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再遭质疑

2011年06月08日 15:33 来源:《国际融资》

  ■ 姚帅

  对日本来说,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进入2011年,日本已先后经历了三次主权信用问题的挑战

  日本灾后又遭信用评级下调

  2011年4月27日,国际信用评级三巨头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以下简称“标普”)宣布,将日本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前景从此前的“稳定”下调至“负面”,与此同时,对日本长期及短期信用评级仍维持在“AA-”和“A-1+”。

  继评级前景遭下调后,金融市场并没有出现强烈震荡。相反,受到美国企业盈利状况改善的刺激,东京股市日经225指数27日早盘高开高走,最终收报于9671.84点,涨幅1.39%。日元则结束自4月7日以来的连涨态势,截至27日17时30分,美元兑日元汇率在伦敦汇市中报82.13日元,高于上一交易日纽约汇市收盘价81.54日元。

  标普此次的行动主要受到日本3月11日的9级强震和海啸灾害以及随后引发的核泄漏事故的直接影响。

  标普表示,受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故的影响,日本灾后清理和重建费用预计将达20万亿至50万亿日元(约2450亿至6125亿美元),而其中大部分将由日本各级政府承担,这将导致日本财政赤字的上升。预计到2013年,灾难之后的重建花费将使日本财政赤字占GDP的总量提升3.7%。

  标普在声明中称:“尽管我们预计自然灾难不会对日本的中期增长潜力造成实质性损害,且政府的实际有效利率水平不会显著提高。但是,我们还是认为,日本政府债务净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2013财年(截至2014年3月31日)达到145%,高于我们此前预计的137%。”

  日本政府于4月22日批准了总额为4万亿日元的灾后重建预算案,日本首相菅直人称这是日本灾后重建预算的第一批资金。作为初期额外预算,该预算的规模是1995年阪神地震后类似预算规模的4倍,同时也大大超过了阪神地震3份补充预算案总共3.2297万亿的规模。随着日本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日本还需借贷大量的资金用于重建工作,这将令日本的财务状况更趋恶化。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计划6月编制的第二个补充预算案中,计划发行“赈灾复兴国债”作为灾后重建的主要财源,总额可能达10万亿日元(约合1225亿美元)。

  在公共开支大量增加的同时,受强震重创的影响,日本的收入将持续减少。据日本经济产业省4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3月份总体零售额同比下降8.5%,创1998年3月以来13年最大跌幅,日本第一季度经济的缩水程度将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值。

  针对日本严峻的财政状况,标普指出,日本经济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政治领导力以及就财政重建达成的政治共识程度”。标普认为,日本政府有必要采取增税等方式确保财源,倘若政府不能出台更强有力的财政整顿措施,不排除未来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的可能性。

  但是,标普此次下调日本主权信用展望的同时,并没有将日本一棒打死,而是将其长期及短期信用评级继续维持在“AA-”和“A-1+”等级。标普预计,日本实际有效利率不会大幅上升,灾后日本整体银行系统的信贷损失并不会大幅增加。标普称,受重组和私营部门去杠杆化影响,相信日本金融体系状况良好。此外,标普对日本未来经济发展也给予了希望,“我们相信,在未来6到24个月里,日本的财政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将会有所减弱。……如果日本灾区重建给政府带来的公共融资压力低于预期,且日本政府能够在改进国内财政状况上取得进展,那么,我们会将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回调至‘稳定’。”

  4个月内,主权信用三次遭质疑

  事实上,对日本来说,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进入2011年,日本已先后经历了三次主权信用问题的挑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另一巨头穆迪公司已经在今年2月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为“负面”,而标普此举也是短短三个月后的第二次看衰日本。

  今年1月27日,标普将日本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A-”,理由是“民主党政府对于债务问题缺乏连续性战略”。这是2002年4月以来的首次调降,也是发达国家首次出现的评级下调。“AA-”在标准普尔的21档评级中位居第四档,在七国集团中仅高于意大利,与中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处在同一水平。受此消息影响,亚洲股市出现全面下跌。

  继标普降级决定之后,穆迪公司于今年2月22日再次向日本发出警告,以日本政局混乱等为由将日本主权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下调为“负面”。而标普此次下调评级前景展望,则意味着在未来6到24个月内,日本评级再次被下调、甚至被踢出A级别的可能性上升到33.3%。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如此密集地向日本发出降级或预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自日本不断恶化的财政状况。日本财务省2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日本的国家债务余额已高达919万亿日元,人均债务负担已增至721万日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0年度日本公共债务相对于GDP的比例已超过200%,预测2012年和2016年将达到232%和277%,这将使日本成为发达国家历史上财政状况最糟糕的国家。

  日本债台高筑并非一日而成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日本经济便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官方评论一直将日本经济状况称为“暂停”。然而,2002年以后日本凭借出口拉动的东亚型增长方式,其财政收支和经济状况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更有人乐观地评价日本有望摆脱“失去的二十年”。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日本再次受到重创,全球需求的急剧下降使长期依靠出口的日本经济遭到严重打击。为了应对危机,日本响应G20华盛顿会议达成的共同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号召,使得国内总公共负债和人均负债再次出现攀升。

  同时,持续的通货紧缩也是日本政府巨额负债问题的主要动力因素。自1992年以来,物价降低的幅度和经济总产出增长幅度大致相符,这使得日本经济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国际社会一直呼吁日本提高消费税来增加财政收入,但是,对于长期处于通货紧缩的日本来说,增税措施并非轻易之举,而是背负着经济更加萧条的风险。

  在所有的发达经济体中,日本的公共负债率已达到最高水平。在超高的负债率下,日本财政得以维持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长期的低利率环境和债务结构。日本的国债收益率与票面利率都非常低,这也使得日本的利息支付压力远低于其他经济体。另外,和其他一些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不同,日本债务结构中有94.5%属于内债,由日本境内居民持有,因此,其国债市场受海外资金投机冲击的风险和空间都不大。

  针对标普的前景下调举动,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4月27日表示,政府将平衡灾区重建和国家财政状况的两者关系。他说:“尽管重建是一项重大任务,但是财政改革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目标。我们的基本立场是平衡两者的关系,并最终赢得国内外对日本修复财政状况能力的信任。”但野田佳彦并未透露政府将如何整顿财政纪律。

  面对巨大的压力,经济学家预测,日本很可能会通过提高税率的方式增加政府收入以应对日本国内灾后重建。一些支持提高税率的日本官员希望日本央行能够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的方式支持国内经济的复苏,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他们督促菅直人政府提高销售税率至10%。而日本前环境大臣民主党人小泽锐仁却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高税率可能会使已经遭受重创的消费信心再度下降。他表示,应对灾后重建融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政府债券工具,日本央行应该通过购买债券向市场注入充足的流动性。

  日本国内问题日益凸显

  进入2011年以后,日本政府先后三次成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开刀的目标,这使得本来就危机重重的菅直人政府更加举步维艰。投票调查显示,70%的人对日本政府应对“3·11”大地震感到不满。4月份的选举中,菅直人领导的民主党遭遇失利,其敌对党控制了日本议会的上议院。此次主权信用前景的下调,其矛头直指政府的执政能力,对菅直人政府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日本财政问题不仅受到日本政局不稳定困境的影响,也受到日本长期存在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的制约。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相比,日本老龄率的增长幅度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中是最大的,由老龄化问题直接导致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支出的增长有刚性需求,几乎不可调和。

  长期来看,不可逆转的老龄化趋势下,高龄人口社会保障,特别是老年人医疗费的迅速增加,使得社保支出已成为日本财政中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可以说,日本财政的主要压力除了来自低利率环境之外,更多的还是来自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基础财政平衡的恶化。

  日本是一个“国穷民富”的国家,早在1989年,日本企业便开始走上了减债之路,而日本家庭的债务负担并不严重,政府严重的债务问题都是通过国内机构和个人购买国债来解决。但是,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日益突出,家庭资产总量正在趋于萎缩状态。尤其在3·11强震之后,继续通过国内市场消化国债似乎并不现实,过高的政府负债不仅将难以继续支撑庞大的国债市场,而且,可能还将影响日本未来的对外融资能力。(摄影  舍我其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