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耀邦同志和特区货币之二:为什么要有特区货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1-22 11:52 来源: 南方周末

  1983年年初,耀邦同志为何要来深圳?我认为他是希望:在这之前全国开展的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不要影响深圳的改革创新工作;同时,我国设立的特区,今后的发展格局应有个更宏伟的蓝图设计。

  在座谈会即将结束时,耀邦同志充分肯定了深圳的成绩,又若有所思地说:办特区的总目标,要进一步明确。

  梁湘同志顺势说到,特区的工作目标是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培养人才,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对港台回归祖国也有意义。刘田夫同志又提到改革,认为特区对我国的体制改革也可提供参考。无疑,两位领导同志说得都完全正确,但耀邦同志却有更高的要求,他认为:

  要重新研究一下,要用更准确的语言表达。已经搞了三年多了,应该总结得更加精炼。

  当有的同志说,深圳的工作目标都是中央文件定的,都是中央文件讲的,耀邦同志马上回答:

  中央文件也可以改的嘛!中央文件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办特区的总目的要用一句话把它说清楚,总任务有几条。这个问题过去未解决,现在应该解决了。

  在会上,耀邦同志也未讲出办特区的总目的和任务是什么。但他明确了特区一条工作方法,就是应用共产党人的立场、方法去认识、对待、解决遇到的新情况和特殊问题。当谈到深圳自1981年体制改革以来,将原有的市委常委和正副市长从19人减为8人时,耀邦同志说:

  应该新事情走新路子,新事新办嘛。这有普遍意义,将来全中国都要新事新办。结果呢?你们搞了我国原来的模式,把全国的臃、肿、杂弊端引到特区来。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

  同时,他对袁庚同志在蛇口地区的干部体制改革是充分肯定的。

  我想深圳提出的特区货币也应是新事新办、特事特办的重要一例吧。若要做到立场不变,方法全新,最终还能在国际上站住脚,殊非易事。

  在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财经思想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思想是否就应变为“发展经济,保障内需”呢?我认为这是尽在不言中的一个答案,不但应该保障内需,而且还要刺激内需,繁荣内需。我党一直强调我国现在的社会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是十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否则改革就会出现严重问题,人民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转移就会产生疑惑。

  耀邦同志认为,改革开放应把我国国内需求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1982年1月14日,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耀邦同志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出发,讲了以下意见:

  过去,某些商品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挤国内消费需要。(《胡耀邦思想年谱》第711页)

  现在如果还这么走下去,他认为就不妥了。他说:

  如果搞得过分,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这方面,那就会同国内需要发生尖锐的矛盾,只好压缩国内人民的消费,又使国内的加工业不能顺利地向前发展,而国内的商品不足,又会打击人民的积极性,助长国内市场的投机倒把。(《胡耀邦思想年谱》第711页)

  为何不妥?现在已经看得十分清楚,若干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确有外需重于内需、出口重于进口的偏向。结果是把通货紧缩送给欧美,把通货膨胀留给自己。

  耀邦同志同时力主把国内闲置的资金、储蓄,全国各地尤其是广东的万元村、万元户的资金都使用起来,用于建设和开发性投资。当他看到广东南海县平洲公社在银行已存款三千万元的消息时,十分兴奋,并预计再过两三年,筹集资金更不困难。但这些资金若不引导,就可能出大问题:

  一是腐化浪费、赌博迷信。另一个是可能发生剥削、放高利贷。这是一个大问题。

  至于我国内地赚来的外汇,不但要用,而且要用好,否则也得不偿失。美国在历史上,曾有近百年的外汇顺差,但他们用于经济发展,并未产生什么大问题。

  父亲非常重视外汇,那时人们对外汇的渴求,真有“若大旱之望云霓”之感。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中央给两省的特殊政策,第一条就是实行财政和外汇收入的定额包干,此项政策已实行一年。给特区的特殊政策则是搁置计划经济,实施市场调节。但在使用外汇上,父亲非常大胆。据黄毅诚的回忆录中说:

  耀邦同志1985年前后曾在一份关于外汇储备的文件上批示:“不要像老地主那样,有钱不会用,挖个坑埋起来。”

  父亲又对阿曼的老苏丹和新苏丹用钱的方法作了区别和分析。他嘲笑老地主把钱埋起来的做法,因为货币是商品流通交换的媒介,埋起来不用,不但自废其功效,而且不能保值。阿曼老苏丹买黄金,知道保值,但不知道增值。新苏丹把美元用于企业、矿山、基础建设,知道把货币转为资本,使资本增值,把货币的功能发挥到现代水平,这才是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思维。

  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确实在结汇问题上不够灵活,在使用外汇上缺少渠道。在支持各类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方面的决心不够。结果形成了一种输入性的通货膨胀。

  耀邦同志谈特区货币时,强调“票面和票值”是否一致,货币、物资、物价的关系是否统一,我认为抓住了金融学上一个重要问题,充分反映了一个国家货币和经济实力的关系,货币本身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关系,货币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学上一个公认的公式,即货币的价值是商品物价的倒数。这一公式明白无误地把货币、物资(商品)、物价三者的关系联系起来。打个比喻,公式是说一个苹果卖十元钱,那么一元钱就只能买到十分之一的苹果。这和现实问题有关系吗?

  现在我国面临的金融问题是通货膨胀,美国却呈现了一种通货紧缩的现象。中国货在美国长期便宜,相应地人民币的币值就高,所以人民币在国际上就有升值的趋势。而国产的商品在国内价格上涨,相应地人民币的价值就低,所以国内就通货膨胀。人民币在国内外都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局面呢?这不是短期造成的,固然国际上的金融危机大大地影响了我们,但也有我们自己的原因。再有,欧美的银行货币利率都趋向于零了,但我国的高利借贷、借物却相当吓人。

  我国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全适合于内地,但特区是否也应这样照搬呢?改革年代的特区是和国际经济交往、互补的平台。特区要特在和计划经济体制机制的区别上;要特在和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的区别上;所以特区就需要一种完全适合市场经济交易结算的,和各种国际货币能自由兑换的,外来企业的资本、利润能自由进出的货币。显然人民币不能具有两种货币的价值尺度。这就需要一种新的货币,即特区货币。人民币乃国之重宝,“唯名与器不可假人”,人民币如何适应改革的需要,如何走向国际,既要创新,又要稳妥。但特区货币则完全可以超前试点,加快和国际接轨。特区的投资、项目,外资、合资企业必然会偏重于国际市场中畅销的商品,这是赚取外汇的好机会,同时特区还有更光荣的引进任务。

  深圳座谈会上,耀邦同志对全国和深圳经济的情况指出了区别所在:

  (全国)现在建设的薄弱环节是能源、交通。要引导大家投资开发能源、交通,要反对盲目投资。

  我关心的是你们工业的方向是什么?你们搞轻纺赛不过上海。加工出口我不反对,但主要得引进一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比如生产高级合金钢的技术,我们四化建设就很需要,你们能引进这样的一些先进的东西,对国家贡献就大。

  耀邦同志对发行特区货币,最后的态度是,如果对特区货币的面值、币值和物价问题找准了,他认为:

  只要财政部和省委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发吧!有什么危险!至于票上印人头,还是和平鸽,十分钟就解决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