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让地铁更方便还有很多事可做

2011年07月05日 05:23 来源:深圳商报

  上个月,地铁1至5号线一二期工程全部开通,深圳正式进入地铁时代!然而,地铁开通,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去弥补、去完善。

  比如,据媒体报道,环中线(5号线)的百鸽笼站站点设置就不尽合理,站点位于布吉可园、木棉湾、龙珠、罗岗四社区的交界位置,但却和每个社区都不相邻,环绕四周的是荔山公园、工业区、小山坡和荒野。站点附近仅有一条只修了400米的翔鸽路,挨得很近的4个出口分列道路两旁,犹如修在两山之间,周边居民“翻山越岭”抄近路也要十来分钟。

  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地铁应该是哪儿人多往哪钻,这么做是为了尽可能发挥其速度快、运量大的优势,也是为了通过提升运行效率来分摊投资成本。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地铁。站点设置远离人群、公交接驳不顺畅或者道路设施不完善……与地铁建设投资相比,这些细节确实微小,但却会影响地铁效能的发挥,让乘客不满。

  有网友指出,或许是由于拆迁、建设等客观原因所限,深圳有些地铁站点的设置似乎有意绕开人群密集区。还有的地铁站的四个出入口常常是对称分布在道路两侧,相隔只有几十米,虽然看上去对称美观,但从功能上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不如把一些出入口往附近的大型社区多延伸一段,其方便、体贴程度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百鸽笼站带来的不便,有关部门的解释是拆迁进展缓慢导致了周边道路建设的延期。对于可园居民在小山坡上踩出的这条“最短”的路,政府目前也“暂无规划”把它“收编”修好。可见,在弥补百鸽笼站的不便上,有关部门的想法只是在既有规划上的“修补”,还没有想到要“破旧立新”。

  地铁的出入口及通道应该像章鱼灵敏的触角,尽可能伸到人们最需要的地方。在这方面深圳不乏好的案例:比如,1号线大剧院站的出口,有的与大型购物中心万象城相通,有的紧邻上班族众多的地王大厦。那里人流匆匆,但却秩序井然。灵活修建地铁出口和延长通道,对深圳更具特别意义。深圳气候炎热多雨,地下通道能解市民日晒雨淋之苦,其作用犹如南国传统建筑中的骑楼。

  要想让地铁出入口功能性更强、更方便市民,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把市民的方便放在首位。如是,百鸽笼站的问题就不难解决。周边小区仅可园就住了两万人,如果认同居民的呼声,只需要把通道修长一些、穿过山坡和拆迁相持不下的地块,伸到小区入口就可以了。据说还有不少预留的出入口有待建设,希望在未来的建设中能把方便性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地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并不止于站点设置的科学性,还应包括接驳工具的便利性,站点命名的合理性和标识系统的清晰性。通俗来说,就是让人们能很清楚地知道地铁站在哪儿、能够很快地抵达地铁站、知道自己应坐哪条线、该在哪里下车并且从哪个站口出来。这种全程性的方便才是真正的方便。

  我们希望,百鸽笼站点触发的对不方便的反省,能够促使深圳地铁变得越来越方便。因为,衡量地铁对于一座城市的贡献,不是投资如何庞大、规划如何周密、设施如何先进,最终还看它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多少方便,这样的投资才是有效率的,这样的公共服务才是以人为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