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债危机或可变中国良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2 23:36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陈文喜 北京报道

  美国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在蔓延。尽管此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没有2008年那么严重,但是,危机依然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宏观政策变得更加复杂,危机再次警示,中国必须主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天津师范大学国民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戴学来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以“危”与“机”并存的中国逻辑来观察,海外金融危机影响的持续深化,恰恰是在提醒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如果能把握住这次市场机会,反而有可能让中国经济实现一次实质性的起步。

  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剧

  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果断地推出两年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成为世界经济的“救世主”,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中国埋下了地方巨大债务危机和资产泡沫风险。

  美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显然而见的。目前,中国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之中,有三分之二是以美元资产形式持有的,当中,占了约1.16万亿美元是美国国债,是美国最大债权国。美债评级下降,美债估值下降,中国大量美元资产面临缩水。

  当然,目前美元仍是世界储备货币,相对于其他产品,美债还是相对安全的,美国政府的违约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目前还没有哪个官方机构随便减持美债,日本还一直在增持,因为除了美债市场外,全球还没有哪个市场能接纳这么大官方外储的增量。

  有人认为,美债危机下,恐怕将倒迫美国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计划(QE3),这无疑引发新一轮印钞运动,并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由于美元仍然是全球最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美元贬值,将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因此,未来中国内地将面临更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萎缩,下半年中国出口无可避免受到影响,加上弱美元下,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然而,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更多国际热钱流入,令人民银行头痛,因为,它加大了流动性,对央行货币政策造成压力。因此,可以预期,未来中国仍应继续加强资本管制,管住热钱。

  事实上,当前通胀居高不下,预期下半年CPI仍然会在高位运行,在通胀压力下,货币政策的空间减少了。因此,在美债危机下,预期下半年宏观政策会更谨慎,但灵活性会增加。

  7月份,反映通胀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6.5%,创下了37个月来的新高。在食品价格、劳动力成本、和输入型通胀压力下,控制住物价仍然是当前宏调的首要任务,当前的紧缩政策暂难放松。

  遏通胀保增长须因时制宜

  全球经济放缓,贸易摩擦增加,使未来中国的出口面临压力,中国宏调政策需要在抑制通胀和保增长方面之间取得平衡。当前首要任务是抑制通胀,一旦经济突然大幅下滑,政策就可能向保经济倾斜而有可能放松。

  戴学来认为,当然,如果应对得当,每次危机都变成了中国机遇,加速了中国的崛起。

  从历史来看,亚洲金融危机提高了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和形象,08年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中国崛起,提高中国在全球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提高了中国在全国经济事务的话语权,世界金融组织也有了中国声音,林毅夫出任了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原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崛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国际化终于提上日程,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也已展开。此次美债危机,再次警示中国,应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使人民币未来可以逐步成为储备货币之一。

  戴学来表示,此次美债危机下,中国应加快推进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加快购买境外资源能源和技术,寻求中国利益。同时,美债危机亦再一次警示中国应当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改变对出口过分依赖。

  在全球经济景气前景不佳的背景下,紧缩政策不太可能加码,但是宏观政策适度从紧基调仍然需要坚持。在世界经济疲弱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更能够忍受一个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腾出空间。

  中国面临“危““机”并存

  受标普下调美国债务评级影响,市场对美国经济担忧情绪上升,市场信心受到重创,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股市一度暴跌,随后市场避险情绪逐步缓解。

  暨南大学金融系教授杜金岷认为:“对于市场上关于美债问题导致新一轮金融危机的恐慌,不必过于紧张。美国债务问题与引发2008年金融海啸的房地产市场次贷问题性质不同,有根本区别。债务问题主要是政府的问题,而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市场并不直接干预,都是间接影响。因此只要市场本身不出问题,是不会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

  “中国资本市场短期内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影响主要是间接的、心理层面上的。中国资本市场有自己的体制,主要还是受本国因素影响较多,受外部因素影响不大。虽然短期内也会有不理性的动荡出现,但总体上不用太过担心。”杜金岷说。

  专家认为,中国与美国经济关系密切,美国经济发展受阻,将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外储缩水、通胀治理压力增大、出口受到打压等。但与此同时,也为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相对美国评级下调,国际上对中国的投资环境将更加看好,中国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广东金融学院代院长陆磊说。

  杜金岷说:“中美两国实际上是博弈关系,因此美国债务问题给中国带来的机会大于冲击和影响。中国要看清楚自己的问题,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恐慌。比如之前美国的次贷危机问题出在银行业,中国的银行业并没有这些问题。而中国对金融危机的反应有些过度,对当前的高通货膨胀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国要抓住这次美国信用下降的机会,作出客观判断和科学决策,为国内经济的长足发展创造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美国国内经济发展受挫,可能会对人民币升值继续施压,贸易保护主义或将有所抬头,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影响。专家表示,中国要化压力为动力,借机出台措施,积极促进或者说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杜金岷认为,虽然出口企业会因此受到影响,但这也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起到助推和倒逼作用。

  专家认为,在美债危机扩大的背景下,中国要顺势而为,借机培育内需市场,提高消费带动经济发展的地位,并引导企业向高科技、低污染、可持续的路子上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转型升级。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则表示,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的条件下,也会有很多民营企业会选择退出实体经济,进入虚拟经济。政府要加大对退出资本的监管,防止资产泡沫的出现。同时制定资本退出机制,引导退出资本去扶持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新技术的研发等。

  陆磊认为,更多的外国投资涌向中国,有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进而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杜金岷等专家建议,面对动荡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要保持理性与冷静,看准中国自身问题症结,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多关注各方信息。比如国际热钱更加贴近市场,其流向能更迅速、更直接地反映经济运行中的问题,需要密切留意。

  不过,一国货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乃至基准货币的道路从来都是布满荆棘的,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在全球都面临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如果人民币的购买力的稳定性好于其它货币,特别是好于其它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即使资本市场不开放,在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开放的情况下,人民币就可能成为人们追宠的对象,它的国际化就可能是“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故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