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0日 16:57 来源:《小康·财智》
国务院关于鼓励民间资本的“新36条”颁布一年了,媒体弹多赞少。
如果说政府没有大力支持民间资本的发展,不符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际情况。民间资本的代言部门如全国工商联的高层在谈到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时,是很有成就感的,这毋庸置疑。
时下要关注的是,所谓“垄断行业”的民间资本进入问题,比如本刊报道中所提到的金融、铁路、能源和市政公用事业等等。
首先要明确一点,民间资本的“进入”不是“行善”,而是合理合法地谋取利润,这个用不着掩饰,市场经济就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垄断不好,垄断背后滋生的负面元素很多,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所以,但凡不具备天然垄断性的竞争性领域,民间资本可以说已经尽占地盘,比如零售业、一般性加工业、服务业。
现在大家的眼睛盯住的是资源性极强的能源产业和公益性极强的铁路、公用事业这些领域,还有号称经济血脉的金融业。似乎一旦进入这些领域,就可以抱一个金娃娃而归。从理论上讲打破垄断要靠充分竞争,就要允许千军万马进入。充分竞争是什么?充分竞争的平台怎么搭建,是不是千军万马大呼隆就可以?在传统的自由竞争理念之间,恐怕还应该有比较理性的解读。
比如石油业,竞争的目的应该是全球石油资源控制力和垄断力的高度集中: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世界石油产业被“石油七姐妹”所垄断,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海湾,英国石油公司、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当时,“石油七姐妹”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石油储量的82.8%,石油产量的58.7%(它们只占美国产量的30%,而当时美国控制的产量占了资本主义世界的60%),炼油能力的57.1%。到了本世纪,世界石油垄断的程度不是降低了,而是大幅度提高了,“石油七姐妹”经过轮番的重组,已经只剩下四个,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德士古、英国石油、壳牌,再加上康菲、法国的道达尔公司6家销售额100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石油巨头”,主导着世界石油工业的新格局。
而力图打破美国和跨国石油巨头独霸世界石油产业的垄断格局的,是一批以国家石油公司为代表的力量,被国外媒体和专家称为“新石油七姐妹”,如: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都是由国家主导经营的企业,目前控制着世界三分之一的油气产量和剩余可采储量。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恐怕也是迫不得已,打破西方石油巨头的资源垄断,非举国家之力不可,而民间资本如果在这其中不是做减法,而是做加法,增强中国在世界能源控制格局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岂不是双赢的事。
负面的教训不是没有,比如稀土产业,上世纪90年代的“有水快流”导向,千军万马齐上阵挖稀土,结果导致自相残杀,低价贱卖,便宜了外人,把一个稀土资源大国挖得千疮百孔,储量从70%的世界占比直降到30%。
民间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金融业,第一是鼓励、第二是引导、第三是规范,缺一不可,目的只能是为中国经济乃至于国家、民族的强大做加法。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