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惊曝千万元资金过夜费8万

2011年06月30日 11:48 来源:上海商报

  监管机构表态:一旦查实将以违规高息揽存严处

  见习记者 邵骅 商报记者 曾雅杰

  昨天,有市民爆料称,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为对冲今天到限期的揽存指标节点,竟许诺如果他在6月30日存入1000万元并在账上过夜,7月1日就可以在提取1000万元本金和一天活期利息的基础上,额外得到8万元的存款奖励。

  记者调查:

  客户经理“浑身是胆”

  1000万元存一晚就可以得到8万元现金回报,无论其名目是利息还是奖励或是介绍费,都相当于以1000万元资金获得了日息达0.8%的高额利率。这显然违反了央行和银监会三令五申的“不执行国家法定存款利率是违法行为”的高息揽存禁令,银监会更是明文规定,即便是对存款客户送金条、送粮油,都属于必须禁止的高息揽存。

  商报记者就上述存款过夜费事宜向相关银行求证,得到的答复是,“绝对不可能存在这种高息揽存的事情。”此后,商报记者从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了解到,目前行业内的普遍奖励范围,在0.1%-0.2%,如果资金量非常具有吸引力,个别银行可能会给出0.3%的奖励。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分行机构处工作人员告诉商报记者,各银行的分行一般不会非常具体地干预支行一线客户经理的揽存,只是层层下达指标,每个员工怎样完成全靠各显神通,即便千万元过夜费高达8万元的事情属实,应该也是个别支行员工出于完成指标心切,而将自己的钱先贴补进去的,银行无论是分行还是支行,都不可能给出这样离谱的官方价格。

  存款指标考核一直是银行考核中的重要部分,银行员工揽储也是常见的,但由于近期银根迅速收紧,银行业务员拉存款就变得非常紧迫。

  在某国有银行工作的马先生对商报记者表示,半年考核,存款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占考核成绩的40%,“压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他透露,每到月底都会有揽存款的压力,6月底的年中考核压力更大,存款返点是业内的普遍做法。“我们行里给个人的存款提成是万分之七,也就是每招揽1万元存款,奖励给业务员7元,我们通常会将其中的5元返给客户。”

  监管机构:

  查实处罚“绝不手软”

  那么,银行客户经理给出的高额资金过夜费,是否应该受到银监局高息揽存禁令的约束呢?商报记者昨日电话联系了上海银监局相关人士。

  该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工行这千分之八过夜利息的真实性,若情况属实,则属于严重违规的揽存行为。“至于银行客户经理送客户奖励,银监会早有明文规定:擅自提高利率;采取暗记高息、上套利率档次、有奖储蓄、减免或报销其他业务手续费、赠送实物或现金?穴包括提货卡、有价证券?雪、提供境内旅游、支付客户子女入学费、安排亲属就业等方式变相提高利率?鸦向存款中介支付吸储费、协储费、手续费等不当费用;借办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业务名义向客户返现金、送礼品或购物卡等均属违规揽储行为,一旦调查属实,银监局将会追究相关责任。”

  自去年以来,上海银监局充分利用非现场监测、信访举报、媒体披露等渠道?熏加大对各类违规揽存行为的明察暗访?熏处罚了一批违规机构和个人?熏有效发挥了威慑和遏制作用。“但从客观上来说,为了应付监管要求,不少银行在季末、月末等统计时点前后,采取理财项目转存、揽储、卖贷款等措施刻意解决存贷比问题,由于这些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确实给我们在调查取证时增添了不少难度。”上述银监局相关人士说。

  然而,一位监管机构相关人士也不无遗憾地表示,对于那些客户经理将自己的奖励私下让渡给存款客户,或是以各种私交形式支付的奖励,在查实和认证上都存在取证困难,因此,也形成了监管中的盲区。

  新闻链接

  揽存战火延烧至理财产品

  为缓解存贷比监管压力,大规模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救急锦囊”。不过,据商报记者了解,银监会已于本月24日召开理财业务会议,批评当前理财市场出现乱象,且恶性竞争,要求商业银行立即整改。

  据统计,截至6月上旬,银行理财产品总额已达7万亿。光今年以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就有6000多只,已接近去年全年总量。年化收益率节节抬高,最高收益率甚至达到了7%。而仅昨天一天,商报记者收到的三天年化收益率7%至7.8%的银行理财产品宣传短信就有5款之多。

  事实上,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大行其道的最重要原因便是应对银监会存贷比监管的要求。由于前两年贷款量巨大,商业银行尤其是一些股份制银行当前存贷比已经总体上逼近75%的监管要求。

  很显然,银监会对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规避贷存比考核指标及发放表外贷款已“忍无可忍”。在整顿之下,信贷市场的资金将更为紧张。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