开发商似乎学到了某种经验,知道如何灵活掌握政策动向,并在适当的时机调整在售楼盘价格来缓解资金压力。

  那么开发商是如何缓解资金压力的?

  某开发商告诉记者,如果资金实在紧张,只要把在售楼盘的少部分房源,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以不同的批次以较优惠的折扣卖出去即可。由于低价房源在不同的时间出售,通过这种方式,楼盘的销售价格在总体上看并没有出现大幅下降。而销售的对象,则多数为楼盘之前积累的有购房意向的客户群。这种方式,被业内称为一种特别时间的精准营销,可以有效缓解开发商的资金紧张。

  对这种看上去有点偷偷摸摸降价的行为,有些令人费解:干嘛不直接降价,岂不是有更多的人来卖房?

  在开发商看来,如果楼盘明确打出降价旗号,但打折的力度却不够大,不能吸引购房人来买房,这是失败的。而如果折扣足够大,也取得阶段性的销售业绩,那么资金紧张的问题缓解后,楼盘价格可能较原先略上涨。这可能会让房企变得有点被动。因为开发商还是看好后市的,认为政策退出后楼市会回暖。

  在记者看来,不少开发商都不知道这个机会窗口是在哪里,所以都咬着牙在挺着,只是不知道他们究竟能挺多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