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玉米进口常态化趋势难逆转 定价权或沦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3:28 来源: 《财经》杂志

  玉米进口考验

  为避免重蹈大豆定价权沦丧覆辙,玉米进出口政策应早做全局性考量

  继大豆之后,玉米也在逐步成为中国需成规模从国际市场进口的重要大宗农产品。

  曾经能够与美国比肩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中国,2010年反而累计进口了157万吨玉米。而今来看,玉米进口逐步“常态化”,已成难逆之势。

  与玉米进口持续增长形成对照的,则是国内玉米产量并未减少甚至大幅增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近日公布的预计数字显示:2011年,国产玉米将迎来大丰收,产量或将达到创纪录的1.83亿吨。

  造成“增产却进口”形势的原因,在于国内玉米需求的超常增长正在逐步打破玉米供应的“紧平衡”态势: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快速推进对饲料需求的猛增,以及玉米深加工行业对于玉米的刚性需求难以调控。

  有敏锐的市场人士观察到:从今年起,在官方的口径中,玉米进口已经“不再是那么敏感的话题了”。

  但国际市场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在7月份中国一次性向美国订购53.34万吨玉米的消息传出后,国际玉米价格再次出现猛涨。业界担心“中国买什么,什么涨”的厄运,会继大豆之后在玉米领域出现。

  据《财经》记者从中国玉米最大的进口者中国储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获悉,到2011年底,该公司的玉米进口量将达200万吨左右。在全球玉米出口日益吃紧之时,仅此一家公司进口需求增长的影响,已不容小觑。

  当下,中国玉米自给量还有一定增长空间。但在玉米进口常态化已成定局之下,如何避免“高价进口”,仍是待解难题。

  玉米“中国时刻”

  多年间,中国一直在国际玉米市场中扮演出口者的角色。在2003年时,玉米出口量甚至达到了破纪录的1600多万吨。

  在近30年时间当中,中国只在1995年时曾经大规模进口过玉米。这种形势从2008年时开始出现小幅度改变,因玉米出口退税取消,是年玉米几乎没有出口。此后,便是以每年数万吨的数字小幅度开始出现进口。

  即便如此,“国际上和我们自己依然觉得,中国是一个玉米出口国。”吉林粮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笑然对《财经》记者表示。

  一直以来,“自给自足”被当做中国粮食供给的核心战略。中国曾经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中国所消耗的粮食中至少有95%的部分是由自己所生产的。

  此种雄心之下,2010年中国玉米进口157万吨,达到前一年的近20倍的消息,便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在去年的国际玉米市场中,“中国时刻”一词曾被多次提及。这一年也因此被视做是中国的“玉米进口元年”。

  2010年中国玉米进口大幅增加,是因为国内玉米价格因供需形势紧张大幅上涨。此外,2010年玉米价格的进口到岸价格低于国内价格,也增强了进口玉米的竞争力。由此,中国通过中粮集团进行的玉米进口贸易开始大量增加。

  在进入2011年后,据《财经》记者年初在中国“黄金玉米带”黑龙江、吉林等省的实地调查证实,因为调控决策的缓慢,供应趋紧的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详情请参阅《财经》2011年第8期封面报道“调控高粮价”)。据相关人士计算,从2009年起到2011年的两年时间之内,国储玉米的拍卖总数可能在3000万吨以上,国储玉米补充库存的压力巨大。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粮食储备量应占消费量的17%-18%,照此计算,中国合理的玉米储备量应该是3000万吨左右。但《财经》记者接触的权威人士指出,现在的国储玉米数量可能不足此数。

  由于目前国内玉米供应形势紧张,中储粮若在国内大规模采购,只会进一步推高国内玉米价格,补库计划的实施一时间踟蹰不前。

  时至今年3月,因受日本大地震影响,国际玉米市场出现的恐慌性抛售造成了价格的大幅度滑落。随即市场中传出了中国已经出手购买了大约100万吨玉米的消息。美国农业部证实了是次订单的存在,但是未透露订单国为谁。

  5月初,中储粮新闻发言人程秉洲向媒体证实是中储粮签下了此次订单,购买数量为100万吨左右。他还进一步指出,如果国际市场价格合适的话,还会进一步追加订单。

  时隔未久,7月时中储粮再次出手,一次性向美国订购了53.34万吨玉米。进入8月,再次向美国追加了5.6万吨的订单。

  中储粮内部负责玉米进口相关事宜的一位高层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截至今年底,中储粮通过中粮签下的进口玉米订单总数将达到200万吨左右。

  此一数字将占到全球玉米约5000万吨贸易量的4%。在全球可供出口的玉米数量日益吃紧的情况下,如此幅度的需求增长,其影响不容小觑。

  上述中储粮内部人士还指出,具体的玉米进口时机选择,是由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决策后由国家发改委下达的指标,中储粮本身并没有决策权。

  “发改委定指标,委托中粮集团进口,中储粮只是作为国内的接货单位而已。”这位人士称。

  到目前为止,中国玉米的主要进口者为中储粮。因为玉米进口的用途转变为国家储备,故在进口时中储粮不必像其他玉米进口企业一样缴纳13%的增值税。此一因素决定了其在采购国际玉米时有较大的价格优势。

  中国如此手笔的大规模采购在国际市场中造成了巨大影响。

  截至2011年9月初,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价格在过去15个月中上涨的幅度,已经达到了98%。其间最大的推涨因素有二:其一为美国玉米产量降低而消费数量猛增,其二,即为中国进口因素。

  7月份时,中国签下的那笔50多万吨的订单,甚至超过了美国政府方面预估的今年中国从美国方面进口玉米的总量。而一些国际粮食交易商甚至据此预测,今年中国仅从美国就要采购超过500多万吨的玉米。

  更有论者认为,未来五年到十年间,中国将超过近几年进口美国玉米量最大的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玉米买家。

  进口“常态化”

  除却短期炒作因素外,《财经》记者接触的多位玉米行业相关人士的基本观点为:当下的玉米进口大幅度增加并非“昙花一现”,在国内玉米供需形势逐步发生逆转的前提下,未来几年间,中国规模化进口玉米将会呈常态化趋势。

  在解释原因时,新湖期货资深玉米分析师李延冰告诉《财经》记者,虽然近些年来中国玉米持续出现增产,但增产的幅度难以支撑起新增的玉米消费需求——玉米连续出现的“丰年价涨”,就是最好的例证。

  目前,国内的玉米消费一共可分为三大类:国内食物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

  其中,饲料消费规模最大,约占全部玉米消费的70%左右。因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的肉食类消费增多,饲料产量也呈现出水涨船高的趋势,2010年,中国的饲料产量达到了1.5亿吨。而据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饲料产量将达到2.5亿吨。在多增加的部分中,大部分仍将由玉米作为原料进行生产。

  此外,以玉米深加工为代表的工业消费也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而为了缓解这一形势,减轻国内玉米供应压力,国家在2010年底2011年初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与玉米深加工相关限制性措施。

  但业内普遍评价:在玉米深加工已经规模化的前提下,这些政策在调节针对玉米的刚性需求方面,效果寥寥无几。在所有的农产品当中,玉米是用途最广、下游产品最丰富的品种。其下游产品可达2000多种,中国已经规模化生产的,也有100多种。在此前提之下,一些新增的玉米淀粉生产厂家可以制药厂的名义报批,因为药品生产中也需要淀粉。

  此外,因为今年蔗糖大幅度减产造成的淀粉糖需求猛增,也使得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呈现猛增态势。“只要下游有需求、产品能够卖得出去,玉米深加工企业就不会停工。”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笑然表示。

  身为“十二五”玉米规划建议专家的刘笑然预估:从全国的角度上来看,2011年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用量还会出现增长。

  而反观玉米产量增加方面,在有增有减的双重作用之下,增产的提高幅度并不令人乐观。

  目前,中国玉米的增产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受比较收益影响,原本用来种植大豆的土地改种玉米;一系列后备土地的开垦;新技术的应用。但一系列相关的掣肘因素也不容忽视:转基因玉米的种植短期内仍不会放开、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以及农民耕种正在日益变得漫不经心。

  作为中国拥有进出口权的两家国有集团之一,中粮在2010年时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与2009年相比,到2020年时,中国的饲料玉米用量将增加1000万吨,深加工用量增加1100万吨。届时,中国的玉米将由结余200万吨转变为缺口500万吨。

  该报告同时亦明确指出:国家的相关政策只能够起到推迟进出口转变来临的节点而已,玉米进口常态化将是大势所趋。

  而在人民币逐步升值、美国农户得到高额补贴玉米出口价格持续性降低的前提下,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会进一步得到体现。

  根据国家发改委9月15日公布的2012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公告显示:小麦、玉米、大米三大粮食品种2012年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2215.6万吨。其中玉米的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720万吨,国营企业的贸易比例为60%,剩下的40%归民营企业。

  此一玉米配额的总量是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有关规定制定的,720万吨的数字已经维持了数年时间,其中民营企业的配额相当于每年288万吨。

  在过去数年时间里,每年的玉米配额都用不完。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除中国对转基因玉米的进口有着严格的限制之外,还与国际玉米到岸后价格并不具有优势有关。

  但据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提供给《财经》记者的一份报告显示:9月7日,美国玉米现货价格为每吨308美元,考虑运费及其他相关海运费到达国内的价格为每吨360美元,已经比国内现货价格每吨低23美元。

  不少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指出,过去一说进口,就是把饭碗端在别人手里了,大家都紧张。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谈及玉米的进出口问题时,“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相关决策部门的声音出现了松动”。

  玉米进口如能真正实现常态化,其正面效果将十分明显:可以降低玉米成本,从而减少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对饲料及养殖业的冲击,促进其健康发展。

  此外,还可能出现的一种局面是部分企业到广东等港口地区建立深加工企业,接近市场,降低成本,从而改变深加工的区域布局。

  “高价进口”难题

  但玉米大规模进口潜在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多年前“大豆沦陷”的剧痛至今尚未抚平,故玉米进口增加的形势稍一露头,就已招致不少质疑之声。

  业内人士普遍担忧的是:中国在玉米大规模进口难以避免的前提之下,可能会继大豆之后再次出现定价权沦陷,届时国内市场不得不被动地与国际市场“同呼吸、共命运”。

  以目前中国国内的玉米年产量计算,玉米进口配额假如全部用上的话,只占国内玉米产量的5%左右,但却占了全球玉米贸易量的近15%。

  为扩大进口玉米来源,此前坊间一直传言的消息是:中国正在与阿根廷等美国之外的玉米产出大国进行进口玉米的协商。

  《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即便消息确凿,其作用亦相当有限。原因之一是:在全球玉米供应量这块“蛋糕”总体量不变的前提之下,中国扩大玉米进口国来源,只不过是改变了切蛋糕的方式,此举还可能会导致其他大规模玉米进口国为保证本国玉米进口提高价格与中国进行竞争的局面。

  此外,更难以解决的问题则是货源如何得到具体落实。

  阿根廷政府虽然同意并且乐于向中国出口玉米,但官方实际上并未掌握粮源,官方只有对出口配额等的调控权力。其国内真正的粮源还是掌握在大型跨国粮食贸易企业手中。

  进口多元化远水难解近渴,更现实的问题便落到玉米定价权上。

  在谈及此问题时,中国期货行业创始人之一、国研中心期货研究小组成员常青认为,按照目前国内的体制来运行的话,中国已经没有可能拿到玉米定价权。根本原因是目前国内与玉米交易有关的资本市场容量太小,导致无法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连交易量都做不起来,何谈成为定价中心?”常青对《财经》记者说。

  在定价权旁落几成定局的前提之下,为避免出现中国“买什么,什么价格涨”的窘境,目前学界认为解决方案有三点:一是选择恰当的进口时机;二是为了掌握进口主动权,加强国内储备;三是中国自己要有较高的玉米生产能力。

  在选择时机方面的一个难题是,国际市场已经假定:中国假如要进口的话,规模肯定不小。因此每每出现“中国不出手价格一直涨,中国一出手价格肯定跌”的现象。

  此外,根据中国目前的储备体制,国家粮食局和中储粮并不会及时公布国有粮食的实际有效库存,而是将其列为保密数字。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往往会在粮食供应形势不明朗时加剧市场的猜疑,导致炒作的大量出现,从而带动国内及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不断攀升。

  对此,刘笑然的建议是及时公布相关储备数字,一来可以在储备充盈时消除不合理的猜疑,而在真正需要进口玉米时,也能够让相关的玉米出口国早做准备,“起到刺激生产、增加供应量的作用”。

  中储粮在3月选择国际市场粮价暴跌时迅速出手签下订单的做法,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承认中国玉米进口会增加的前提之下,中储粮和相关决策部门应该将进口规划列入日常的工作安排,不能仅仅满足于在突发事件出现时“捡漏”。

  此外,中储粮内部人士也承认,因为在决定是否进口时涉及多个部门,故在协调方面存在着不小的难度。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期货公司经理则进一步指出,应该让民企也参与进来,共同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合适的时机出手。

  但按照目前的玉米进出口体制,拥有玉米进出口权的企业只有两家,一为中粮集团,一为吉林粮食集团。后者之所以获得此项权力,是因为在1998年该集团成立时吉林省的玉米大量积压,为增加玉米销路,国家给予了特批。

  除此两家之外,任何企业如想进口玉米,都必须通过它们进行代理,连中储粮也概莫能外。

  另外,在涉及到转基因玉米的问题时,中国目前的进出口体制也规定甚严:当下国际流通的20余种转基因玉米中,中国允许进口的只有11种。

  在美国,其转基因玉米占到总耕种面积的60%,阿根廷的转基因玉米占比更是达到了85%以上。

  有业内人士因此指出,为了缓解玉米进口源单一的窘境,接下来中国不妨采用和大豆类似的“标准放低、执行从严”政策:可以增加允许进口的转基因玉米种类,但其进入国内后的使用和处理都必须严格遵循无害化原则,只允许加工乙醇等,而不允许直接进入食物链的产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