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能源版图谋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03 15:30 来源: 《环球财经》杂志纵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一个带规律性的普遍现象,就是他们大都把流域及流域经济的开发作为战略重点。所以可以说,中国也可以借由开发黄河中上游自然能源资源,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
■环球财经记者 黄杨
BP(英国石油)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鲁尔10月20日在北京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3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高达80%,这一依赖程度将大大超出美国曾经达到的水平。“BP预测,在2030年,中国日均消耗石油将达1750万桶/日,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鲁尔说。
鲁尔这番言论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作为石油消费大国,中国的大多数石油来自中东和非洲石油出口国,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度很高。众所周知,近些年,包括新加坡在内,所有进口石油的亚洲经济体都被中东的事态发展所挟持,其中尤以中国为甚。
为了减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同时使中国经济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今年9月7日,由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已经明确指出能源规划的方向——应大力倡导绿色能源。由此,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国家之一。
记者10月在中国西部地区观察到,在政策层面给出了新能源产业各种扶持措施后,西部各省正在着手打造自己的“能源版图”,特别是加快开发西部的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新型能源。
西部新能源版图谋变
目前西部很多省区已纷纷把清洁能源纳入今后发展的重点,其中一些省区已开始成规模地发展清洁能源。
陕西省政府就提出,要超常规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两大新兴清洁能源产业。根据政府规划,陕西省到2012年将建设西安、咸阳、渭南、商洛和榆林5个光伏产业聚集区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两个半导体照明产业聚集区。到2015年,陕西省这两项产业总规模预计将达到4200亿元以上。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基地,近年来把风能作为发展清洁能源的突破口。据《西部时报》报道,甘肃风能资源理论储量高达2.37亿千瓦,是我国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为此,甘肃提出了打造“陆上三峡”的构想,以风能来改变传统能源产业结构。
云南被称为东南亚的“水塔”,水能资源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00条,水能资源居全国第3位。云南82.5%的水能资源蕴藏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3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364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为711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44 亿千瓦时。目前云南省已确定了建设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的目标。
在平均日辐射量超过3千瓦时的西部地区,太阳能的利用也已具相当规模。来自青海省新能源研究所的统计显示,青海省已建成30座太阳能光伏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有效解决了偏远地区的电力短缺问题。
作为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城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积极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号召,充分利用其自然地理优势,在今年10月开工建设了哈纳斯高沙窝槽式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发电站。
2005年,新疆在距乌鲁木齐市约40公里的戈壁荒漠新开工6万千瓦风电项目,使当地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8.8万千瓦。内蒙古2005年也启动锡林郭勒盟辉腾梁地区3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在2003~2005年间建设了20多座太阳能电站,解决了“沙漠居民”的饮水和用电问题。
黄河是一条能源的河流
西部地区新能源版图谋变,离不开丰富的能源资源作为后盾,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黄河中上游蕴藏着的巨大的水能资源,也殷实着子孙后代。特别是龙羊峡至青铜峡918公里的上游干流区域,峡谷和盆地宽窄相间,水力资源集中,建坝条件好,淹没损失小,千瓦移民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千瓦投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整个黄河水能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段,有我国“水电富矿”之誉。可开发装机2800万千瓦,发电1170亿度,在全国七大江河中仅次于长江,开发潜力巨大。
记者在宁夏银川遇到的本地人都对青铜峡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生活在黄河边,对“水”有着一种类似亲情的感情。当地的一位小伙子告诉记者,“闹电荒的时候,我们宁夏人都不担心,因为我们有青铜峡。它发的电不仅满足了银川市的能源需要,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疏导到省外”。
不仅是水力资源丰富,黄河中游还是我国和世界上著名的煤炭富集带。整个黄河流域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3.4%,而黄河中游保有储量就占全流域的97%。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开采条件好。不仅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煤炭基地之一。
同时,黄河中游宽谷总长约1450公里,水土流失和风沙较轻,地理位置适中,是修建黄河干流河边火电站链和建立能源重化工基地不可多得和不可替代的好地方。
除煤炭资源外,黄河上游沿岸被誉为“有色金属长廊”。是我国铅、镁、铜、锌、金、银、稀土等有色金属基地,镍、铂、钯、锇、铱、钉、硒、铸型粘土、重晶石等探明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铅、钻、铬、钒、金等十几种有色金属储量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黄河中游,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蕴藏量十分可观,被称为“21世纪的资源”的稀土矿储量1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80%,是未来发展高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战略资源,钼矿储量居全国之首,铅土、铝钒土、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其间分布有全国最大的硫铁矿和最大的岩矿。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
另外,黄河流域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前景喜人,是我国陆上石油开发的战略接替区和全国的天然气库。目前已探明石油储量40.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28.7%。处于陕甘宁盆地的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长庆油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上游柴达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岩面广阔,油气显示广泛,有可能成为我国内陆石油的重要基地。与黄河并行的陇海—兰新铁路相联的塔里木盆地,是第二个中东(远景储量350亿吨)。到下世纪中叶,这一带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将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形成一条河下油河。
此外,黄河中上游太阳能、风能丰富,地热资源也有一定优势,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使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
黄河流域地处我国中心腹地,是进入大西北的天然通道,担负着我国向大西北进军的重大历史使命。黄河和长江是流经我国东西跨度的两大水系,担负着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的重任。然而长江上游,由于横断山脉和昆仑山、巴颜喀拉山脉的阻隔,再往西去,交通十分不便,处于闭合状态。而黄河则不同,它的上游自古以来就有通向西域和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与之并行的亚欧大陆桥补充了运输中轴的职能,把黄河流域同大西北紧密地联接在一起,为开发大西北提供了有利条件。
带动经济效益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经济开发的推进历程,塑造了能源资源偏居西部地区,生产力和经济要素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双重格局。
长期以来, 国家把黄河中上游作为我国能源原材料输出基地,以高耗能产业为主的能源产业后部门向能源贫乏的东南沿海倾斜,形成了中西部提供能源原材料—沿海加工—加工产品返销的资源—加工垂直型的区域分离模式。
一方面黄河中上游能源产业开发的主体力量集中于产前部门,就地加工转换能力小,连续加工链短,区域经济利益在生产加工领域和消费领域不断向东部地区转移,剥夺了黄河中上游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通过自身积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机会,拉大了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及管理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面大量的西煤东运、西电东输、西料东用,不但造成相当惊人的浪费,交通运输全面紧张,煤炭生产“以运定产”,而且东部地区能源产业后部门因缺乏足够的前部门的增量支持而能力闲置,后劲不足,能源告急,产业结构升级递进缺乏压力,加剧了我国能源区域结构性紧缺和行业结构失调的矛盾。
纵观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一个带规律性的普遍现象,就是他们大都把流域及流域经济的开发作为战略重点。所以可以说,中国也可以借由开发黄河中上游自然资源,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比如加快西北能源资源开发,加快西北电力发展,不仅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变西北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重要支撑。加快西北能源资源开发,加快西北电力发展,是实施西电东送战略,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